樓主的這台 tiida 跟日本的那個事故的 tiida 都有一個很嚴重的共通性問題,在車頭幾乎毫髮無損的狀況下,車尾就整個消失,這顯示車身的鋼性設計可能存在極嚴重的缺陷。任何設計都有其極限這是常識。看過撞擊測試就可以發現,正面撞擊固定物時,最主要靠 1. 潰縮。2. 向後彈開。兩部份來吸收撞擊力。撞擊開始時先由潰縮吸收力道,到整台車向後彈時,正面力道消失,車頭潰縮也完全任務而停止,這時,潰縮的程度不能影響到車室安全空間。後撞擊時,應該也是相同的道理。當汽車受到來自後方的撞擊時,合理的設計應該是潰縮負責吸收撞擊開始到車子往前彈開這段時間的力道,如果車子前又有物體阻擋而變成夾心餅乾,那就叫做超過車子的極限,無法苛責。但以這兩個例子來看,車頭都完好無傷,表示兩個事故都沒有夾心餅乾的狀況,也就是車子被追撞時,往前彈開的空間都非常充足,可是明顯的潰縮區的強度無法支撐到車子往前彈的時刻來臨,整個後車廂就沒了,而以後車的噸位跟車頭損毀的程度來看,這樣的潰縮擠壓狀況難免讓人心生疑慮。
大哥....進口車跟國慘車是不一樣的等級汽車跟卡車也是不一樣的等級好比牛腿跟雞腿--------------------------------------------後座因該沒坐人有的話車子後座早已用破壞剪給破壞救人出來我家新車就是四門Tiida出門在外安全第一快快樂樂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