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何nissan的車子每5千公里保養一次…雙田1萬

任何車種~保養5000公里換機油.不是1萬公里換一次機油..您都被騙了


為什麼.......條件如下

寒帶.亞熱帶.熱帶人的思想不一樣.潮濕與乾燥.車擁塞.各地風情不同.使用率差異很多及製造有所不同規格.各廠牌生產線生產汽車分歐規.美規.日規....等依不同規格有些是不同.輪胎也一樣.引擎本體都一樣.活塞.環.曲軸.波司.汽缸壁均加特殊金屬電渡耐磨處理.50-80萬公里才退休.現在車廠會垮掉就是引擎太耐用.保固3年5萬公里以後就叫您換新車.保養廠也沒生意也垮台.所以10000萬公里保養.保固換5次機油後毛病就來了...


10000公里保養換機油.因氣候.濕度.雨季.人口擁擠.怠速時過多.短程起動次數過多.機油加溫又冷卻...等形成碳粒子.粉塵過多.加速引擎磨擦系數增大.惡化.機油變質....等.行駛高速公路與市區引擎耐用是它的4倍.一樣機油5000公里換下時行駛高速與市區.市區的機油黑很多.潤滑度也差很多.較澀.所以台灣因亞熱帶.氣候.人口.馬路種種關係5000公里換機油較適合.


保護機油潤滑方法很多.高速時定速.減少加速.減速時噴油過多增加機油劣化.而且較省汽油.省很多.不仿您測一下.


每5000公里保養延長引擎壽命.而且較省汽油.因為潤滑度夠.機油不因長時間惡化.


換機油時機油過慮器同時更換新.及各項清潔.檢查.加油.打氣......等安全檢查.
這就跟酒店暈船的火山孝子一樣,你阻止他花錢,他還想打你......
反正開車的人百百種,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跟著時代進步!喜歡養保養廠就由他去吧!
michaelbay wrote:
看到有人說酯類機油耐...(恕刪)
大陸 那邊的解釋 跟我看到台灣的解釋 很近


久更换机油?很多司机朋友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换早了,感觉会浪费,多花钱。换晚了,又怕对车不好。 去4S店问,一般告诉你5000公里换一次,你会觉得4S店想赚你钱。 网上看15000公里换一次,结果几年后发动机故障不断。

那么到底多久需要更换机油呢?

机油的主要功能是润滑,清洁,散热。
如果按照种类分,可以粗略的分为三类,通俗的说就是 ,普通的,半合成,全合成。 在换机油的时候,只要不带“合成”的,就全算“普通的”。

机油的衰减是有一定期间限的, “普通的”一般暴露在空气中3个月左右就开始氧化了,功能降低。 也就是说,如果换了机油后您3个月不开车停在那,到时候也应该再换一次机油。合成在半年或9个月左右。如果开车,国内一般在5000公里就开始衰减了。半合成一般在7500, 全合成一般在10000公里左右 。

所以,从一般的公认概念上说,换机油的时间首先看里程。
普通的 5000公里
半合成 7500公里
全合成 10000公里 。

但上述的情况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堵车的行车环境。有的报道会说在国外都是1-1.5万公里换一次机油。那是因为地广人稀他跑的起来。

国内堵车严重的情况下,二档行车,假如走一公里需要3分钟,走走停停,(一档起步一般就达到2500-3000转,拉上补下),平均算下来相当于二档3000转/分钟,则1公里的累计的发动机转速可能达到1万转。

而国外不堵车的情况下,五档2000转/分钟,时速可以达到90公里,累计1万转能跑7.5公里,算上正常的红绿灯,刹车降档之类的,1万转至少能跑4公里。

假如发动机转速累计达到1000万转的时候,机油都被磨的开始衰减而需要更换保养,那么,国内就是1000公里就应该换机油,而国外则是4000公里换油。 虽然里程不一样,但转速是一样的。(以上数值仅作举例,不是实际标准数值)

特定的机油配方,在一定的累计转速情况下就会衰减,所以,换机油的时间应该跟累计转速有关系。 放到国内的环境,普通机油在4000-5000公里就应该换了, 全合成7000-10000,这也相当于国外10000-20000公里换机油的区间了。

所以,换机油的里程数千万不要和国外比。上述的数值仅仅是一个估算,为了说明为什么有些品牌车型在国外更换机油的里程建议是1.5万公里,而国内却变成了5000-7500公里。这还真不是为了挣你的钱。有的司机朋友炫耀自己“一年没换机油了,车开的好好的”。这种态度不可取,故障都是累积出来的,不按时保养,最终会折腾人的,而且花费绝对不是一两桶机油钱。 (有些车型建议换油里程和国外一样,是15000公里,但给换的机油的时候却不是全合成机油,这样其实才是害了车主,看似减少换油频次省钱了,其实最后发动机磨损过度,体内过脏结胶,最后花更多的钱去维修)。

当然,多久换机油,其实也跟你对待车辆的态度有关系。 你要是想一直开着不卖,就勤换机油,绝对没坏处。 如果您想开几年就卖掉,那拖延一下也无所谓。

微助手简单总结一下换油的周期:

1、时间和里程,哪个先到算哪个:
时间:普通油3-4个月,全合成油6-9个月;
里程:普通油5000公里(天天堵车或风沙或高温或寒冷地区4000公里)
半合成油7500公里(天天堵车或风沙或高温或寒冷地区6000公里)
全合成油10000公里(天天堵车或风沙或高温或低温地区8000公里)

2、跑长途车辆(不堵车,匀速跑)
普通机油:5000公里;
半合成:7500-10000公里;
全合成:10000-15000公里

3、新车首保
按照说明手册要求进行第一次更换。 有的品牌要求2个月3000公里内,有的要求是7500公里6个月内。 在要求期限内,能早换就早换。第一锅油里面全是金属碎屑,对密封器件危害很大,尤其是带涡轮的车型,对涡轮轴的密封损害很大。

4、二保更换机油
首保后,第二次更换机油也尽量控制在5000公里内。还是更换金属碎屑的原因。从第三次开始,在按照上述的里程数进行更换。

5、给心疼车之人建议:
如果你很在乎眼前的车辆,也没打算十年内换掉,微助手建议你普通油5000公里更换。 合成机油5000-7000公里左右更换。 千万别觉得换早了浪费,5年后再对比同类车,无论从动力,油耗还是维修保养的花费上,你就看出巨大的差别了。你对车好,车就对你好——绝对是总结专家组的经验之谈!

上图是勤保养的发动机状况。下面各图为不定期保养或添加伪劣机油导致的发动机结胶,损坏。全部需要拆解清洗并且大修。

普通机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的区别不仅仅在更换里程上,他们对润滑性,流动性,清洁性,散热性都不一样。尤其是高温工况和冬季严寒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有着巨大的差别。 下次我们就简单介绍彼此之间的区别,帮您找出最适合您车辆的那一款机油。
linbigbig wrote:本人是teana 開五年了… 一直在原廠...(恕刪)


也有一些人才開3000km就換油的,

錢太多我是沒有意見。

標準的標題殺人,請先附上您開Teana五年並且都在原廠保養的證據吧!

再來,都成年人了,車子也開五年了,有疑慮早就該有所行動來做改變,
這也都是月經文了,我就不信在那個時間點網路上找不到可參考的資料。

綜上所述,合理懷疑又是一個OOXX的寫手。_
那請問半年未滿一萬公里要保養嗎?
還是說等一萬了再去保養就好?
雙田引擎比較好阿
linbigbig wrote:
本人是teana 開...(恕刪)

cidchange wrote:
那請問半年未滿一萬公里要保養嗎?...(恕刪)


視時間或里程數任一項,到了就要換油。
總有人喜歡有意無意把別人的回應 [打歪]

比較耐用可以撐的km數比較多
這也是酯類機油特性及優點 <<<小弟也只是強調這點
又不是換酯類機油,可以用個2萬km/3萬km 不換油

(我當然知道~它易水解/防鏽較差/較傷油封)
但我想~防鏽差及傷油封是因為[含水]了...

既然有人把樓打歪,只好扶正它

API將基礎油區分為五大類:
Group I是傳統溶劑精煉出來的礦物基礎油。
Group II是氫裂解製程所煉出來礦物基礎油。
Group III則是氫裂解過程與臘油異構化製程所煉出來的合成基礎油。
Group IV是PAO合成基礎油。
Group V是其他不包含在Group I∼IV的合成基礎油。

PAO優點整理:
•高黏度指數,一般均大於135—可以確保油品高溫的強韌油膜和低溫的快速流動潤滑。
•優異的低溫流動性—確保低溫啟動時良好的流動性。
•流動點極低—低溫時滑油不會稠化或形成固態。
•氧化和高溫穩定性極為良好—確保高溫時設備順暢運轉,不會因油品劣化而導致當機。
•高溫揮發性低,蒸發損失低微—不因高溫而使油耗上升。
•優異的水解穩定性—品質不受水氣影響而造成組成分解改變。
•和礦油相容,可適用於設計使用礦油的系統—可以和礦物性油品混合。
•一般的油封材料相容性良好—不會破壞油封,造成漏油。
•優良的剪力穩定性—使用中油品的黏度較不會變稀。

PAO缺點:
與眾多潤滑添加劑無法溶合,導致無法補強其他效用。

酯類機油
酯類油的分子中都含有酯基官能基,根據分子中的酯基多少和位置,酯類油可分為雙酯,多元醇酯和複酯。

酯類油優點整理:
•低溫流動點低,低溫流動性良好,冷車引擎保護性極佳,VI值高。
•生成的酸性物質量最少。
•低摩擦性能,抗磨性能佳,齒輪及軸承磨耗最少。
•高溫下不易形成膠質漆與結碳。
•產品劣化時不易形成積垢或油泥。
•氧化穩定度極佳,不易變質。
•低發揮性能,有較佳的高溫穩定性。
•添加劑溶解性極佳。
•有高油膜強度、高熱氧化穩定性、高剪力穩定性。

缺點:
•容易與水份結合,導致防鏽、防腐蝕性較差。

感謝大家熱烈討論~~~
有解開我心中的一些疑問~~
有些回答的好專業~~
果然網路上神人一堆丫~~
感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