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san Tiida被撞成Tii了!(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臺灣增設TW-NCAP議題於7月7日傍晚附議通過)

GreenForest wrote:
結論:低價車夠不夠安全,其實反應的是企業經營的心態!!...(恕刪)

何必單戀Nissan
安全要多高不是看車廠
而是看自己的習慣(心態)與環境
因為還有VOLVO可選卻少人買可佐証
不追求高價高安全
不是單單車廠的問題

低車價不等同低車費
不談車價
試問這幾台車能開10萬公里
只花四萬塊養車?
我自然不會把自己棄保
在外廠吃豬食保養
換更隨便買買就有的副廠材料開銷少
當成其他人養車費
也一樣少
只是提出個人的消費經驗做為例子而己

對錯都是事後才知道
目前車已開了12萬公里(可環島120圈)
還是沒更換過非耗材的零件
也沒因車禍進過醫院(但保桿有幾個小戰功)
很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把原本要買油電車的錢拿來買TIIDA
少付出的四十萬拿去買基金
現在基金也多出20%利潤
等同多了八萬的養車基金

GreenForest wrote:
謝謝指教~~謝謝你...(恕刪)


這是第一代吧,這幾年不可能買得到新車了
2012之後的車體就有補強了
前面應該很耐.以前我比較過fit swift跟colt
事實上小車裡面車門最重也最扎實應該就大T了~

差在汽球跟循跡吧~

它的真正缺點是從以前到現在都叫tiida...

Kaiserschnitt wrote:
這是第一代吧,這幾...(恕刪)


第一代的4門Tiida(代號C11),到現在2017年還有在賣喔~~

2012年出的叫做 5門 Big Tiida(代號C12)
2017年改款叫做 5門 iTiida



我也很想知道2016~2017年的四門Tiida是否在2012年後車體結構是否有補強~~~??還是說維持2006年在台灣國產化發表時的結構??


GreenForest wrote:
第一代的4門Tiida...(恕刪)


可以去展間試試看喔
我是覺得差蠻多的
當時胖T官方宣傳提及車體剛性提升32%
(不知道怎麼算的)

第一代掀背很多人買
除了噪音比較沒有,車門板感覺跟舊款喜美k8差不多
big tiida開始,車門就非常重了,
比cefiro a33前座車門還重
行車轉向也沒有車體結構的噪音
剛性也許沒有大家說的那樣.

只是沒有汽球跟循跡讓人比較詬病

原來那一台算第一代
賣那麼久也不可思議了...
那一台就真的不建議擁有了
有新仙草其實就可以停產了~
不過好像也有反映在車價上
我不了解為什麼要浪費公帑成立NCAP
會去買只有雙氣囊,無esp,無自動煞停的車
難道是因為沒有NCAP,才會買嗎?
就算沒有公開撞測,才會買到鋁罐車?

問題根本只出在消費者的選擇
而不在於有沒有公開測試結果
如果真的重視安全,不用NCAP,也知道怎麼挑選更安全的車

不過,我讚成民間成立非官方的撞測機構
支持!
台灣真的要有NCAP
不然只能從一堆國產車產的片面之詞加上ARTC的護航得知它們口中所謂的''安全度''
消費者根本無從得知完整車體安全度資訊
台灣保護國產車業忽視消費者權益太久了,國產車業無作為的態度很令人失望
買車不是要一些娛樂配備,那些事後可以自行加裝
車輛整體安全配備跟車子的鋼性等等,這些可不是出廠後能加裝的
即使有T-NCAP,還是不會買國慘車,我寧願買Euro-NCAP或日規、美規的車!
三寶體系駕駛族群配鋁罐體系國產車輛,
其實也蠻搭的....哈
拿過去的影片作文章無任何意義... 01眼中最安全的馬3, 被撞也是這副德性



GreenForest wrote:
謝謝指教~~

謝謝你的建議,可惜Tiida目前還在繳貸款…還在合約期中想賣也賣不掉~~
我沒有要鼓勵誰買那家車廠的車,如果說真要帶風向,我只是想反應台灣車商經營的心態,不重視國人生命安全~~...(恕刪)


貸款中一樣可以賣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