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an01 wrote:我想...這算是我4...(恕刪) 樓主的連續兩篇,看得出來真的已經把這台Tiida用的去蕪存菁了不過現階段安全配備的不足,這台車往往成為網友們針對的對象不然以一般簡單、便宜的代步車來看,Tiida的一些條件確實會符合部分消費者在購車時的選項
雷諾日產結盟後的共用底盤我相信對日產車系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如果有人要酸國產的製造品質有沒有跟上的話, 這我不清楚首先採用CMF模組化底盤平台的X-Trail(4WD),在歐洲市場頗具公信力的瑞典汽車雜誌《技術世界》(Teknikens Värld)測試結果麋鹿測試通過速度達到80km/h, 成績排到前十, 名單中幾乎都是知名跑車, 更別說他還是台SUVMoose tests, ranked.另外看看歐版的NISSAN Pulsar(TIIDA歐版)的麋鹿測試(79km/h), 台版TIIDA真的應該要裝上ESP的...http://mobile.autonet.com.tw/cgi-bin/file_view.cgi?b5050645150601
SYLPHY與TIIDA共用底盤。10年前我第一次試駕SYLPHY,當時我手上有日產SENTRA331(改鋁圈),本田雅哥(改KONI可調式避震,引擎室及行李廂拉桿)。SYLPHY的操控感覺,與331、雅歌完全不同,感覺SYLPHY比較紮實,我不會形容差別在哪。入手SYLPHY加車廂上下拉桿提升車體抗扭剛性,改原廠同尺寸鍛造圈提升避震器反應速度。近年日產新出XTRAIL,有知名試車手評價這部車,雖然設定很舒適,但是"很歐洲"。我平凡的屁股,無緣乘坐歐洲車,不知道何謂"很歐洲"。我猜雷諾是日產大股東,所以近代日產汽車的底盤,有參入歐洲車基因。另外回應樓主關於VIOS我開車算是快的,上下班在南部山區大彎道一路超車。偶爾會遇到神人駕駛的神車(WISH、VIOS),過彎不減速不吃線,我連他的尾燈都看不到。sylphy與性能完全沾不上邊,但是在山路把它玩到極限邊緣,也是頗有樂趣。甚麼0-100加速幾秒,根本不是性能,只是油門踩到底而已。
HNM2738614 wrote:SYLPHY與TII...(恕刪) 其實看這位大大為車子做提升的內容實用而划算,對於車子開得更舒暢有不錯的效果這種改法看起來比較適合輪胎咬地的過彎方式,可以提升車子在彎道中承受側向G值的極限,不過車子開起來感受如何實際上還是要握上方向盤才能清楚,鍵盤僅只於鍵盤,或許我的預測是錯誤的呢!我是全原廠沒改,僅有前輪做camber 1.5度,輪胎選用主要有兩類:1. 高階街胎:配原廠懸吊其實是把懸吊用到極限,咬地跑法過彎側傾會較劇烈,而輪胎微幅滑動的動態過彎則需要足夠的進彎速度與車身慣性,嚴格說來極限雖然比原廠胎高但我不愛這種跑起來的感覺...2.原廠街胎:舉凡抓地力跟原廠胎差沒多少的都算,這種胎就是善於動態過彎的玩法了,只要車體重心控制得宜,入彎速度不用多快,車尾就可以微幅滑動幫助轉向,此種跑法其實不一定花比較少時間通過彎道,卻繞富樂趣...我覺得特別適用於這種拿買菜車玩彎道的駕駛者目前讓我感受最適配自己車的是普利斯通driveguard,它抓地極限說真的不高,但失壓續跑胎胎壁很硬的特性能在滑行時給予明確的回饋感,也不會因為過大的側向g值折胎,真的不錯玩輪胎測試心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