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可能有利潤30%..在競爭下,然後又在貿易商的壓力..
東西可是賣的一年比一年沒有利潤..當然,這就是生意模式..
可是在考慮到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石油自然是帶頭的..石油自然是無法壓價的..原物料上漲
生産成本自然上漲..可是銷售已經到了一個程度,或不能或不想放棄市場
自然銷售價格就沒辦法拉高.
因爲這裡說美國賣TIIDA車型(Versa)才折合43萬台幣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説明了,如果這台車想進入美國市場
在競爭情況下,自然要價格合理,不然誰買呀..而且市場大
買賣商品自然就是買的多,便宜得多
美國人靠的就是就市場大,消費水平夠..你要進入市場,自然要遵照遊戲規則..
當然,這裡也必須考慮到稅率問題。
ChaoCheng wrote:
新加坡是擁車證加上才...(恕刪)
ChaoCheng wrote:
新加坡是擁車證加上才會那麼貴吧!
車子本身是不用那麼貴.
記得擁車證幾年前約要新台幣百萬元.現在就不知道了.
另我很好奇, 台灣不是加入WTO了嗎?怎麼車子關稅還那麼高?
是逐步降嗎? 要到那一年才會降完?
入會後3600㏄以上車輛貨物稅,將由現行的60%大幅降為35%,
到第六年後降為30%,2000㏄以下的貨物稅則仍維持25%不變。
至於2000至3600㏄這一級,在入會後前5年仍維持35%,入會後
第六年起才會調降至30%。第六年是啥時?就是明年2007啦,但
明年有多少車商會調降車價?我很懷疑啦。至於關稅從30%分八年
調降至17.5%,這部份大家就當作忘了吧,每年調降1-2%左右,
加上各車廠調漲車價幅,以及物價上漲、匯率波動,我們真的可以
忘了「它」的存在,通常降幅都被通膨給吃了,可能還不夠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