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陪家人去逛街,自己卻逛了一台Livina

買過幾台新車,從來也沒有包過紅包給業務人員, 業務人員也沒有跟我要過


要是我是你,一定會打電話去客訴中心投訴



難道是在美麗華買的車? 昨天去逛逛, 對於我提出的問題, 業務隨口回答, 一付不想理人的樣子, 不知道是哪裡惹到他了. 問到一半, 他轉身去接電話, 往後退了10公尺, 我想想, 就轉身離開了, 何必哩, 問問題沒有回應, 有回應的時候答案也都怪怪的, 似乎是說, 這台就是便宜的小車啦, 不要挑什麼內裝, 質感.

真不懂, 看來還是找時間去真正的展示中心看車好了.
Ham26 wrote:
難道是在美麗華買的車...(恕刪)


美麗華那邊人潮蠻多的,可能天天在問的人太多,嫌組裝的人也多吧 (我就是其中之, 哈哈),也有可能來來往往晃晃的人太多,所以業代就懶的回答,看樣子是已經擺了兩個禮拜了吧!
我兩個星期前去問時,業代是還蠻熱心的,不過反而推 TIIDA 5D 要我買,最近是 LIVINA 的蜜月期,優惠之類就普普吧,不急的人可以等等。
上週四已經去交車了

還沒有機會去外面好好的開一開

過幾天再將心得跟各位報告
Ham26 wrote:
難道是在美麗華買的車...(恕刪)


個人也是先在美麗華看到實車的,第一家說下週車會來,可以安排試車,結果沒等到通知,

過了一個禮拜又去美麗華,本來要找那個業務問的,結果換別家營業所的,結果也是又被要求再次留資料約上個禮拜天試車,結果又被放鳥.

上個禮拜下午自己去蘆洲營業所試車,試完車就下訂了,我想那二個業務有打來聽到消息可能會氣死吧.

當業務的就是要勤快,做不到生意就要看自己誠意的問題.
hiplease wrote:
哇 樓主你人...(恕刪)


什麼叫業代手上本來就有空間可以折讓,業代的空間就是他的獎金,折不夠倒貼的也一堆,不是每家車商都是折完獎金公司還另有交車獎金,或是保障高額底薪的。不是真的了解汽車業務生態的,就不要用〝自己認為〞的想法套在別人身上。佣金,只有保險有佣金,除非自己外保,不然大部分都被公司賺去了,但是外保跟從經銷公司投保,保障是有差的,你希望你的業代外保嗎?

前面也有人說CL35成本兩千,難道成本兩千就一定要賣消費者兩千嗎?那幹嘛還要比價?就因為不是用成本價賣樓主,就建議樓主退定。像我的成本就要2200,那有看到這篇文章的消費者就認為是2000,我就一定要賠200賣他嗎?各家經銷業務的車子底價、配件底價本來就不一定。說成本兩千,那也是業代價,說不定隔熱紙的店家更便宜,或是店家跟車商向丹龍拿搞不好只要1000,乾脆要求業代1000貼就好。


後面也有人說業代怪怪的,說他幫親戚或是員工殺價買車,業代會包紅包給他。這也是業代的默契阿,因為是樁腳阿,不管賺或賠,都會包個三、五千,很多離職或是退休業代,都會變成職業介紹手,都是這樣賺外快的。相對的,也會有業代跟客戶討紅包,只是消費意識抬頭,業代不敢要,年輕業代不知道這件事,除了和泰體系,國產車經銷公司很少有正規教育訓練的,新人進來大多放任自生自滅,各位不覺得汽車自己的汽車銷售員流動率很高嗎?

折沒別人多、不折價的業代,我不認為是黑心、不肖,只能說你和他不嘛吉,不投緣。很多人開口都喜歡說,你權限可以折多少就全折,就像上面我說的,裕隆體系,業代的折讓空間就是他的獎金,全折那不就什麼都沒了?樓主遇到的業代,成本兩千,賣樓主三千或是三千五,也就是賺一千或是一千五,只是傻的是丹龍定五千的東西,竟然跟樓主報6000,不是想多賺,只是想膨脹價值膨脹過頭,可以說他是個不認真的業代。

買隻手機都讓人賺個五百一千了,幾十萬的車子卻擔心業代三五千,買賣車也是做生意的一種,做生意怎麼會因為對方不是用底價對口而生氣,真是好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