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llings wrote:
請問有其他車款採用 ...(恕刪)

明年應該有sentra e-power,就看價錢你能不能接受了
登上臺灣公路的最高點,
總覺得是對一輛車最大的考驗與體驗
關於這點,我的上台CIVIC9 1.8Na
輕輕鬆鬆爬上去,上武嶺真的沒什麼,
Na上的去,我覺得電油車也沒啥問題啦😂
東海岸浪人
真的,我還遇過老March。
東海岸浪人 wrote:
買車要做功課,我一開...(恕刪)


要上武嶺不難,現在的車基本都做的到,不過以e-POWER的條件,在爬坡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電驅的大扭力優勢在山路踩起來會很輕鬆,加上有e-4ORCE電子四驅輔助過彎相對穩定;另外可能有人會擔心爬大山會不會有電機過熱問題,或是電池電力不足問題,畢竟就真的有人發生過

不過看看其他人分享的影片

連續100公里的長上坡都沒有遇到過熱問題,且負載基本也都不超過50%
tonychang1018 wrote:
要上武嶺不難,現在的...(恕刪)


目前看到日產的簡報是說,
epower在爬坡時,會選擇消耗電池電量,
以確保在下坡時,能以回充方式補充電量。




但綜合了其他使用者的經驗後,
很明顯在長上坡時,
將電池維持低電量,需要大的扭力時,
引擎動力較小的kicks,會有出力較小的情況。
(當電池低電量保護,引擎全力輸出時)
我也是因為常上合歡山,才會想確認,
我個人是滿相信日產的可靠度的,
只是會想把每個產品的定位弄清楚。


覺得E-power是很厲害的設計,
擁有電動車猛猛的動力,
又沒有里程焦慮。
東海岸浪人 wrote:
目前看到日產的簡報是說,
epower在爬坡時,會選擇消耗電池電量,
以確保在下坡時,能以回充方式補充電量。
但綜合了其他使用者的經驗後,
很明顯在長上坡時,
將電池維持低電量,需要大的扭力時,
引擎動力較小的kicks,會有出力不足的情況。
(當電池低電量保護,引擎全力輸出時)

聽說Xtrail 即將更新韌體,
未來可以手動選擇是否讓引擎自動啟停。
希望這功能也有下放到kicks。

如果引擎跟發電機之間有離合機構的話,
可以控制對電池充電的電量,
讓電量以80%或更適合的電量為標準
(保留再生制動的空間);

在緩坡時,出力少,可以快速補電,
爬陡坡時出力大,引擎加發電機合力供電,
那未來kicks爬武嶺在適當操作下,
也可以變得行雲流水。
覺得這樣連小台的epower,
也都會變得很兇猛。

覺得E-power是很厲害的設計,
擁有電動車猛猛的動力,
又沒有里程焦慮。


更新的訊息是另一樓討論車宿的樓提出的,
如果這個功能處理好了,
相信那樓的問題也解決了。

更新舊款電機韌體,沒這回事,這只有特斯拉這樣做,油電車更是複雜,你不要聽他亂講,傳統車廠只能等大改款。
東海岸浪人
害我以為E-power要稱霸全球了!不過如果有的話,真的會很猛!另外照日產官方說明,Xtrail 三年內會出E-power與BEV共存的版本,其實也挺令人期待的。
小鴨都能爬上武嶺了 E-POWER你覺得呢
我個人認為e-power的技術非常好,
剛開始是為了避開豐田以惡劣手段連續數十年的油電車專利封鎖(用一些小零件延續其專利),
發展到最後反而比豐田油電技術的性能還好,
台灣大部份的電是燃煤發出來的,所以純電車並沒有比較環保,
反而是現發電現用的e-power比電動車還環保些!
用小型的機械引擎小轉速就能給馬達帶來高扭力性能,
所以爬高山肯定比那些大引擎高轉速的汽油車耗氧量低。
東海岸浪人
每個人成功都是不可復製的,豐田連LED(豐田合成)都是世界前三大廠。只能說他開發出受歡迎的產品。但它的油電不適合需要高扭力的人,當你開柴油車、電動車、Xtrail ,走在往武嶺的路上,遇到就明白了。
hsien_lee wrote:
我個人認為e-power...(恕刪)



人生吃不了虧也佔不了便宜,
每個人成功都是不可復製的,
豐田連LED(豐田合成)都是世界前三大廠。
(話說......你說他是汽車業還是電子業?)
只能說他開發出受歡迎的產品。
但它的油電不適合需要高扭力的人,
我就是其中之一。
當你開柴油車、電動車、Xtrail ,
走在往武嶺的路上,遇到就明白了。


~~~~~~~~~~~~~~~

至於e-power,真的是很棒的設計,
利用電池進行能量的儲備與使用,
及電動馬達高扭力的輸出特性,
使得車輛在許多路況下,
都能有滿滿的扭力等著爆發,
真心覺得非常適合臺灣的用車環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