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1329 wrote:
插花一下~最惡劣的是...(恕刪)


Civic表示:躺著也中槍
阿王兄 wrote:
正好相反
我希望嚴董別再作夢了
將自我放下,認清事實,善代台灣消費者
暫時別忙著在世界各地插旗了
集畢生之力量搞研發吧


不插旗世界, 拓展市場, 等研發出來要賣給誰?

研發期間不做生意, 哪來的錢研發??

光靠台灣跟大陸的市場, 怎能支撐起一家車廠的研發經費??

在下有兩個建議

一)建議您放棄嚴凱泰旗下的所有車廠, 因為哀莫大於心死嘛

二)建議您轉換方向要求台灣最賺錢的汽車組裝廠投入製造屬於台灣人的汽車品牌.


當年所有車廠都受台灣政府的法規保護, 不只有裕隆,

現在銷售量第一的車廠賺那麼多錢, 應該比嚴凱泰有本錢去開發台灣人的汽車, 而且妥善率絕對比納智捷好!!!!
Nissan全車都非常非常的醜
剛買來就像在開老車

Luxgen質感比Nissan好一些
但車外觀設計還是不協調

Luxgen和鯰魚Fortis, 則證明了裕隆團隊根本沒有審美觀

Nissan車系/Fortis本質都是好車
Luxgen系列也有不錯的客群設定

但是買車還是會看外表!!!
新款制服車Altis一點都不老氣
進口Mazda/進口Lancer/Focus也都不錯看
Civic中等
至少設計感是正常的

U6的車尾門, S5的車頭都很奇怪
真不明白怎麼設計的

規格配備價位都差不多
為什麼要買一台怪車虐待自己的眼睛呢@@?
一起來跟鹽董報告吧!
當初說是嚴董嚴選,但是後續感覺不出來有好的品管?
維修服務品質有很大的高低落差,
導致對於品牌形象的認同度,就相對低點了!
對於車主的使用心得與瑕疵反應,
一律都說:
這是正常,這是個案,這是第一次聽說....

當有消費者戲謔地說:{華X品質,以卵擊石}的時候,
是不是記取教訓了?
{嚴董嚴選},該怎麼接下一句?


還有不得不說一句,現在的NISSAN 汽車造型,還真....特殊!
2004年商業週刊90年代的車界故事
http://estock.marbo.com.tw/ASP/BOARD/esubject.asp?BoardID=17&ID=2035957

和泰拆解Cefiro 深入了解裕隆贏的關鍵
當年(1996)已六十九歲的蘇燕輝身體內的戰鬥細胞又再度甦醒,這位老練的戰士並不急於拿出武器,上戰場盲目的揮刀殺敵,他首先要知道,是什麼武器傷他這麼深?他決定低頭向敵人虛心學習。

一九九六年,他指示國瑞汽車研發部門,買了一台內裝最頂級的Cefiro回廠秘密拆解,當時負責的國瑞汽車研發部門總工程師陳惠智指出,花了三個星期的時間,國瑞的工程師拆解下一百五十個車身與內裝的組件,一一拿來與豐田比對,還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寫出厚達五十頁的拆解報告。

結果發現,嚴凱泰反敗為勝的秘訣在於大量採用國產化零配件,以車身最主要的兩種材料為例:鋼板部分和泰有三成、裕隆有五成採用國產鋼板,樹脂部分和泰有兩成、裕隆有五成是用國產樹脂。內裝上,裕隆更是大量使用國內的材料,才能成功壓低成本。

國產化說起來很容易,但是要說服自認為品質世界第一的Toyota增加採用國產零件則是另一回事。和泰只是代理公司,汽車的製造掌握在日本豐田手中,豐田決定車型、配備,蘇燕輝只有接受的份,但是如果延續過去的戰略,眼看裕隆這個敵人逐漸壯大,為了打敗嚴凱泰,蘇燕輝決定說服日本豐田開發新車型,更進而大量採用國產零件。

--------------------------------------------------------------------------------------

看來國內大廠用次等材料壓低成本的始祖還是裕隆-接著各車廠起而仿效
嚴董深得老裕隆301的真傳
--------------------------------------------------------------------------------------
之前mobile01有關嚴董操作哄抬國內貨車行情的貼文
Tison0829 2014-08-21 20:34 #221

miro_002kimo wrote:
以現在的市道,車價那...(恕刪)

我來認真回你一下好了
乘用車市場我不敢說,但商用車市場,的確因裕隆嚴家影響國內商用車價頗深

以國內經濟及運輸的重要命脈--"三噸半貨車"來說
在三期環保時,國內可選擇的車款很多,售價大約為60多萬
一線品牌有太子代理的ISUZU ELF(一路發)、中華三菱的Canter(堅達)、裕隆日產的Cabstar(勁勇)
二線的就是Hyundai Porter和KIA 卡旺
另外還有4000cc等級的日本進口TOYOTA DYNA

在2007年剛進入四期環保時
各家三噸半因引擎必須從傳統機械噴射換裝成共軌直噴才能通過環保標準
所以價格大漲,一線品牌長短軸大約落在75-85萬

後來因太子汽車經營不善,ISUZU改為日本進口,售價暴增為100-110萬
日產Cabstar因全車幾乎歐洲件造車成本太高,加上中華&裕隆同集團策略考量只出一年就停產
TOYOTA DYNA更名為HINO 300後國產化
但因4000cc等級,加上零件幾乎是進口件,即使國產化,售價也是破百萬
而韓系的Porter和卡旺在品牌和載重能力上根本不是對手,對市場幾乎無影響力

此時三噸半市場進入空前的壟斷狀態
裕隆集團發現對手不是停產就是改為日本進口,售價紛紛破百萬,實為有利可圖
不斷利用日幣升值為藉口,或2010年二期安規為由,漸漸的推向接近百萬的售價
這就是為什麼2007年四期環保上市時,堅達空車價是77萬
但明明同樣的一台車,一樣的引擎、一樣的外觀、不斷偷料的內裝
到了2012年底四期環保結束時,日幣已大幅跌落,但堅達卻已逼近百萬
裕隆集團的策略就是,反正對手都已經破百萬,自家堅達又是市場領導者
堅達售價只要賣不要超過ISUZU ELF和HINO 300的100-120萬,就可以獨大

另外就是中華菱利,在此級距也是沒有對手,台灣售價是44.5萬~53萬
但在微型商用車競爭激烈的大陸,卻只有賣3.08-4.98萬人民幣(約台幣15.4萬~24.9萬)
而現在台灣賣的菱利還幾乎都是大陸件,完全吃台灣人夠夠

這就是該集團暴利賣商用車的真相!!!
利用一般民眾較不會去注意商用車、利用商用車較不透明的資訊和售價
以及一般業主急於做生意非買不可的無奈
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將商用車拉抬到一種畸形變態的超高售價了
我相信很多業界人士都能體會這幾年商用車暴漲的痛苦
路上堅達各各百萬身價,而一旦業主購車成本暴增
最後還是轉嫁到你我這些消費者的身上,已經可說是影響國內經濟了

所以嚴家的裕隆集團,吸足了國家和社會奶水補助長大,卻用這種方式"回饋"社會 今日商用車市場的價格變得如此高昂,裕隆嚴家絕對要負最大責任

-----------------------------------------------------------------------------------
嚴董真的好愛台灣.....的錢.


acom66 wrote:
不插旗世界, 拓展市場, 等研發出來要賣給誰?

研發期間不做生意, 哪來的錢研發??

光靠台灣跟大陸的市場, 怎能支撐起一家車廠的研發經費??

在下有兩個建議

一)建議您放棄嚴凱泰旗下的所有車廠, 因為哀莫大於心死嘛

二)建議您轉換方向要求台灣最賺錢的汽車組裝廠投入製造屬於台灣人的汽車品牌.

當年所有車廠都受台灣政府的法規保護, 不只有裕隆,

現在銷售量第一的車廠賺那麼多錢, 應該比嚴凱泰有本錢去開發台灣人的汽車, 而且妥善率絕對比納智捷好!!!!..(恕刪)


裕隆早期是獨門生意
那來的所有車廠都是受到台灣法規保護這回事?
早期裕隆獨門穩賺暴利+購買大量土地+政府大量融資+高關稅及法規保護
你以為就憑那一個愛開跑車愛穿名牌的公子哥思維/作為方式就能把車子銷往全世界?
已經舉了如此多失敗的例子也告訴你其錯誤的決策觀念
別天真了
這篇還不錯呢...


嚴凱泰能夠打破和泰的豐田神話,就在於聽看到、感受到消費者需求改變的訊息,而且立即做出回應,台灣車輛同業公會總幹事陳明德指出,Cefiro價位中等,卻有外國高級轎車的車身與內裝配備,例如皮椅、倒車雷達、CD音響、夜航顯示等豪華配備。


原來皮椅 DVD 的始祖是嚴董,現在會有這種策略也不奇怪了

acom66 wrote:
不插旗世界, 拓展市...(恕刪)


你說得對 不喜歡裕隆 不買就好了

但是事實上有這麼單純嗎?


我舉個例子

"假設"今天政府保護國產手機 讓國外品牌的手機通通抽重稅

iphone samsung sony通通一隻三萬五起跳

然後HTC ASUS賣你兩萬九 並且CPU用舊的 螢幕用爛的 電池保護 過熱保護還給你偷掉

裕隆和和泰等等國產車商就是在做這種事情

希望你也可以認為 不買就好了啊


當然 事實上HTC和ASUS是跟國外大廠一起公平競爭的

所以不管我喜不喜歡這兩個品牌 我都會認為他們是台灣之光

裕隆? 算了吧
早期便宜的土地讓嚴家占了很多便宜
標準的草莓企業
和泰都比他強

阿王兄 wrote:
2004年商業週刊9...(恕刪)


鋼板和塑膠樹脂材料從外觀要如何判斷國產和進口讓人玩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