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的慶 wrote:
我覺得台灣進口的日產...(恕刪)
過海水的得氧化速度跟在一般環境差很多,材質防銹能力的驗證便是以類似的原理開發出鹽水測試的,只以時間來判定不夠精準,環境的水分.鹽份.濃度.溫度才是決定氧化速度的關鍵
所以進口車只要不噴底盤防銹處理就有機會變成那樣快速氧化
而你照片上底盤的異色噴塗就是防銹處理,這個有用,但只局限於你看得到的地方有用,看不到跟位於內側的機件面是噴不到的,原廠也不噴驅動機件(不轉動一整圈的話根本只噴得到一面,有噴跟沒噴一樣),現在國內有在噴這個已經不多了,有些有噴得甚至是只有局部處理


看到了嗎,故意閃過了驅動機件,因為噴也只能噴上去一半,鑄件加工面一樣閃過,只是今天它不是過鹹水得,所以氧化的較慢,兩年後才變成這顏色,要是過鹹水,只要一個星期就夠變這樣了

鋁件我也說過了,不是不氧化,它氧化的速度比鐵更快速,只是氧化層顏色相近,除非材質雜質較多,會氧化成碎末狀的劣質鋁合金(比如ADC12),不然不細看不會發現
eclair_lave wrote:
鑄鐵件本來就很容易銹蝕,它天生物理特性就是這樣,但在你用車壽命裡她幾乎不受這銹蝕影響而斷裂或出現安全問題(因為肉厚跟強度都超出了銹蝕帶來的影響)這也是事實
所以大部分車廠現在對鑄鐵件的加工面不會再多做任何組裝後的處理,免得日後維修拆換時反而煩死自己,除了海用.軍用跟一些工業用系統會再上漆外,通常車輛出廠時不會再對鑄鐵件組裝後作額外防鏽
另外,鋁鍛件.鋁鑄件這些也是會氧化,而且還氧化得更快,只是它是一層白灰色的密著覆蓋起來沒這麼顯眼而已
如果這個觀念不能忍受,那能選的車會變很少,至少過水的進口車就少了不少,除非進口代理商有幫你爭取到上船前噴塗防銹固態重油(知道為啥要噴嘛?因為不管哪個車廠出廠就是不做這一項,除非你要過海而且進出口商有主動申請這些要求)...(恕刪)
我想如果進口車商都噴了防鏽油之後....
一定會有人上網PO文
>.< |||為什麼新車發動會有燒焦味...
車商草菅人命.如果車子燒起來誰要負責..OOXX等等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我想如果進口車商都噴...(恕刪)
還真準...
這個之前已經有某些板上提出疑問了,車主問說為何他剛牽的進口車發動上路時有重油味跟白煙從底盤飄出
(防銹重油被排氣管高溫蒸發)
基本上不管怎作,不明原因的USER都會有各種疑問,當然上船前有噴油是較好,至少在交車前可以確保看得到的沒銹
但防銹油這種東西其實就是乾掉.蒸發後就失去效果了,簡單說只是讓你剛到手時覺得奇摩子比較爽而已,那些機件材質本身表面還是沒有長期防銹的覆層存在(上漆之類的處理)
日系車本來對成本就抓得很準,對於這類處理沒看到得又不影響安全的幾乎都不作防銹(除了底盤.包括車門內電動窗框架.座椅內鐵件.中控台內鐵件等也幾乎都不做防鏽)
很介意的車主我會建議日系進口車大部分就都可以跳過了,這個跟品管沒關係,因為沒作得處理是無法被品管的,一開始規劃端就認為無關使用體驗或安全沒有納入管控
當然如果不能忍受,也就只能去其他有作的廠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