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作了所謂一萬公里保養了,實還差有十幾公里才有一萬,而距離上次的保養,還少了有三百多公里才有經過五千: (下次保養里程是14981,就是要每隔5000保養嗎?) 同時也已拆下車頂帳篷了... (也把車頂橫杆拆了,就是打算改成「車內宿」模式;大家可以推薦一下!) 這裡的保養師傅說,台灣日產對這車的定期保養有特別要求,其在換機油時必需新舊一起陳列拍照上傳給官方察証,且排放時要靜乾10~15分鐘等待以後再加新油:而這是我被請去看的自拍照!心想是否要告訴我什麼、距離上次保養跑不到4700Km,機油不應該有如此大的顏色對差?
承上...保養後馬上跑了一趟較長的里程,這來到了宜蘭東澳粉鳥林,以作測試觀察油耗狀況、同時要來拍攝暗空的銀河,其油耗結果有跟想像的一樣---進步了!開始先來到二重疏洪道,稍整理一下車內物,但就是只有車頂東西拆掉而已,車內原物不變之後: (此時里程才到9987。) 然由二重疏洪道上64先往觀音山,下去吃個餐點後再上來,就往東走到國3中和北上,再轉國五往南到蘇澳,下平面轉進入9改來到東澳的海濱之總旅程: (走了有124Km,耗油回升到17.1KmL。) (息火後的ECO報告,達到18.1KmL超標。)
g601607 wrote:你是選套餐還是一般保養,機油用什麼型號,費用多少,車評公布的費用2500,我用套餐免工資還要快3000,真不知2500是怎麼做到的 我的第一次1000Km收2920、第二次5000Km收2392,都在購車那裡的日產保養廠作的,而業代有給我這一張保養週期表如圖示:因距離住家較遠不方便,第三次一萬改在就近的新莊廠,看它們列出的套餐費用基本都在3500以上,然我有提出那一表單,說那不是真正官方的(它們的才是),更說何況第三次開始就要加工資,然這家有要我加買好康的優惠(如下圖示),在我同意後這次總共付了7779(這還含有車身打臘的費用):至於機油用什麼型號,我沒有注意到!而這次純保養費用應該是7779-1110(打臘)-3588(加碼)=3091。
上昇……,想請問大家~根據前述很耗油下,我放棄車頂帳改為車宿,用法布置如下圖示…… (不車宿時,仍保留後座可以載客的理想~) (可快速的把後座椅壓倒、墊子一打開舖平,就有平整床舖可睡。) (其長度可以到190cm還算不錯,但高度較不足,人坐著就會碰頭,也就較不便活動了。) 然我與一般去露營做車宿不一樣,主要是帶著諸多的攝影拍照器材,上山、下海到處去拍照,人累了就會(要)直接就近找個停泊點來休息(睡眠),所以只講求簡捷可快速,即如一鍵打開就能用,不用要去搬動調整、也不需要有什麼營火之類的情境。但跟大家相同的是---都要有一個好空調、可好睡眠!這在海拔1500米以上,不管夏、冬氣溫都可以在20°C以下,是很適宜好睡眠的環境當可不用冷氣了。但在平地、海濱一逢夏天就沒那麽好過,勢必要有冷氣這樣的空調可用。此情有人會選用行動式冷氣機,而我是直接要用車機冷氣,因不再需要有相關的配套電力設備,反而可更經濟划算又便捷(如下註解)。但在e-Power上會有個雞肋,其美中不足的在---沒有車宿專用模式功能,就只能在怠速下來用冷氣,其會有強烈的引擎斷續啟停作動與聲響,變成是一個很吵人的雜音來源因子(尤其在夜間人靜時)。相對上反而很不如純油車,其只會有一小小細膩的怠速聲,這對我言已不會吵人了。那請問大家有什好方法---可優化、改善使用這車機的冷氣(空調)好作法?註:1.相關的配套電力設備---一般使用外加冷氣機,其耗電都會在400~500Wh左右,若要享有一夜8小時就要有4000W左右的電力,然這個必要儲能電力設備,費用至少要再花個10萬元左右,且它是一個重重的物品,其約會有20公斤以上、也要增加額外的電力安全風險。2.改在車箱裡車宿的原因,是因用在這車上安裝車頂帳,會有重心平衡性差與風阻很大問題!其在耗油上,我觀察了約有一萬公里旅程,平均油耗在10Km/L左右,成如吃油怪獸一般,就不想再用下去了。然因改車宿時可省下的油,用來享用冷氣會「狠」足夠、省很大的。其間我有觀察過用車機冷氣,在怠速下約每50分鐘車機顯示的可用里程只掉1Km,則以一個夜晚要用8小時來計,只會掉個最多10Km (即8 x 60 / 50約掉個10Km則開8個小時大概要花17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