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ssan的Sentra車系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早於1987年便以「尖兵」之名開始在國內販售;而後歷經「新尖兵」New Sentra、「新好男人」All New Sentra、Sentra CE、Centra HV、Sentra 180等不斷進化,Sentra早已成為車壇中型房車級距的要角之一。2007年原廠重新調整車型版圖之後,改以Bluebird Sylphy取代Sentra的定位,不過其2.0升排氣量其實並不受此級距消費者青睞,因此在2013年又推出了新一代的Super Sentra,並回歸主流的1.8升戰場。
關心國內車壇的朋友們,應該還記得2013年底國產車市一個令人關注的焦點話題,那就是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與回歸的Nissan Sentra正面對決的戲碼吧!雖然最後Sentra依舊難敵Altis的強勢,但卻也對這款銷售霸主造成了不小威脅;而Sentra的寬敞空間、舒適寧靜的行車表現,以及中規中矩的各項設計,也讓其成為一款務實又稱職的家庭房車,這當然是不少消費者選擇它的主要原因。

四年過去了,現行Super Sentra也到了改款時程,原廠在11月4日展開了小改款車型的預售活動,車系編成取消原有入門的傳奇版,留下的豪華版、旗艦版、尊爵版則分別開出了70/75/80萬元預售價格,並預計在11月15日正式發表。

在國內消費者愈來愈重視車輛安全配備的今天,本次小改款Sentra最大重點便是安全配備的提升,雖然原廠並未公佈各車型詳細的配備表,但以本次試駕的頂級尊爵版來說,不僅補上了以往所欠缺的VDC車身動態穩定系統與TCS循跡防滑控制系統,安全輔助氣囊則由以往的四具升級為六具,更加入了BSW盲點警示系統與RCTA後方車側警示系統;但可惜的是依照目前的資訊看來,除了尊爵版外,豪華版、旗艦版依舊維持兩氣囊配置,這代表想要六氣囊的消費者,僅能選擇直上80萬元等級的尊爵版。
|

小改款Sentra於車頭部分最顯著的進化便是採用新世代家族化「V-motion」線條設計,水箱護罩內為類鋼琴烤漆的蜂巢狀網底,外緣採用「V」字型鍍鉻飾條提升不少質感;至於水箱護罩與下方氣壩的總面積增加了4.1%,也讓進氣效率提升1.6%。此外霧燈改為歐洲車常見的矩型設計,外圍飾蓋同樣為黑色類鋼琴烤漆表面。

迴力鏢型LED導光式頭燈內部也可見V-motion設計元素,魚眼燈具的亮度與照射距離皆較前代車型有所提升,方向燈啟動時,LED日行燈也會自動減光避免影響方向燈的辨識,但可惜的是頂規車型竟連HID也沒有。

尾燈內部同樣加入LED光條提升夜間辨識性,左側後燈組另將後霧燈整合其中。

尊爵版專屬的17吋雙色切削鋁圈造型十分特別,外緣為亮面設計,內圈除了施以霧黑塗裝還有紋路妝點。值得一提的是配胎採用運動取向濃烈的Bridgestone Potenza S001,規格則為205/50R17。

內裝大致維持原有輪廓,但中控台以軟質塑料包覆的面積更大,表皮也經過更細緻的微紋咬花處理降低前檔與側窗的反光;至於中控台與門版上原有的類金屬、木紋飾板已全數更換為鋼琴烤漆飾板,營造更為年輕動感的氣息。

方向盤造型改為與370Z相同的運動化三幅設計,差異在於中間飾蓋以Nissan廠徽而非「Z」字,後方也少了換檔撥片。

不僅造型,連上方按鍵配置也與370Z相同,左側為音源、音量、電話、儀錶顯示等切換機能,右側則為定速巡航系統控制按鍵。

設計簡單樸素的自發光儀錶板並未更動,中央螢幕可顯示包括室外溫度、續航距離、瞬間油耗、檔位、里程等資訊。

雙區恆溫空調系統採用PM2.5負離子清淨濾網,可過濾PM2.5微粒並吸附車內異味;空調操作區下方則配置12V插孔及一個用來擺放手機剛剛好的小凹槽。

原本以皮革包覆的排檔頭現在加入不少鍍鉻元素,雖無手動換檔機能,但能透過左側的按鍵切換至Ds檔拉高轉速提供更充沛的輸出。

中央扶手內擁有十分方正的置物空間,空間也算充裕。

中央扶手具備前後滑移功能提供駕駛者更充足的手部支撐,但滑移至最前時會擋到置杯架上的飲料。

這套多媒體主機即為今年初小改款iTiida主打的X-Media+八吋觸控螢幕,除了支援Apple CarPlay外,也具備功能強大的「Nissan Play」介面,同樣備齊電話、音樂、導航等機能,而這套主機也能選配數位電視、行車記錄器、胎壓偵測等附加功能。

AVM360度環景影像監控系統當然予以保留,在狹路會車、停車等狀況下可是相當實用的配備。

全時錄影也是個實用機能,透過與AVM共用的攝影鏡頭,可同時錄製車輛前後左右的影像,以後不需要在前檔上外接市售行車記錄器了!

3D超體感抒壓皮椅的泡棉頗軟,帶來十分舒適的乘坐感,腿部、背部具備優異的支撐性讓久坐不顯疲累,而略高的著坐點也帶來較同級對手更佳的行車視野,但可惜的是未配備電調機能。此外,原廠也宣稱頭枕經過特別的人體工學設計,不僅強化對頸椎的支撐性,在意外發生時也具備傷害緩和機能。

寬敞後座空間是Sentra相較同級車款的一大優勢,小編177公分的身高在前座膝部保留一個拳頭空間的狀況下,進入後座膝部仍有三個拳頭以上的空間。

後座的著坐點比前座略高,對於老年人而言上下車時更為省力,但相對地也縮減了後座頭部空間,小編入座後頭部幾乎快要碰到車頂。由圖中也可看出兩段式開啟的前後門開啟角度相當大,分別為70與67度,讓進出更為便利。

後廂擁有同級車中傲人的510公升容積,還配備中央取物通道可擺放長型物品或從後座取物。

此次改款新增的BSW盲點警示系統將警示燈號設置於兩側A柱,當車速在10km/h以上時,便可偵測後方來車並亮燈警示,若打方向燈時後方有來車也會加入「嗶嗶」警示音。
|

小改款Sentra依舊沿用代號MRA8DE的1.8升動力單元,除了原有的雙C-VTC連續可變汽門、可變進氣歧管等科技外,也與自家Infiniti G系列與Teana一樣,於汽門頂桿與凸輪軸的摩擦面加入了DLC脫氫鑽石鍍膜技術降低作動阻力,最大輸出則同樣維持131hp/17.8kgm。為了改善低速時的行車品質,X-CVT無段變速箱也經過些許調整,除了修改鋼帶盤的控制電磁閥體提升耐用度,並重新調校了換檔邏輯改善低速時的順暢性。

或許Sentra的動力數據並不亮眼,但因其擁有相當靈敏的油門調校,只要稍點踏板便能展現輕巧加速;我們得說,這種日系車常見的調校手法加上輕盈的方向盤設定,在車多擁擠的市區確實受用,且能給人一種「這車好好開」的印象,這或許就是此級距大部分消費者想要的感覺。重點是,引擎與CVT的搭配讓加速過程又柔又順,再加上出色的車室隔音,著實為Sentra帶來十分優異的行車質感,想必這也是不少人選擇Sentra的原因之一。不過,剛剛講的優異車室靜肅性只限定引擎轉速在3000rpm以下時,因為拉高轉速後便會有明顯的引擎轟鳴聲充斥車室,這是稍嫌可惜之處。

當然,Sentra原本就不是強調運動性的車款,因此你在方向盤後方找不到換檔撥片,排檔座也未配置手動換檔機能,但還好原廠給了駕駛者Ds檔位可運用,按下排檔桿左側的按鈕後,轉速則會立即拉高,而且拉高不少,這讓你得以發揮引擎的全部動能用以超車或爬坡;而加深油門後,Sentra的衝刺力道其實也在預料之中,不會令你印象深刻,但倒是足夠從容應對大部分路況;小缺點則是處在Ds檔時,油門反應更為靈敏直接,就算是輕觸油門引擎也會立即給予反應,因此容易在收放油門間造成車身俯仰晃動。

測試加速時,我們在原地將轉速拉至2300rpm,釋放煞車後車身不疾不徐地開始衝刺,而後一路固定在6500rpm,最後測得11.3秒的0~100km/h加速成績。

舒適是家庭房車的一大重點,這點也是Sentra的一個優勢,其舒適化取向懸吊處理路面坑洞的功力高強,就算開在品質不佳的路面,置身車室其實也不會感受到太明顯的衝擊;至於加快車速行經起伏路面時的貼地性也算有水準,只是高速下方向盤過於輕手,稍微減損了幾分安心感。


面對彎道,Sentra就像一個平時看來乖巧的好學生,卻突然在運動會上展露出矯健身手一樣令人驚訝。它在彎道中的一切表現都給你中規中矩的感覺,包括沈穩的動態、順暢的荷重移轉等特質,我們不會用轉向精準、殺彎犀利來形容它,不過它還真是能聽話地劃過大小彎道,就算略微加快車速,也依舊能維持不錯的循跡性。有此表現,腳下的17吋性能跑胎當然得記上一筆,而且只要別太放肆,其實它的彎道表現其實還真沒有什麼好挑剔之處。

Sentra在空間、舒適度以及優異行車質感等方面一直都有突出表現;小改款後,這些特點依舊令人滿意,更跟上對手的腳步補足了多項安全配備,它無疑成為了一款更稱職的家庭房車!
Nissan Sentra尊爵型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
排氣量:1798c.c.
最大馬力:131hp/6000rpm
最大扭力:17.8kgm/36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CVT無段變速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扭力樑
輪胎規格:205/50R17
車身尺寸:4636mm x 1760mm x 1495mm
軸距:2700mm
車重:1270kg
油箱容量:52公升
國內預售價:8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