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準備換車,目前的代步車Premio1.6,親戚準備接手。
因為前一陣子空調有時候會突然消失,加上夏天到了,想說車子也要整理好再交給親戚。
如果夏天空調出包,我可能會被X翻。
趁著連續假期的空檔,今天就到網路上蠻有名的一家修車廠保養冷氣。
進到店裡,老闆相當個客氣(跟網路寫的一樣)
我把我的狀況告訴他,他說這是壓縮機有問題,還要我聽聽
(其實我真的聽不出來,我不知道壓縮機是啥聲音阿)
我說:如何處理?
老闆說:換壓縮機(整修品)+冷媒+冷凍油+白干+工資=7400元
我說:OK你就修吧
兩個小時後回到修車廠
老闆說:你這車怪怪的勒,換完壓縮機還是有問題,不穩定,要再換膨脹閥這樣算你9000元
我說:老闆那這樣是不是代表我的壓縮機(4500元)沒壞?
老闆說:也不一定啦,還是有可能是壓縮機也有問題...(還是要牽拖我壓縮機有問題)
我說:那那你就更換膨脹閥,壓縮機換我的。
老闆開始不爽了...
老闆說:我壓縮機都裝了,你要付兩次工資....
氣氛開始冷了,老闆臉色臭了
老闆開始指責我不懂修車(所以我到修車廠),這個都是這樣處理之類...
我也跟他說的很清楚,車修好,該付的錢我會付(膨脹閥+冷凍油+冷媒+白干+工資)
老闆說:(膨脹閥+冷凍油+冷媒+白干+工資)=5200。
我請他一項一項跟我報價,結果他怎麼算=3900
最後老闆可能覺得他有點失禮了。
他說:算了啦,車修好比較重要(老闆我有占你便宜嗎?怎麼感覺你狠吃虧)
兩個小時之後,完工離開修車廠。可是我以後不會再來了。
我想請問各位,這種對於維修判斷錯誤的狀況,應該是消費者買單嗎?
我真的是澳客嗎?可是我的壓縮機真的沒壞阿!幹嘛要我換!!
判斷->更換零件->QC
QC PASS 就完修
若QC Fail 再回到判斷...
.
.
.
過程中,所更換的零件有可能誤判(經驗不足,或是真得狀況複雜(難修)...
相同故障狀況,一旦更換兩種主要不同零件以上,才修好,就有可能產生誤判零件故障...
.
.
一種人,修好後,會將所有零件都判故障,(費用顧客買單,從中再"利用"所換下來的零件)
.
.
另一種人,會再從維修過程所換下的零件,再裝回,反覆測試(過程需要時間,當然時間就是成本...)
這種人應該不多...(不過其維修能力成長迅速...)
.
.
也有一種狀況,兩個零件是相互影響的,若堪用度8成,雖只換一個就可用了,難保短期又再故障...
所以某些維修人員,也會建議一併更換這兩種主要零件 ...
.
.
當維修人員被質疑能力時,有些人一時是無法接受的...
以上個人淺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