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時間很快,三年多前發表了這一篇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三個月,里程2850英哩,買車過程及三個月的心得 。轉眼間,這幾天,我的 Sienna 2.7 來到我家剛滿四年了。當時路上還算稀有的 Sienna,如今滿街都是,在台北街頭,幾乎很容易看到這台車!更別說假日在各旅遊景點,更是很容易就遇到,看來買這台車的車主都是很愛家人的,放假就是帶著家人到處旅遊。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首先,來談談很多人比較關心的「油耗」,畢竟這麼大台又這麼重的一部車,最常聽到的就是朋友問:「你這台很耗油吧?」當我回答平均有「8.x KM/L」很多人都很驚訝的「省油」,大概他們認為應該只有 4~5 KM/L 那種汽油用喝的吧?

談到「油耗」,其實這個很難定義,不同的駕駛習慣,不同的狀況,不同的路段,不同的時段都有不同的狀況!以我大部分都在大台北地區,遇到整路塞,或者幾百公尺就遇到一個紅燈?跟半夜我走在「沒什麼車市民大道」油耗就會完全不同。對我來說,「高速公路」並沒有比較省油,原因有二,一是會上高速公路走長途,絕大部分就是假日,假日的高速公路能一路順暢,那真的試運氣不錯。其二是當定速在 70KM/H , 110KM/H 或者 120KM/H,油耗也是完全不同的,根據經驗 70優於110也優於120。因此,我在宜蘭或花東地區旅行,油耗往往是最漂亮的。

另外,我的車庫位於小巷弄的小巷弄裡面,因此一進入小巷弄就必須慢速來閃躲兩旁的停車,機車。當到了車庫門口,因為小巷弄的小巷弄很小,所以進出停車場都要前後來回個六七趟算是很平常的事情,因此,出入車庫的油耗反而是最驚人的。

因此談「油耗」怎麼談才合理?所以我想到就跟我之前的 Savrin 來比較,兩台都是七八人座,Sienna大Savrin一點,重了300Kg!但 Savrin 我有的油耗紀錄是賣車前兩年的部分,當時是超過10年的老車!不過,因為駕駛都是我,駕駛習慣跟生活習慣一樣,因此還勉強可以當參考。(Sienna的部分是從交車到現在,四年來每一次加滿油都有紀錄)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由上表可以看的出來,我的 SIENNA 平均為 8.15KM/L, 而我之前的 Savrin 平均為 7.92KM/L。對我而言,比較重又比較大的 SIENNA 比較省油一點點,雖然幅度不大,但是別忘記 SIENNA 重了300Kg之外,因為它龐大的車身,我出入車庫所耗的油比 Savrin 更多才對。


另外,我提供2014年我從花蓮回到台北的油耗,提供另一種參考。(我一個人 , 汽油種類: 中油 95 汽油 (出發時間 20:41 抵達時間 23:47)

路線: 花蓮市區(靠近慈濟醫院) -> 蘇花公路 -> 國道五號 -> 環東大道 -> 市民大道
路況: 基本上一路順暢, 車少, 蘇花公路有幾段遇到載貨的大卡車, 速度很慢, 所以該超的時候還是會重踩油門超車...(大卡車通常會示意在某些路段讓你通過)

駕駛情況: 基本上, 花蓮市區, 蘇花公路中路比較直的(市區), 國道, 台北市區, 都是限速+10 駕駛(不被開罰單的臨界點), 可以定速就使用定速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基本上個人經驗是,定速行駛是最省油的狀況, 再來順暢的省道比順暢的高速公路省油(速度的問題)。當然,很多人看到這個數字,應該很不服氣,明明這樣耗油,隨便都有十幾公里以上的油耗數字。但別忘記這一台是將近2公噸的大車,我當年開Savrin都習慣了這種6~8KM/L 的油耗數據 (尤其後來遇到汽油飆漲,真的覺得加油都好沉重)。


談完油耗,來談談「停車」這回事情。相信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最常聽到這台車不適合市區,不適合山區郊區,只適合美國那種國家?(這是廢話,這是美國來的車,當然是適合他們的國家,而且我想Sienna在美國應該算小台的吧!)

這是在林口長庚旁那個立體停車場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這是中和 COSTCO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內湖的家樂福(一般車位),內湖大潤發,COSTCO都沒有問題,內湖B&Q樓上的車位就真的比較小,但還是可以停。就蘆洲家樂福要上去樓上的車位,那個彎道很驚險,真的非常小,但我有一次還是很平安的上去跟下來。

大台北地區,其實大部分都可以停,無論是路邊還是地下停車場(大部分都有限高 1.8M, 除非很老舊的地下停車場)!所以停車不是問題,問題只有一個,因為他胖,所以隔壁的如果停歪歪(有些人停車很奇怪,格子那麼大,車又不大,卻停的歪七扭八)或者隔壁也是大車(這狀況越來越多),那通常我會放棄這樣的車位,因為勢必有一方開車門會碰到!(其實就算停很夠遠,也是有一些很沒公德心的,用力的開車門,把他的車門直接靠在你的車門上,我在合歡山上遇過,跟他說,他當作沒聽到,然後還趕快開走跑走...)

另一種情況就是路邊停車,有些車不大,卻停到邊線甚至越線(他的車頭剩很大),或者有種迷你車位(超級小)這種都要放棄。至於機械式停車塔?沒停過。因為還沒遇過可以停的,蘆洲夜市那個,他也不敢讓我進去,因為太重太高。

所以基本上,大台北地區停車沒有很大的問題,有問題的是龜毛的車主(像我),停好還要下車看一下左右兩邊能不能開門,會不會正常狀況會擠到我的車門,或者在找比較優的車位,在停車場內繞來繞去(比較好的車位,就是邊邊,或者柱子中間剛好只有一台)


SIENNA 優點是「大」,缺點也是「大」!但是說真的,習慣就好了,尤其開久了技術也會變得好,很多小巷弄一樣給他開進去,當然要靠前後雷達,還有膽大心細的技術!

但是「大」這個優點就好多了,首先可以坐很多人,其實一般家庭,三代同堂就已經有五六個人!如果像我有時還會載外婆(四代),加上外傭就是八個人,還有輪椅,坐滿大家都很愉快

另外在三四個人搭乘時,第二排可以推到底,那第二排的腳部空間真的是非常的舒服。下圖照片是第二排不動,把第三排收到地板下面,硬是塞了兩台腳踏車(整台),其實我載過最大的是 42U機櫃( 60 x 80 x 205.5 cm)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這四年來,SIENNA是一台好車,我的車完全沒改(除了安裝了側踏墊),原車本來的主被動安全配備齊全,讓人放心,我記得有一次在國道五號宜蘭端遇到暴雨,部分路面有積水,但高速行駛下,防滑系統的警示燈一直閃,車身穩定讓人很放心。這是我最大的感想。

前保險桿拆掉的內鐵 (這不是我的車,拍自正佳汽車 - 去保養看到旁邊的車拆掉發現前內鐵)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後保險桿拆掉的內鐵 (這不是我的車,拍自正佳汽車 - 去保養看到旁邊的車拆掉發現後內鐵)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最後要談談缺點,Sienna這台車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問題,大部分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電池沒電,似乎這是通病。我遇過兩次,第一次我自行引電之後正常,沒多久又發生第二次,回到「正佳」去檢查,車關機之後也沒有漏電或異常耗電的現象,只能說大概這是通病,當然正佳的口碑不是喊假的,保固內二話不說,換新的電池給你。我聽到的甚至有直接派技師到家裡幫你引電,然後開回去檢查,換新,再開回去還車。這種保固內的服務,說真的我開車將近27年第一次感覺到很不一樣的服務,口碑真的不是廣告可以包裝出來的。

另一個我有遇到的問題就是十字桿間隙的問題,就是開車轉方向盤偶而會"叩叩"的聲音。這個問題大概發生在三年多的時候,原本以為是方向機柱或者哪邊的問題。開回去游老闆親自檢查,一下子就確認是十字桿的問題,當然,保固內免費處理,毫不囉嗦。

除了這個,其餘就沒遇過什麼狀況,普通保養如此而已!

另外,我之前有提到後來有安裝一個側踏 ,這是我唯一有"改裝"的配件!這就是 SIENNA 另一個比較大的缺點,後門太高,老人家爬上去很驚險,甚至一開始我車上會放一個小踏墊,老人家爬不上去,小小孩真的是爬上去。大概美國人都比較高大,無此問題,但到了台灣這似乎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一開始的確也有側踏墊,不過又大又醜,很實用但不美觀,而且日後驗車恐怕會有問題。拜SIENNA越來越熱賣,需求也越來越大。當時忠憲汽車賴協聰副總很有興趣要開發這個套件,經過幾次討論,幾次修正,就是現在這個二代的側踏。美觀,比較窄(一半藏在門裡面,所以原車的襯裙要拆),安裝之後車寬沒有增加,雖然比較窄但實用性卻不減...這是我唯一有改裝又覺得很值得的配件。

側踏下面還有照地LED燈,開車門會亮,原本我跟賴副總說燈不要裝,因為好像有點...,他跟我說那很實用,的確,在很暗的地方,遙控器開門,開車門,這個照地燈提供了不錯的照明,其實還滿安全的措施。

(沒拍照, 圖片借用忠憲汽車-賴協聰的FB)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再來的缺點就是輪胎規格真的太特殊,如果沒有記錯 235/60R17 好像台灣只有Sienna在用,而且價格還不便宜,但是比19"便宜一點點,19"的輪胎都破萬,這也是有些人換 Sienna 之後沒想到的事情,因為一般房車,像我以前的 Savrin,印象中德國馬牌也不過是三四千元就不得了了,不過還好正佳跟忠憲汽車都有提供輪胎供應。


最後其實真正最大的缺點是:「洗車很累」,每次清潔內部,洗車,隨便打個蠟,真的好幾個小時,還只是隨便清洗而已。哈哈!


其餘的,說真的沒有其他毛病,Toyota的車不就是這樣。很低調的一台車,常常被認為Wish(但怎麼長高變胖?),或者以為是指是一台便宜的 Toyota 箱型車 ( innova?),或者有人會說這台車一百萬內或幾十萬能買到嗎?這不就是一種優點,低調又低調,只要安全舒適,還不耐看才是重點是吧!

這一台車還要開好幾年,雖然每次遇到阿不拉老闆,都問我要不要賣,2.7很值錢!但是這台車真的還可以開很久,下一台車呢?真的糟糕,搞不好還是 Sienna 下幾代... 因為箱型車不能真的像廂型車,感覺會像是司機營業中,要好看一點,空間大小要一樣,又不能比現在更大(現在真的是剛好,我以前的 Savrin 真的規格就差一點點, 長一點點就有行李廂空間了),還有什麼車?哈哈...

以上心得,在此做一個結尾。然後要問菜單的別問我,我那個是四年前的,而且2.7早就停產!本篇純粹是心得分享!

我的 Toyota Sienna LE 2.7 剛滿四年, 里程37525英哩, 四年的心得及油耗分享
各人認為這車車賣這種價位,免費換電池是應該的,不過電瓶還可以免費換倒是第一次聽到。

期待TOYOTA和泰趕快引進來。

http://m.caranddriver.com/toyota/sienna

國外最頂及約臺幣150萬,臺灣最頂要260萬
一年四萬哩 wrote:
各人認為這車車賣這種...(恕刪)


看看這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4612819&p=1
怎麼會期待和泰進口就會賣便宜一點??
先不論台灣進口車的萬萬稅(稅上加稅)

以生意觀點,如同台塑跟中油一樣,他賣30,就跟著賣30,能多賺點幹嘛跟自己過不去?和泰如果可以真的進口,他擁有的門市據點那麼多,那是貿易商根本無法比的,只會把餅做大,就算同價甚至賣的比正佳貴,搞不好都會賣不少。別忘記不是每個人都看過聽過 Sienna, 以我而言當初要不是在 01 上看到,根本不知道有這個選擇。更別說沒上網路,朋友也沒說,有幾個人聽過正佳?就算路上看到,也不知道哪裡可買,或者會想應該是水貨(內心一種不是很貴就是不信任的感覺,例如日後維修保固)

更別說售價可能打到他自己的其他類似的車款?去看看 Previa 對著同樣等級配備的 Sienna , 價差有多少?

另外如果價格決定銷售,那照理說那些賣的比正佳便宜的小型水貨商應該早就賣翻了,怎麼正佳越來越大?

這點我就覺得很奇怪,一堆人罵和泰拔東拔西,少這少那,連鋼板都形容特別薄,但卻有另一群人認為和泰佛心來這,可以給相同的東西然後更便宜?

但就車主的立場而言,越多人進入這個市場,對於維修保養還有配件上的開發,只有正面影響,唯一隱憂只有怕熱賣的代價是失竊風險,越熱門的車越是危險。
一年四萬哩 wrote:
各人認為這車車賣這種...(恕刪)


不會覺得奇怪,很多人說正佳服務很好,但卻又不說或者說不清楚那些服務好?連菜單也很少會說。這種口碑是廣告?這些人都是正佳請來的寫手?不,當然不是,至少我認識的車主,很多都不是。

不說的理由很簡單,尤其網路上,因為總是有些人會拿著網路上的內容要東要西,價格比照甚至更優惠,或者別人免費也要免費,不說的理由就是避免給他們帶來困擾,搞得後來大家都沒有這些售後。因為有些售後真的沒遇過,當自己遇到會想怎麼還有這樣的服務?尤其沒有漂亮妹妹幫你泡咖啡,也沒有舒服漂亮的休息室,沒有蛋糕甜點飲料的那些高級服務之下。

看看一些所謂原廠,玻璃破裂(案例很多)或者一些保固內的故障,真的回原廠有幾家是很乾脆不囉嗦直接出保固?很多都要爭取或者大聲一點不是嗎?搞不好連一顆電池應該也不會換給你,還派技師到府服務?甚至有些可能幾小時內就幫你解決開回家?

生意觀點,客人有好客人,有自己的客人,有澳洲來的客人,也有當初嫌貴跑去買別人的然後再回來要求同樣的服務同樣的價格?換是你,你會給好客人或自己銷售出去的客人優惠一點?就算是小吃攤老闆,常客偶爾也會招待一下小菜不是嗎?

所以為何很多人給正佳評價很高,但總有些人剛好相反?為比較貴的正佳或者彰化的忠憲汽車,卻賣的比別人好,口碑也是?甚至我還聽過某車主後悔買錯貿易商(服務大不同),後來換車(賣Sienna買Sienna),反而跑去比較貴的正佳買?這個就要自己去看去思考了。

看起來網友很支持正佳汽車,如果我是車商一台車交車可以賺很大,我想我可能第一次換胎都會換給客人,不過我不是車商。不過多了和泰代理就會多一份競爭,對消費者是好的。話說,我也喜歡這台車,希望和泰引進後,未來換車多一個選擇。

一年四萬哩 wrote:
各人認為這車車賣這...(恕刪)


國外最頂及約臺幣150萬,臺灣最頂要260萬

Mercedes ,audi及 BMW呢? 請如上告知一下差距
其實好的服務,都算在昂貴的車價裡,的確有人是需要服務的....
我11月買了SIENNA,比了幾家,我說不要任何保固,就車賣我,

其他的我自己處理,220還是沒有人要賣。多半都要貼著正佳的

價錢,就像台塑之於中油,但這些小貿易商的設備明顯不如正佳,

所以還是跟正佳買。國外的價錢低,但是自己引進的整體費用會

便宜多少?我是不知,還望神人能講出自身經驗,供大家參考!!!

因為實務上跟鍵盤還不同的。

lufat wrote:
我11月買了SIENNA...(恕刪)


差別在驗車的問題 XD
我很喜歡這台車 但是口袋不夠深 住家巷子不夠大

永遠都在看...

如果有一天 如果啦 真的要買

也會找正佳

怎嘛說咧?!

很簡單

但我提出說我家位子可能不夠放的時候

老闆只對我說一句: (我現在讓你開一台回去比比看,你就知道你說的問題存不存在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