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忙碌,因為住的地方在Suburban,
所以需要買或是租車~在美國這個地方,如果不是住在大城市裡,
基本上汽車就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角色。
我其實是一個很懶的人,在台灣的時候選車就是看日本品牌,好保養好維修,
台灣的家裡,主要是以本田與日產為主,已經覺得是很值得依賴的汽車品牌。
但是在工作上開始接觸豐田後,發現這個品牌也是非常的值得參考,
甚至在開始跑飯店業務後,才懂這個品牌的能力,在台灣真的強。

所以到了美國,選車的目標就是:日本品牌、休旅車、四輪傳動,安全支援夠的車。
那時候有參考:馬自達CX-50、日產的Rogue(台灣的X-Trail)跟Murano、本田的CR-V跟Pilot、豐田的RAV4、Venza、4Runner
但是後來發現:
1. 馬自達 CX-50 看起來大,但是內裝不算大。
2. Rogue要等兩個月,3缸引擎發電的電動四傳動車,多香呀!
3. 新的CR-V實在不是很好看,有Hybrid系統的也要等。
4. 豐田的車,在舊金山灣區是滿街跑,但是因為RAV4適合舊金山市區,所以也要等
5. Venza比RAV4長六吋,全車系都是Hybrid的,但是以當時的狀況也是要等。
6. Murano、Pilot跟4Runner都沒有Hybrid系統,很燒油。
思來想去,也在網路上找了一些二手車的資料,但是眼見時間越來越緊迫,
後來是因為自己妹妹在美國買的是Venza XLE,去試開了之後感覺不錯。
剛好有認識Toyota的業務,就問問看能不能先下單保留,或是有現車可看;
美國買車,如果很急,不是可以挑的,而是看哪裏有喜歡的,就要馬上去買,
不然下訂Hybrid新車含自己要的配備,最起碼要等三個月半年甚至更久
。再等了三天後,業務傳訊息給妹妹,現在店裡沒有RAV4,但是有兩台深色的Venza,
一台是黑色的LE,另一台是深藍色的XLE,因為是深色的,舊金山的人不愛,
所以兩台車還有US$1,000的補貼,且因為這台車一出廠就是全車系Hybrid系統,
所以不需要另外加價 US$2,000,但是不保證可以保留到甚麼時候。
那時候真的是OOXX,但是為了孩子的方便,硬著頭皮就跑去舊金山買了~
接下來就分享一下,我開了一個月的心得~
1. TSS2.5+系統,還有一大堆好用的電子感應系統,有安全的感覺。
2. 車帥,雖然比RAV4長了6吋,但是因為所在的地方不一樣,所以還是方便。
3. 電動尾門,腳掃過去就開了,超方便。
4. 省油,加滿89無鉛汽油(應該算台灣的95),大概14加侖(53)上下,可以開將近450英里(合724公里)
外觀:






內裝:






蠻好的,台灣沒有導入這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