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近來TOYOTA卡門事件的看法

王昱仁 wrote:
不好意思~你po圖片...(恕刪)


剛睡了一覺起來,不知道您想通了沒有??

XG的撞擊測試報告: (國內是2.0L,沒有美國3.5L重)
http://www.iihs.org/ratings/rating.aspx?id=155

HONDA Accord的撞擊測試報告:
http://www.iihs.org/ratings/rating.aspx?id=857

Toyota Camry的撞擊測試報告(測試車Camry較Accord輕):
http://www.iihs.org/ratings/rating.aspx?id=653

上面的連結看完,至少證明了一件事,XG的結構是最差的(撞擊測試結果最差)
我並非無來由的"看輕"XG
所以依結果論,當時撞擊速度絕對比IIHS做的對撞測試低

這也表示VIOS的結構比Yaris更差差差差差...........
(好吧!!我不得不承認Yaris有比VIOS結構好...)
(這新聞的照片網路太多了,自己搜尋一下好嗎??)

另外告訴您,FIT的車重也比4 Door Yaris重喔!!
(請參照IIHS網頁)
這有什麼物理意義自己想吧!!

我當然知道您是在討論所謂卡門問題,之所以會提到這個
只是要彰顯T牌的可笑作風
還有您的邏輯也有待強......

最後您還可以扯到卡門事件可能是美國保護本土車廠的陰謀論........
拜託看一下美國IIHS Top Safety Picks 2010
http://www.iihs.org/ratings/default.aspx
裡面美國本土車種沒幾台好嗎........


跟高中生認真....我輸了.......



bambochen wrote:
跟高中生認真....我輸了.......(恕刪)


大哥了解了啊,人家派個高中生程度的工讀生 ( 時薪應該不太高吧),不值得跟他計較吧。
就讓這篇沉了吧。
王昱仁 wrote: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恕刪)

典型的自我感受良好

原廠都承認設計瑕疵了、區區一個車主何苦這麼用心護航

擔心二手車價難看?不如好好擔心自己的車子油門跟煞車都沒事、萬一中了簽王記得也上來回報一聲!
David-Kuo wrote:
典型的自我感受良好原...(恕刪)


黑 ~中了 因該是回不來的...
bambochen wrote:
這也表示VIOS的結構比Yaris更差差差差差...........
(好吧!!我不得不承認Yaris有比VIOS結構好...)...(恕刪)


去豐田網站查,yaris全配備:ABS防鎖定煞車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比vios還多bas,而且vios還沒標示為goa車體...

真的,yaris比vios好~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SORRY~這幾天沒上線

喔~那應該是我的主旨與妳的想法不同所造成的誤解!

VIOS是幾年前的設計?為何一直要和YARIS搞在一起?
況且,本來新的設計就會比較吃香呀?至少在車體能抵抗外力變形的能力會比較好!
本來兩款的車體結構的設計就不一樣~
況且IIHS的那部分,是在凸顯小車的不安全性耶~不是在單單凸顯YARIS的安全性問題耶~

對啦!XG的撞擊測試比較差,車體結構比較差,但是在物理性質上,車重視逼近於CAMRY2.4的,所以在影片中的YARIS再受損的程度上,這裡說是差不多的,而且VIOS的設計也沒有比YARIS新,是屬較舊的設計,所以在抗潰縮的部分無法那麼好,所以在這受損的狀況之部分,是可以預期的!真想不懂你們在那裏訝異、爭論個啥勁~

難道是因為這篇文章能解釋卡門事件的部分,所以要封殺這篇文章? (笑~)

而且拚命抨擊VIOS有啥用?

況且,本來這板是在討論卡門的事情,關VIOS屁事啊! 閱讀有問題?

難道還要你來幫我上物理課? 那還真謝謝"妳的好意"~
David-Kuo wrote:
典型的自我感受良好

原廠都承認設計瑕疵了、區區一個車主何苦這麼用心護航

擔心二手車價難看?不如好好擔心自己的車子油門跟煞車都沒事、萬一中了簽王記得也上來回報一聲!


歐~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妳有閱讀障礙~

其實我也不用擔心二手車價啦!畢竟個人使用的是開9年的普通百萬進口車,再怎麼跌,也跌得差不多了啦!頂多只能賣二~三十萬而已,況且好車為啥要賣?適合自己身分的車(對家父的背景而言)為何要賣?我為何要為此擔心?請找有話題的部分作文章~

這版原本的文章,只是解釋"國內的暴衝事件"與"北美卡門事件"的無關,並非單純為TOYOTA護航。況且,TOYOTA承認有瑕疵是好事啊!至少有主動發現問題在哪並更正問題,不會像有車廠是在另一家車廠有警訊時,才知道自己的HYBRID車款煞車是有問題的~ 難道它是緊張過度?

希望不要只是單單為了封殺文章而偏離話題~
從去年12月底, 我就開始研究和分析打算買哪款車
頭又大的營業所也跑了2-3次

我對近來頭又大卡門事件的看法是

按, 好險沒買下去

買個車, 除了要了解
自己的需求、用途、保養費和購車預算
還要分析
各個廠牌的特色和差異、車種的優缺點、後續維修保養的水準
甚至還要一一當場試坐與試乘, 有些東西不是光看規格表的比較就比得出來, 例如質感和空間.

最後再來個業務大PK, 怕自己拿到高於行情許多的肥單.

難道, 現在消費者還要幫車廠分析與找出可能的
瑕疵(車輛爆衝)原因嗎?


會不會太累的點?
跳過不考慮不就好了.

完整的分析與報告, 重點還要禁得起專家和大眾的考驗與信任是頭又大該做的事.
沒做到前, 一切都是免談.

另外, 補充一下頭又大針對之前台灣車友爆衝事件的處理方式給我的感受是
零昏
搞甚麼保密條款, 真是夠了
該是換用腳踏車環島的時候了

ObiwanKing wrote:
從去年12月底, 我就開始研究和分析打算買哪款車
頭又大的營業所也跑了2-3次

我對近來頭又大卡門事件的看法是

按, 好險沒買下去

買個車, 除了要了解
自己的需求、用途、保養費和購車預算
還要分析
各個廠牌的特色和差異、車種的優缺點、後續維修保養的水準
甚至還要一一當場試坐與試乘, 有些東西不是光看規格表的比較就比得出來, 例如質感和空間.

最後再來個業務大PK, 怕自己拿到高於行情許多的肥單.

難道, 現在消費者還要幫車廠分析與找出可能的
瑕疵(車輛爆衝)原因嗎?

會不會太累的點?
跳過不考慮不就好了.

完整的分析與報告, 重點還要禁得起專家和大眾的考驗與信任是頭又大該做的事.
沒做到前, 一切都是免談.

另外, 補充一下頭又大針對之前台灣車友爆衝事件的處理方式給我的感受是
零昏
搞甚麼保密條款, 真是夠了


對麻~啥保密條款~ 我呸~
那車主不用怕~把那條款給公布~
反正也沒有法律根據~
直接把正本po上網~
讓大家知道"和泰"的心理~

對不對?
王昱仁 wrote:
對麻~啥保密條款~ 我呸~
那車主不用怕~把那條款給公布~
反正也沒有法律根據~
直接把正本po上網~
讓大家知道"和泰"的心理~

對不對?


已經到這種地步了,相信大家都跟你一樣希望那些車主能免除法律責任來公佈那些所謂保密的秘密...

如果能有強制力強迫和泰公佈的話,那就更好了,反正,和泰至今仍未承認任何車體瑕疵是吧...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