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ightcsf wrote:
IIHS 的small over lap 撞擊測試跟修正後前方撞擊一樣,不能將不同級數的車輛
放在一起看。越小的車雖然在測試時得到G 但是如果跟較大較重的車輛對撞,就算對撞的大車
是poor,此時的結果並不一定是小車上的駕駛會比較安全。
因為大車撞擊測試時是以其重量對自身結構施加力量,當實際撞擊小車時,如雙方速度都在測試的
40英哩/小時,則施加在大車結構上的力量會小於測試的力量,但施家在小車上的力量會大於
測試時的力量。
完全同意~~但是國外有文章提出過若是重量差異在10%以內,可以忽略不計影響。
knightcsf wrote:
XC90的車重遠高於這裡舉出來的 LEXUS的 RS
這代表XC90的車身可承受的力量會高於lexus RS。
LEXUS RS跟 XC90以時速40英哩對撞,那麼
LEXUS RS 是否還可以維持測試時的結果就不一定了。
但XC90肯定沒有問題。
XC90算是VOLVO的頂級旗鑑休旅車,怎麼會拉LEXUS 的RS出來比?? 要比應該也是拿TOYOTA的旗鑑休旅車出來比較吧!!
稍微查了一下2016年款 XC90 2100KG 7顆安全氣囊,對上TOYOTA 旗艦的LC200 2700KG (低規款8顆,中高款10顆安全氣囊,也差太多了,而且這兩台價格在國外差不多。國外ANCAP LC200也是5星
PS:請幫我確認一下XC90是否只有7安全氣囊,一直懷疑我是否看錯
記得幾年前就看過XC90是7顆,當時LC200是低6顆中8高配10顆,現在LC 進化到8/10顆了,XC90還是維持7顆??!!
姑且不論越野能力,XC90沒有的東西,不需討論。單憑重量上差異 600/2100=28% 重量差異,結構上差異,有無大樑,哪一台贏面高,很清楚了吧。
以旗艦對旗鑑而言
LC200 跟 XC90以時速40英哩對撞,那麼
XC90 是否還可以維持測試時的結果就不一定了。
LC200的存活機率應該高於XC90
hsnu786 wrote:
完全同意~~但是國...(恕刪)
我想是我的舉例造成了誤解。
我用 RS 跟XC90只事說明這個small overlap 撞擊,不能把不同等級的車子放在一起比較。
或許做下列的說明,比較不會有誤會
不是RS以時速40英哩的速度撞上LX200還能維持測試的結果,因為此時對於RS的車身
施加的力量超過測試時的標準。
沒錯,雖然LX200 或者說全部的land cruiser 都沒有參加IIHS的small overlap測試
但不代表在路上跟這種車相撞你會贏。因為他實在太大太重。
在IIHS 裡面通過small overlap 撞擊的最重的應該是Q7 約2300公斤,但就算這樣
狀上2700公斤的傢伙,也不一定還能保有原本的撞擊結果。
更不用說XC90 撞上這種大傢伙。
不過話又說回來,以TOYOTA這樣規模的車廠,要讓旗下最暢銷的家用小型SUV
通過IIHS的撞擊測試,要花上兩年的時間,這實在有點令人跌破眼鏡,是不為
或是不能,令人猜疑。
因為絕對不是toyota沒有這樣的能力,但就是不理解為甚麼要花兩年才能。
small overlap 的測試目的是就是在避開傳統車身的潰縮區,在幾乎沒有緩衝的情形下
撞擊車室, 另外就是氣簾與氣囊是否可在車輛劇烈偏移的情形下還能「接住」駕駛的頭部。
這應該是世界上最嚴苛的測試,但應該是對車子的使用人是好事情。
何時我門的ARTC 也能想想怎麼樣才能更保護台灣人?
cai.za wrote:
RAV4 4代一開...(恕刪)
knightcsf wrote:
.沒錯,雖然LX200 或者說全部的land cruiser 都沒有參加IIHS的small overlap測試
但不代表在路上跟這種車相撞你會贏。因為他實在太大太重。
在IIHS 裡面通過small overlap 撞擊的最重的應該是Q7 約2300公斤,但就算這樣
狀上2700公斤的傢伙,也不一定還能保有原本的撞擊結果。..(恕刪)
大家很難想像2噸多重的車子,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再舉一台車來看 福特F150~~最新款也是2100公斤,這是已經採用鋁合金材料了,之前沒有改款前,也是重達2400公斤。有誰會認為自己的車跟F150皮卡有得拼?
TOYOTA 的LC200 再前防撞樑早就採用高強度鋁合金之下,還空車重達2700公斤~~~~那差異就更顯而易見。
knightcsf wrote:
不過話又說回來,以TOYOTA這樣規模的車廠,要讓旗下最暢銷的家用小型SUV
通過IIHS的撞擊測試,要花上兩年的時間,這實在有點令人跌破眼鏡,是不為
或是不能,令人猜疑。
因為絕對不是toyota沒有這樣的能力,但就是不理解為甚麼要花兩年才能。
不負責任猜測:~~~~利潤與成本
我觀察過TOYOTA的車價,在澳洲大約15年前一台CAMRY 賣25000上下,電動窗,VSC,廉式安全氣囊....這些都是額外加錢的。
現在一台大約28000??上下,6氣囊 VSC 倒車顯示,幾乎是基本配備。 10幾20年來漲你幾仟元澳幣,多很多配備,再算入通膨,其實幾乎沒漲價。
賣便宜車的利潤不高,要改款通過測驗之下,還要兼顧成本,避免侵蝕利潤。應該要花時間去處裡。
反觀高價車上,一台2-300百萬的LC,光LC200前年小改款,一次就漲了5000澳幣,利潤高,當然可以下重本,用好料。
講白一點,根本沒有什麼哪一個車牌子一定比較安全,純粹是"錢在做人"~~~看你皮夾的厚度,決定你車子的強度。
我覺得花2-300萬買這樣一台TOYOTA~~~很便宜!!!!
cai.za wrote:
RAV4 4代一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