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汽車專家成功模擬出Toyota爆衝現象(影片說明)

Hamata wrote:
短路沒問題, 不代表斷路沒問題.

所以該教授的實驗要做的更嚴謹, 才不會被 argue.

...(恕刪)


消費電子要求的安規與汽車電子要求的安規, 嚴謹度差異非常的大.

在汽車電子設計上, 必須符合所謂的 fail safe, 不論短路 或 斷路, 都不能危害到安全!

該名教授能找到 短路會發生問題, 就已經證明了該車輛設計不符合 fail safe,

你還要求該教授證明車其它輛斷路是沒問題的? 已經證明你殺人了, 還需要證明別人也有殺人, 才算你有殺人?

好棒的電子背景喔! 好棒的邏輯觀念喔!

Hi, I am Joco!
jocoliu wrote:
消費電子要求的安規與...(恕刪)


現在的汽車上所有電路都有通過 汽車電子要求的安規, 才能上路, 這點你同意吧!

那為什麼 該名教授還能找到 短路 會發生問題?

這可以推論 汽車電子要求的安規 有漏洞.

所以才希望教授去測其它廠牌的車子, 看看是不是 Toyota 特有的現象,

如果是大部份的車廠, 都有的普遍現象, 那就趕快去修正 汽車電子的安規

畢竟人命是無價的.

這樣的邏輯觀念, 你應該懂吧!


按我看原文

豐田危機罩頂,是否影響國內車市?國內汽車龍頭,TOYOTA總代理和泰汽車總經理張重彥表示,難免衝擊購車信心,但影響微乎其微。展望今年,他說,需待市場雜音稍歇,4月可望回穩,屆時就能看出全年車市的真正實力。

------------------------------------------------------------------------------------------------------------------------

好個"需待市場雜音稍歇",意思是說客戶反應暴衝問題是雜音?需要等待客戶自己閉嘴?我們繼續在台灣大賣?客戶的命不過算是個雜音?
Hamata wrote:
現在的汽車上所有電路...(恕刪)


無法紀錄暴衝故障瑪是"沒想到?無意?故意?蓄意?刻意?
重大故障發生時.
幾乎每個車廠都有跛行模式
只有T牌沒有??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hengching wrote:
TOYOTA自己設計...(恕刪)


或許知道了~~
只是~~對外說的又是~~~
Hamata wrote:
所以才希望教授去測其它廠牌的車子, 看看是不是 Toyota 特有的現象,
如果是大部份的車廠, 都有的普遍現象, 那就趕快去修正 汽車電子的安規


你應該沒看完全部影片,或是你的英文能力有待加強,那個教授已經有試過其他車廠的了。
Hamata wrote:
用短路來摹擬, 說服力會有點不足.

那台灣電力公司應該要關門了, 因為這家公司的產品有嚴重的危險.

使用者在不知情狀況, 電線短路會引起火燒房子.orz

期待這些美國學者能夠真正摹擬出暴衝的原因.

Hamata wrote:
所以才希望教授去測其它廠牌的車子, 看看是不是 Toyota 特有的現象,

如果是大部份的車廠, 都有的普遍現象, 那就趕快去修正 汽車電子的安規...(恕刪)





看來你不斷的在修正最初的言論! 這是好事!


樓主提的是, 看來 Toyota 的問題沒那麼單純

而且很明顯跟Toyota召車回原場說的原因的不一樣.

slrml617 wrote:
讓人不禁懷疑 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他們所說的"只是個踏板問題"那麼的簡單
另外也有不同的美國政府機構調查指出他們刻意隱瞞這個已知一段時間的問題...
我只能說Toyota這次真的有危險了



並不是說, 該教授已證明了, 除了 Toyota 以外, 所有的車輛都沒問題.

而是, 逮到你了.. 就是你, 別逃避責任了. 這點簡單的邏輯, 您不會不懂吧!

難道警察逮到一名殺人犯後, 證明我們的警察制度不夠完善, 無法保護所有善良的老百姓,

並以此要求該警察 模擬出所有可能成為殺人犯的潛在罪犯及犯罪方式, 已避免下次的殺人案件發生?

Hi, I am Joco!
jocoliu wrote:
看來你不斷的在修正最...(恕刪)


真相越多, 事情越明朗, 所以往要事實發言.

David 教授跟本就沒有去短路, 只是去改變 油門深度感知器的特性.

那就不用浪費時間去討論 "短路" 這個假議題.
Hamata wrote:
David 教授跟本就沒有去短路, 只是去改變 油門深度感知器的特性.
...(恕刪)


所以呢? 這樣子引起爆衝的實驗是不嚴謹的? 還記得前面提的 fail safe 嗎?

Hi, I am Joco!
gladiator wrote:
你應該沒看完全部影片...(恕刪)


沒辦法, 公司配一台爛電腦, 聲音有問題, 所以只能大約看一下影片內容.

David 教授 在聽證會的發言稿 , 上面有他的想法, 實驗方法 跟實驗目地.
依據這份文件去討論, 會比較有說服力, 不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