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毀約 - 存證信函篇

名聲哪有臭...

這只是個案...OK

和泰爛歸爛 服務還是不錯的...

而且業代超多 會幫忙消毒 護航

樓主大概收到了不少私訊吧...

過了幾天 誰還會記得這件事 和泰繼續偷配備 繼續躺著賣..

股東笑呵呵 又要在賺一個股本了

哪有不講性用的公司

這一定要討回公道

a49432111 wrote:
遇到這種事情除非第一個很懂法律.

不然一般消費者都比較吃虧.

到最後鼻子摸摸就自己吃虧!...(恕刪)


台灣消費者是很弱勢的

摸摸鼻子就算了

除非時間很多

或是你是立法委員

下次記得手機開啟錄音
我覺得車主可以主張公司履約出車

不然就看要不要把事情鬧大

找蘋果日報 新聞媒體之類

順便告他 不是 告公司

原來TOYOTA商譽才值這麼點錢....

這教我們一件事情

簡簡單單問一句 如果今天你買車簽約完 過兩天發現簽約價比別人貴兩萬

你會鼻子摸一摸 乖乖照合約走 用比別人貴兩萬的價格辦牌交車

還是去跟你的業務反應 要求降價否則退訂呢?

我相信樓主如果今天是買貴了兩萬 絕對不可能如此堅持一定要照合約走

人啊~~~別貪心過頭了 有時候退一步又如何呢
有說要民事和解

竟然不履行的話

那就只好再請媒體朋友幫忙

畢竟媒體的力量真的很強大!!!

對方頂多還你2+2萬

對方賭定你不敢跟他玩民事

請律師就6~8萬起跳....

你會花時間跟跟他玩嗎???
合約中好像還包含保險跟領牌費
所以應該不只2萬的價差
不過合約都簽了
一方不履行應該要付點賠償責任吧
將心比心,賣台車起碼賠個五六萬是版主您賣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得饒人處且饒人
樓主上01也上了電視把事情鬧大了
就算最後業代同意認賠交車了
最後的大贏家還是樓主啊!
而且樓主給眾網友的資訊也是不對等的
業代也許也有很多話要說
在此,業代成了啞巴
01成了一言堂
然後又有一群自稱想買車的人跑出來說買車不考慮TOYOTA
賣了台有點賺頭的車
後來車主反悔被退訂,這種事也不是沒有
還是一句老話,得饒人處且饒人
樓主要繼續堅持業務履約也沒有錯
只是接下來要走的法律流程也要做好自己的損益評估
買台車比別人多便宜了幾萬塊,結果打場官司下來卻沒賺那麼多



finzero wrote:
請問下列兩法是否可行...(恕刪)


此案並不符合詐欺的構成要件,所以並不可行
匯款過去是多餘的動作,多累的。
既然想告對方不當得利,不如直接告對方債務不履行,還省下滙錢的時間和卡在帳戶裡的利差,
此案的爭點在於債權契約不履行、意思表示錯誤…

librance wrote:
繼本人於5月底在MO...(恕刪)

TOYOTA 這麼大的公司玩這種 敬而遠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