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家中有老車換新車需求的您在乎的是油耗?還是安全?


阿比逼 wrote:
我沒有品牌迷思我針...(恕刪)


電動窗 車頂閱讀燈 儀表2"黑白螢幕或8"顏色 喇叭10顆 氣囊給6顆+ESP

各式各樣的都有,就看你口袋有多深

若7,8十萬的車就能買到全部安全+娛樂配備、那廠商賺什麼

努力賺錢買2,3百萬的車全部配備就有了

5000元是手機,2萬元也是手機,依能力與需求去買車吧

討論安全配備、娛樂配備要那一個是太無聊了
頭款10萬 分60期每個月繳1萬

買台新車 5~10年內不用擔心 車子會壞

想開去哪就去哪

算是很划算了

老車就是老車 開出去拋錨的風險就是比較大

路上全部車款都有電子車身動態穩定系統,對所有的人車都好

這跟買保險一樣,而且還能救自己車上的人
abcpanadol wrote:
BB兄已經寫很清楚了, 你那個 service沒有翻出來,
錯了就錯了, 也沒甚麼, 寫很多變成狡辯, 也不會變成對的
你也知道你貼的那個調查是是檢視對車商維修保養的滿意度
那麼怎麼看不出, 跟你所說的"售後顧客滿意度調查"
很大的差別?
維修保養的滿意度, 只是售後顧客滿意度其中的一環


你在意的是翻譯,而非現實。

1. 我最早說我列的表(CSI)為「售後顧客滿意度」,因為CSI是JDPower在台灣市場所做的,關於售後消費者滿意度當中最具體的調查。依照JDpower的定義與車商新聞稿,都曾稱之為"售後顧客滿意度"。有時候新聞稿會加上服務兩字,有時候直接稱顧客滿意度,後面將有資料供參考。

為求精準,日後再引用時我會補上服務兩字,感謝指正。 對於翻譯的地方就說到這。

2. 我在最早引用該圖表的同時,從未說此表中包含了消費者對車輛妥善率的滿意度。

顧客滿意度範圍很大,就我搜尋所知,JD目前在台灣只做過CSI與SSI(Sales Satisfaction Index)。
即使是後者,字面上並沒有service,內容也都是service,我後面會補上圖片。

CSI與SSI兩者都是針對車廠服務的調查。也是JD目前在台灣有進行的,如果JD有做台灣的車輛可靠性調查請幫忙補充。

3. 有三個ID認為,售後顧客滿意度與消費者對車廠滿意度是不一樣的東西,因此說我的說法與我列舉出來的東西不符。

綜以上三點,我認為你們應該去爭辯的,除了我,更應該寄信去向JDPower與和泰抗議。

以下是和泰新聞稿當中對於CSI的描述。
http://pressroom.hotaimotor.com.tw/zh/article/WTfh5cXN6

A.


標題名為「顧客滿意度調查」,當中引用的也是CSI,要不要去檢討他們為何不把"Service"翻譯出來?

B.
下面這張圖同時列出SSI與CSI,對於CSI的描述為汽車售後服務顧客滿意度。(這邊則有翻出服務二字)


值得注意的是,裡面也列出SSI(Sales Satisfaction Index)定義。
你會發現,這英文名稱上也沒提到service,但是其內涵都是service,而非車輛本體。
你看到這裡會去質疑JDPower的在SSI定義上缺乏了消費者對車輛的滿意度嗎?

我相信滿意度的面向很多,我之前使用"售後顧客滿意度"一詞,引用了JDPower的CSI,三位版友不同意。有人說少了服務二字,有人認為沒考慮到車子本體的可靠度。

換個角度,JD在國外有做車輛可靠性調查(Vehicle Dependability),我們假設它在台灣也有做,然後我貼VD表並說它是售後顧客滿意度調查,難道就會比較合理嗎?

正因為眼下沒有一項同時囊括各面向的滿意度調查,甚至連顧客滿意度應該包含哪些,都沒有人能完全說明。試問,以JD在台灣所作的調查,最接近售後顧客滿意度的數據,除了CSI還有什麼?

要討論現實,我們繼續;要戰翻譯與定義,去向和泰與JDPower反映會比在01盧版友更有建設性。

--以上回應abcpanadol

blhsing wrote:
真好笑,如果你是一家電子公司的主管,你在面試來自另一家電子公司的電子工程師時你會拿他在另一家公司的表現作主要錄用依據,還是請他在現場泡杯咖啡看好不好喝來作錄用依據?

在你這例子裡,如果把人當作產品,除了本職學能,我會希望能看到他的表達能力與EQ。
回到賣車這件事上,保固方案始終被各大車廠以產品形式加入DM當中。

產品除了硬體本身,更包含服務。確切地說,所有的產品都在於提供消費者一套「解決方案」。

另外,當你認為售後服務vs車輛本體,可以用"泡咖啡能力vs工程師專業"來類比時,你諷刺的不是你的對手,而是自己拙劣的比喻能力。

在台灣本地沒有具公信力的汽車汽妥善率調查的情況下,來自別的國家的汽車汽妥善率調查自然是最接近的參考資料。同一家車廠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車款組成,但各車款所使用的元件與設計在不同地區之間仍至少有90%以上的相同,製造流程亦是有極相近的SOP,也因此同一車廠在不同國家的妥善率表現仍有很高的相關性。

你的90%從何而來? 沒有數據空口說白話嗎
單就組裝工藝,六和的Ford與美國Ford就完全不同。更別提販售美國的日廠歐廠汽車,一堆低於1.8升的油電或柴油、柴電規格,台灣根本買不到,甚至類似本田的地球夢被偷掉,以上每個因素最終都將導致你所引用的VDS(Vehicle Dependability Study)降低在台灣市場的解釋力,這些居然對你而言只是10%不到的差距?

就好像別家的電子工程師的工作內容雖然和你的公司的電子工程師工作內容不盡相同,但該名工程師的專業知識與做事方法在兩家不同公司仍有90%以上可以沿用,在無法得知該工程師在你的公司的實際表現會是如何的情況下,該工程師在別家公司的表現就是最接近的參考依據,至少遠比該工程師在你的公司泡咖啡好不好喝來得有參考價值。
如果你連這樣的相關性都無法理解,以為別國妥善率的與本國妥善率的相關性和本國售後服務滿意度之於本國妥善率的相關性是相等的話,我只能說你真是跟自己腦袋過不去了。)


1. 你從哪裡看到我說過我先前引用的圖表是指妥善率,請指出。

2. 你還有實際資料可以佐證美國市場數據拿來台灣使用仍有90%以上參考價值嗎?

無論如何,不要再用工程師進行比喻了,他們很無辜。

--以上回應blhsin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