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Altis似乎表現不如預期.....

我知道馬3和YARIS在歐洲撞擊測試表現頗為出色~
主要美規歐規被動安全配備略有不同.....
我提出20大危險車的用意 只是
兩台車歐洲表現不錯 但在美國被列為危險車
可到了台灣 很多人用美國測試攻擊YARIS
但馬3依然是車體剛性一流 堅固安全的好車
這實在是有趣的現象!!!

非針對您個人發言 呵呵~
金牌屁蔥
Accord7th wrote:
想看報導嗎?在這裡危...(恕刪)


那篇富比世只要沒標配側氣囊

通通給你算糟糕

但是台灣的馬3 5D六顆都是標配
的確是這樣的 側邊氣囊是重點 如您所說~

在台灣馬3 5D是進口的
一樣國產車 不都和美國測試車型一樣沒側氣囊標配
很多人的解讀卻天差地別 不是嗎?

我當然知道1A2B1L外也有價錢便宜些的安全車
特別是雷諾!!
但我說的沒排除性 不是那四大台灣熱門高價車以外的車沒安全的!
很多車一樣附上主動安全配備 但每家效果有差......
我看過AUDI S8和LEXUS GS460的主動安全測試VIDEO
尤其是S8 嘆為觀止!!!
金牌屁蔥
tslee502 wrote:
兄臺你這句就講到一個...(恕刪)


大大您說的是,
那個車主正是在狂叫說:這種車不是這樣開的~~~

照小弟同學的說法, Altis要平穩過彎很簡單
唯一的訣竅就是"截彎取直"
就是說雖然眼前的線是彎的,不過不管他,
只要不是太大角度的彎,方向盤就儘量不要大幅轉動
儘量直直給他開過去就對了

照我同學(車主)這種開法,在某些路段不但可以輕易超過50KM/HR,
而且他那很容易暈車的老婆一直到烏來老街都還不會太想吐........

不過沒事就去吃對向車道的線,有哪位先進可以同意說這算是一個合理的開法??
這符合行車安全的條件嗎?

說穿了會發生小弟描述的那種現象,就是因為小弟我故意要死守在自己車道內開車的緣故........

今晚又從烏來洗溫泉回來,回程路上遇到一台小Y
看起來駕駛可能是我同學的徒弟,截彎取直的技術很厲害
厲害到後面一台改很大的Civic 7代(我應該是聽到了洩壓聲)都跟他保持距離不敢超越

小弟跟在後面真是無言........
其實阿踢屎的過彎極限沒低到這麼誇張啦
看來你同學對這台操控評價偏低的國產車研究甚為透徹
"唯一的方式"耶~~ 呵呵~

其實對於操控評比方面的說明 很難單方面 或三言兩語的
每個速度 過彎角度 上下坡 連續不連續......
都會有不同的評價
說真的 看看當初TIS測試成績 除了TIERRA明顯勝出外
其餘差距非常的小 甚至可以說那個差距影響比車手技術小得多
那個差距(除了TIERRA) 很難讓人相信日常駕駛中 阿踢屎會失控
其他國產車能妥當度過的情形 會有多高的發生機率
操控感受有時不會"完全"反映在過彎極限上

至於暈車 我不敢這麼武斷
不過因為公司公務車有一台阿踢屎9代 1.8
只要是會暈車的同事 坐後座 正常速度跑山路
不管你截彎取直 後窗全開......
照樣會暈!!
金牌屁蔥
isdera wrote:
其實阿踢屎的過彎極限...(恕刪)


媒體在TIS測試時,測試車手比一般人技術好很多,瀕臨極限或發生失誤時,他們救車救得回來可是一般人未必能做到
舉例來說,有些車手可以利用甩尾輔助過彎,
不過我相信以大部分人的開車技術,車子開到甩尾時大概都會先嚇呆

而且TIS是封閉賽道,他的路寬遠比類似烏來這種兩線道路中的一線道還要寬
換句話說整條路都是你家的,愛怎樣選擇路線都可以,空間大得很

光是以上兩點就可以知道這種在TIS上的測試對日常生活用車幾乎沒有參考價值
如果說是在路上找路人來開車跑兩圈,我覺得結果可能還準一些

倘若硬要用賽道情況做評比
那我們再看看高科技賽事F1好了,平均單圈慢個一兩秒的車,跑一圈你可以說他差距不大
不過一個分站跑下來,這種車常常是會落後一到兩圈的

說真的,差了非常多

其實我並不在乎什麼操控極限不極限的東西
比較想知道的倒是什麼時候T牌才能賣一台乘客甚至是駕駛坐了不那麼容易暈車的車出來

老是強調舒適取向,我想問的是:"當你暈車暈到頭昏腦脹的時候,還會覺得舒適嗎??"
您說的我大部分都同意!

但是TIS至少是有個數據比較結果 比很多人憑空想像好多了!

單圈差個二秒 以賽事來說是差很多沒錯
但事實上以每個彎道的過彎速度來說 相差無幾
日常生活不需要瞭解我從台北走北宜到宜蘭落後多久
但是過彎極限某種程度反應安全 事實上每個彎道極限速度不會差太多
我就這個意思

放到比賽來看 每圈差一兩秒 結果肯定慘 所以沒人用阿踢屎比賽!
但TIS單圈結果可以顯示每個單一彎道的極限除了TIERRA
其餘相差無幾 所以我不認為阿踢屎在日常生活中會如某些人說的:
動不動就失控或翻車!

當然 你說的暈車是另個無關安全的課題
都會使用者可能反而認為是優點 但對旅遊用途
或者長跑高速 山路的用戶 現階段T牌國產車確實不是好的選擇


金牌屁蔥

isdera wrote:
不過話說回來 以操控為出發點
我還是會毫不考慮的選雅歌 不會選啃瑪莉!!
因為 這麼大的家庭房車我不會極限過彎
而雅歌山路轉向心裡的踏實感實在比啃瑪莉好太多~~


新的Accord更大,這話馬上就不成立了吧
真的要拼極限過彎,大概馬來西亞的Proton Gen2表現都比國產車好
怎麼沒人買?

你在說什麼!??
新的歸新的
我在說之前那篇測試比較的雅歌和啃瑪莉
我也不打算說出什麼永恆適用的定律
上代啃瑪莉和七代雅歌比
確實雅歌快速換道 一定速度以上轉向的踏實感優於啃瑪莉
這也沒什麼好爭辯的啊 我一向認為過彎極限和操控感受無法完全畫等號

當然 整體考量後 我還是在七代雅歌和上代啃瑪莉中 選擇了啃瑪莉
因為以我的需求 雅歌是比不上瑪莉的~
要說操控感 我還有一台手排VW車 所以選雅歌的誘因較小
金牌屁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