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台灣不限牌、充電樁建設不普及、電價高,EV自身優勢在台灣市場難以發揮,也就是說在台灣買一台單純改成純電的油車是不智的。這時候EV就需要智能化方面的產品力來提升競爭力,更何況,160萬已經是平價品牌中很高的價格了,本來就應該有較高的智能化水準。
3.我也不同意老是糾結有無前備箱,但通常來說有前備箱意味著三電集成化水平高。當然,也有像蔚來那種優先考慮系統冗餘的路線,導致做不了前備箱的。至於bZ4X,既不是堆料,集成水平也差,簡單點說,就是三電系統技術水準偏低。
4.bZ4X唯一跟上主流水平的,就是續航,有些人噴實際續航差、NEDC水分大,都是不瞭解目前EV實際續航水平的。
kira7887 wrote:
1.定價接近前提下,看競爭力才有用。長城SUV敢賣GLC的價位,銷量還不錯,納智捷如果也那樣定價,銷量不用我說了吧。
2.台灣不限牌、充電樁建設不普及、電價高,EV自身優勢在台灣市場難以發揮,也就是說在台灣買一台單純改成純電的油車是不智的。這時候EV就需要智能化方面的產品力來提升競爭力,更何況,160萬已經是平價品牌中很高的價格了,本來就應該有較高的智能化水準。
3.我也不同意老是糾結有無前備箱,但通常來說有前備箱意味著三電集成化水平高。當然,也有像蔚來那種優先考慮系統冗餘的路線,導致做不了前備箱的。至於bZ4X,既不是堆料,集成水平也差,簡單點說,就是三電系統技術水準偏低。
4.bZ4X唯一跟上主流水平的,就是續航,有些人噴實際續航差、NEDC水分大,都是不瞭解目前EV實際續航水平的。
正確完整的分析 ~
個人積分:147分
文章編號:85011422
個人積分:17529分
文章編號:85012406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