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真好!!!可以買好硬的車....不過當心點.....別人的車子很軟的....!!!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6 條 (過失致死罪)

因過失致人於死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二千元以下罰金。
從事業務之人,因業務上之過失犯前項之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
役,得併科三千元以下罰金。

民法第184條《侵權行為》

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
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
無過失者,不在此限。

刑法第277條《普通傷害罪及其加重結果犯》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
,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法第194條《侵害生命權之非財產上損害賠償》

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被害人之父、母、子、女及配偶,雖非財產上之損
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民法第192條《侵害生命權之財產上損害賠償》

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對於支出醫療及增加生活上需要之費用或殯葬費之
人,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被害人對於第三人負有法定扶養義務者,加害人對於該第三人亦應負損害
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損害賠償適用之。

如果錢多(好辦事)或關係好(搓湯圓)~~怎開愈快愈好!!!

市區當國道開,國道當無限速!!!瞧多快樂呀!!!

----法律內文取自...http://www.justlaw.com.tw/index.php
http://db.lawbank.com.tw/FLAW/FLAWDOC01.asp?lsid=FL001424&lno=276

PS:有買保險的...不再此受限!!!
力量被抵銷掉了

被GOA的車體抵銷掉了

當然你會毫髮無章的在這裡大放厥詞

我想每家車子都有他的技術

這麼多相片都只出引擎室還有後保險桿雖然內縮

但是GOA的車市是好乏無傷的

哀說穿了只是分散力量
安全的基本之道
根本就不是所謂的保險桿內鐵
而是車身結構

以BMW來講
創新大5系列
擁有比上一代增強高達55%強度的超高剛性車身結構,賦予最堅固的保護;
當碰撞發生時,創新大5系列透過標準配備包括雙前座、雙前座側邊
以及前後座簾式頭部在內的六具空氣囊、前座自動束緊式安全帶
與主動式安全頭枕設計,
進一步降低傷害的程度。
同時,創新BMW 大5系列標準配備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TC動態牽引力控制系統、
CBC彎道煞車控制系統、失壓續跑胎、圖像式停車警示系統、倒車顯示系統
等多項安全高科技配備,
在關鍵時刻作動,提供駕駛與乘客安心無虞的行車安全防護。

BMW 她根本不會去強調保險桿有多硬
因為再硬的保險桿也沒用啊

以BENZ來講
GLK配備一系列安全系統來防止車禍事故發生。
若仍不幸發生車禍意外,安全措施即會啟動,以保護乘客及路人。
當撞擊瞬間,GLK的智慧電腦即能主動研判衝擊力,
以兩段式及適度充氣速率展開安全氣囊,及時保護您,
也避免過度防護所帶來的顏面傷害。
此外,Mercedes-Benz的工程師也針對GLK特性,
設計出張力極高的乘客Safety Cell安全座艙,
與能吸收強大能量的前後潰縮結構結合;
駕駛座亦完整配有車窗及前座側氣囊,提供您360度的全面安全防護。
非但如此,GLK更標準配備前座及後座兩側的
安全帶束力限制器、前座NECK-PRO主動式安全頭枕,
如果系統偵測到可能發生車尾撞擊情況,
事先設定彈簧會將頭枕向前推約56 mm,
並向上推23 mm,以先期支撐前座乘客的頭部,
此一措施可大幅降低頭部甩動受傷的風險。

BENZ 她也根本不會去強調保險桿有多硬
因為再硬的保險桿也是拿來當潰縮的一部份啊 撞到當然是要壞保桿

孤鴻海上來 wrote:
安全的基本之道根本就...(恕刪)


非也非也
您舉的撞擊都是65km/h或更高以上
但內鐵是為了30km/h以下的撞擊。

除非哪天雙B都拿掉內鐵在說吧~
雙B破冷排/水箱/intercooler,恩,不便宜。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真正與保險桿相關的測試
是美規的低速撞擊測試

LOW-SPEED CRASH TESTS:
Bumpers should protect car bodies from damage in low-speed collisions, the kind that frequently occur in congested urban traffic. But many don't. The Institute conducts four 5 mph crash tests to assess bumper performance.

免得小撞還要修車
但是跟整車安全是不相關的
算哪門子的[安全的基本之道]?

這篇的標題根本是鬼扯啊

Toyota氣囊少 主被動安全配備少 才會真的影響駕駛與乘客安全
並不是它的保險桿裡面裝保麗龍 讓駕駛出車禍時有危險


mobgirl wrote:
今天看討論安全的文章...(恕刪)


發文都不求證的人格分裂者又一位了

依據眾多人格分裂者的邏輯
越新的車必須越耐撞
在這邏輯下FIT被公車撞成這樣真是太不應該
一定是板金被偷或板金太軟所致

不過在正常人的邏輯就知道大車撞小車
小車受傷絕對比大車嚴重
而不是因為板金太軟或車體結構的原故
因為這是物體力學


安全性如果只看車身鈑金
哪我想全世界最不安全的車是F1一級方程式賽車
隨便一個人都可以輕易將車身鈑金弄凹

全世界最安全的車應該是坦克車
連火箭都打不穿

如果板金對安全性如此重要
為何看不到任和國際賽車賽事有強制規定要在車身外悍上鋼板
國際賽車賽事可是比一般賽事還要重視車體安全性的耶
孤鴻海上來 wrote:
安全的基本之道根本就...(恕刪)

有些許人說內鐵的缺點
不能保護行人阿
太硬反而傷到座艙阿
等等...


但我認為內鐵是最簡單成本做低
卻可以做到相對保障的設計
如果今天兩台一模一樣的車
一台有內鐵
一台沒有
在對撞後
也許只差個幾公分
但卻能救了你的命

這是上一年酒駕上國道的對撞圖片
雖然車子等級不同
但我覺得也太離譜了
黑色車子的駕駛還可以自己下車行走
但是小V上面兩位卻連送醫的機會都沒有...

省油雖然很好
但如果要減輕重量
把重的東西拿掉或"車門薄型化設計"等等的來減輕重量
那不仿可以多加一些氣囊,或ESP等輕的主被動式安全設計




另外
應該是所有美規保桿都有Bumper Beam



以上圖來講
編號4是 upper beam
編號5是 main beam

但是解開T2的兩個點
整組是可以拆下來的
拆下整組保桿
你是[看不到]Bumper beam的
因為被Bumper Face蓋住了

所以你如果看到保險桿撞掉了
是[看不到內鐵]的
因為內鐵是包在被撞掉的保險桿[裡面]
mobgirl wrote:
有些許人說內鐵的缺點.雖然車子等級不同
但我覺得也太離譜了
黑色車子的駕駛還可以自己下車行走
..(恕刪)


即然車子等級不同就不應該是內鐵再決定誰耐撞吧

可能我的回文很後面所你沒看到

我再貼一次並把重點標出



在正常人的邏輯就知道大車撞小車
小車受傷絕對比大車嚴重
不是因為板金太軟或車體結構的原故
因為這是物體力學


安全性如果只看車身鈑金
哪我想全世界最不安全的車是F1一級方程式賽車
隨便一個人都可以輕易將車身鈑金弄凹

全世界最安全的車應該是坦克車
連火箭都打不穿

如果板金對安全性如此重要
為何看不到任和國際賽車賽事有強制規定要在車身外悍上鋼板
國際賽車賽事可是比一般賽事還要重視車體安全性的耶



最後附上本樓必須修正的正確資訊連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1720132&p=5#28032890

如果樓主沒有瞎的話可以請修改一下嗎?
謝謝
ragexyz wrote:
不過在正常人的邏輯就知道大車撞小車
小車受傷絕對比大車嚴重
而不是因為板金太軟或車體結構的原故
因為這是物體力學...(恕刪)



設計絕對重要! 不是大就一定贏. 而且就算外表撞輸了,好的設計至少更保證座艙的完整性.



看看大Vovlo撞小雷諾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CecdOBCFjI 不用說,結果出乎意料


小車跟大車對撞實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XunnaaYtz0&feature=related

除了Yaris 其他的表現都不差.



=.= 還有還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tSvGALxQpw smart撞benz



"因為這是物體力學"? 愛因斯坦說 事情要盡量簡化,但不可過度簡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