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車 160萬台幣 量產開賣!!!! [含輔助]

氫動力確實是個好東西

會不會成功,有待時間來檢驗

但有些人的言論非常不認同

本身是做RD的,專利也超過20項

開發一種東西,沒有保證一定成功的

很多時候不是產品本身的,而是欠缺天時與地利

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失敗為成功之母"

我開發電源供應器,成功上市產品只有2%

新產品不缺的就是"酸"!


larry-han wrote:
氫動力確實是個好東西

會不會成功,有待時間來檢驗

但有些人的言論非常不認同

本身是做RD的,專利也超過20項

開發一種東西,沒有保證一定成功的

很多時候不是產品本身的,而是欠缺天時與地利

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失敗為成功之母"

我開發電源供應器,成功上市產品只有2%

新產品不缺的就是"酸"!..(恕刪)


辛苦了


希望酸民 不要澆熄你的動力!
向偉大的研發人 致敬
想要有效壓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這是一盞明燈。

隨著全球暖化問題嚴重,總是想著現在夏天就這麼熱了,以後孩子、孫子......怎麼辦啊!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BMW是用內燃機燒液...(恕刪)


toyota FCV H2 storage system
http://auto.big5.enorth.com.cn/system/2013/10/14/011371459.shtml
這和BMW與 GM十年前的老方法不一樣在哪邊?
不都是會自動溢失的儲氫裝置?
為何總是有人看到豐田的系統就會自HIGH?

bakafish wrote:
不就是「如果」那也要...(恕刪)


您開油電車的
都會拿掃盲文出來說電池與車同壽
怎麼?
看到是tesla的技術馬上開始質疑電池壽命
雙重標準?

metta-sati wrote:
不用仇富若沒有菁英帶...(恕刪)





說的好
01上還是有頭腦清楚的人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就人民、人民反商、仇富、懼中國
這個不除、台灣繼續原地打轉

macacafly wrote:
台灣人只要一接觸到新科技,
就會認為不可行,
技術難度太高.
如果都是這樣想, 怎麼還會想要產業升級啊????
豐田能把氫氣車實用化, 是全球能源科技的一大步.

話說那些陰謀論者說 石油大亨 會偷偷把新能源技術買斷後扼殺.

但看來豐田並沒有被扼殺.
至少油電混合車已經讓汽油使用量減少近一倍.(恕刪)


若稍了解豐田文化,就知它不可能拿技術換錢,豐田人都知道營利不是最終目標

豐田文化基底本有強烈的使命感,向來喜愛挑戰那些利己又利他的困難事

豐田從不避諱自己在商言商,但也從不退縮於挑戰如何幫助社會、國家、甚至地球

在早期,豐田是日本第一家不接受任何外援技術而生產汽車的車廠

在『未來』,它也是
metta-sati wrote:
人家 放出專利 是因為 特斯拉本人過去的風格
特斯拉 是發明交流電 的超強科學家
他過去就是 發明超多偉大發明 而幾乎不收專利 聞名

Tesla Motors 跟那位特斯拉一點關係也沒有.


大家都以為燈泡 是愛迪生發明
其實愛迪生發明的是 直流電

當 特斯拉 當場展示用交流電 一次瞬間 點亮9萬顆燈泡
全球驚訝

沒人用的愛迪生 直流電燈泡 反而到處收專利費


上面這段話, 很明顯沒有科學技術背景.
電燈這東西, 更是跟交流電直流電一點關係都沒有.
直流電也可以一次點亮九萬顆燈泡, 只要電壓夠高.

交流電 vs 直流電之爭是在電力傳輸系統上, 為何交流電會勝出? 單純, 以當時技術, 升壓容易而已, 為什麼要升壓? 遠距傳輸損耗少罷了.
交流電在對應負載時, 有功率因數問題, 直流就沒有.
你現在身邊所用的3C產品, 電腦, 手機, 網路..內部全部是直流電.



小忠z wrote:
政府目前怎麼可能[真的]鼓勵民眾使用電動或其他能源驅動的車
賣油 賣油車 以及一堆相關產業
這些廠商一直在阻止電動車的發展
而且政府可以從這些廠商拿多少錢?


胡說八道, 又一個完全沒判斷力的..
目前電動車進口免(25%)貨物稅, 影響零售價格可大了.
只是電動車本來就貴..

yungsheng_us2001 wrote:
油電混合車真的只是過渡產品
對於節約能源來說毫無幫助,你買車的時候就先把能源費用繳光了
電動車光看特斯拉就知道了


照你的邏輯, 電動車不也同樣在買車的時候就把能源費用繳光了? 因為純電動車更貴.
這裡的人為什麼一點基本邏輯都沒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