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從物理學角度來看,車體剛性不加強,氣囊再多也枉然?

這個大大阿~~

之前馬三本田他也是一直在屁阿~~~

"「人馬一體」言過其實?"

"買馬自達的都是外貌協會!"

"本田不再孤單~Mazda尾門支撐桿鏽蝕,預計招回220萬台"

"承認吧.買馬自達的是買不起進口高級車"


後來怎麼刪文了??就一個酸酸阿!!好笑的是還一堆人附和,大概業務最近很難幹吧!!

不好好去賣車整天在那邊發廢文攻擊對手,慘!!

不過,小魯可以體諒!!神A這樣搞真的太過分了~~
再強的車體,高速下還是一堆癈鐵,
巨人踏鐵罐,蟑螂還是死。
球德洛 wrote:
想想看,一個鋁罐裡面...(恕刪)

所以,你就是要推薦大家買sentra是嗎?

rogerkuo2001.tw wrote:
剛性來說,Volvo...(恕刪)


會分美規板跟閹割台版
目前只有看到豐田這樣搞

VOLVO應該不會如此下賤
承認什麼? 依你的邏輯

為了消費者的安全,進口車都捨得用到鐵罐了,再加碼給足氣囊送你也沒什麼(但車價勒!怎麼價格就沒這麼替消費者想)

國產車只用鋁罐,隨便踩都扁,還給氣囊做什麼,根本就脫褲子放屁(要承認這個嗎?)


就是這種心態,國產車到現在才開始願意加氣囊數到4~6顆,因為你讓車廠覺得買鋁罐的消費者都已經有自知之明隨時會被踩扁的決心了,還加氣囊給你脫褲子放屁幹麻,留點錢去買保險算了。

國產車龍頭肯這樣,應該先鼓勵了,再來消費者買單,讓他知道打安全牌有用,才有下一次他考慮改鐵罐的信心。

接著再來就等那些歐洲鐵罐車受到刺激,價格開始往下調搶市場,這才是消費者之福。


在繼續一昧的說國產車就是爛,給什麼主動被動安全都一樣沒救,那車廠就會真的如你所願(你買得起歐洲車,但也替那些買不起的人想想吧!)


氣囊 當然可以在(有效的撞擊力之內)保護到肉體


說到車體鋼性這又有很多話可以說了 簡單的說就是造車理念不一樣

在德國開車通勤幾乎都用的到高速公路 而德國高速公路上的車速很快

甚至有很多路段採用無限速 雖然德國高速公路事故率不算高

但可想而知一出事就會很嚴重 所以他們的造車理念 就是車子要耐撞

德國是鋼鐵強國 所以他們造車用了比較多的鋼材成本也不會太高


日本造車理念就大不相同了 日本老車文化盛行 而且是非常盛行

所以他們造車也會把耐用度為優先考慮

而且較注重好開 省油 所以日本車方向盤較輕 車子也輕

Diego11599 wrote:
同價位、同級距有哪個是鐵罐的?(恕刪)


怎麼會沒有
隨便想也有二台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潰縮設計基本上都是設計在撞擊點(前後保) 然後會有一個停損點(防火牆、椅背端)
那些說潰縮>剛性才是安全性的怎不去看一下重大車禍人是如何被夾死的呢?
說真的 我只聽說過沒繫安全帶遇撞擊車無礙 卻自己撞死在方向盤的案例 這就跟車體剛性無關了吧

車輛剛性強乘客死傷本來就會降低..這是常識,請別加上沒有繫安全帶的案例,強調車子剛性與安全無關,然後意圖使人誤買紙箱車XD

酸魚子醬 wrote:
再強的車體,高速下...(恕刪)


鐵塊飛次音速那就是炮彈了,還是會炸開爆裂散成破片,一輛剛性強的車,你給他開到200~300撞下去,那叫故意找死,還是跟安全性無關

在這裏一般的安全性是指,遇三寶/正常時速70~150內行駛,且有綁安全帶,經過事故車體嚴重變形,駕駛還能全身而退
不錯 不錯
這樣才有蓋樓感覺
改款樓兩天囉 蓋太慢啦
請過來看看這棟
路過的疊磚人

ps.話說這個價位能進場抱過年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