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Toyota比較省油?我的WISH就沒有!!!


真是實務和理論之爭...

補充個人看法:

抓地力磨擦力和接地面積無關,這是國中物理就有教的,
輪胎抓地力主要在橡膠材質/路面和胎塊形變.

材質除非換胎,否則是固定的,這變因先不提.
路面這變因也不必提,假設在一般柏油路面上.

胎塊形變主因在車子重量,車越重或加減速度越高,
胎塊形變才會變大,大到一個程度,靜磨擦轉動磨擦,
輪胎才抓不了地,就開始打滑.

適當胎壓有助於胎塊正常接地...問題是如何判斷胎塊正常接地?!

一般加油站和手冊建議32PSI...其實胎塊磨耗會偏兩邊磨耗較多!
這絕對可以自己去試看看,沒有特殊狀況下,多數車輛會符合這種磨耗情況!
我試過超過五套輪胎都是這種情況了!

胎塊磨耗會偏兩邊磨耗較多意味著-胎壓不足.

也就是說32PSI正常看起來是胎壓稍嫌不足,
也就是說胎塊接地其實沒那麼理想!

可是手冊就是寫32PSI呀!

手冊還寫每次開車前要檢查三油三水和大燈小燈方向燈尾燈煞車燈...
有誰每次開車前都有檢查,請舉個手讓小弟瞻仰一下!

32PSI偏保守!...較軟較舒適...避震器壽命較長...這是次因,主因後敘!

按輪胎公司的建議,磨損應該要平均,我試過
扁平比60-65的輪胎充到35-40PSI
扁平比50-60的輪胎充到40-45PSI
輪胎磨耗才會比較平均.

如果是充氮氣,它會比較軟Q,再多個幾PSI開起來還OK!

這是實務操作的數值,很多輪胎行換胎充氣也多半會幫你充到40PSI以上.
不是他們不看手冊,是他們依輪胎磨耗的實際狀況來決定充氣.

看似偏高的胎壓,輪胎磨耗才會平均,胎塊接地狀況比較正常!


爆胎問題其實沒那麼大,32PSI和40PSI其實內含氣體相差沒有太多,
輪胎爆掉的氣壓點沒那麼低!
充32PSI的輪胎,並不是一路就都是32PSI,
如果充氣是一般含水份的空氣,行駛過程中水份氣化,胎壓會升到40PSI以上.
如果說過急彎或激烈操控,輪胎被擠壓的時候,絕對也超過50PSI.


OK!其實這邊也就講到原廠手冊32PSI的主要理由了!

較低的胎壓主要是應付激烈操控,胎壓32PSI允許向上延伸,
50PSI向上延伸程度就不高了!

所以我的結論是:

32PSI
-原廠保守設定,胎面磨耗不均(兩側磨得多!).
-直路時其實胎塊接地不如40PSI.
-保有激烈操控時輪胎應付的餘裕
-舒適,較安全.

40-50PSI
-輪胎磨耗較佳較省油的設定.(兩側和中央平均磨耗)
-胎塊接地狀況較32PSI佳.
-激烈操控時輪胎應付的餘裕不大,過急彎時會比32PSI更容易打滑.
-硬,不舒服,較省油.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建議版大檢查看看是否機油加太多了...
Pink Floyd wrote:
真是實務和理論之爭....(恕刪)


也沒什麼理論實務的
想試的都去試看看吧,很多地方打氮氣不用錢
個人經驗35(標準的計程車胎壓)就很會跳了,還40.....
我的胎是205/60R15
Pink Floyd wrote:
真是實務和理論之爭....(恕刪)

終於有人看清事實的真相......
Pink Floyd wrote:
抓地力磨擦力和接地面積無關,這是國中物理就有教的,
輪胎抓地力主要在橡膠材質/路面和胎塊形變.
....(恕刪)


只有這個小小問題,真的無關嗎?

輪胎開始打滑的時後,就是接觸面積越大的動摩擦力越大了,對吧?
類似煞車皮煞車盤,不也是越大越好?

PS: sorry 我的手又癢了^^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danyshih wrote:
只有這個小小問題,真...(恕刪)


http://memo.cgu.edu.tw/yun-ju/cguweb/sciknow/phystory/Friction/FrictionScientist.htm
http://163.16.60.7/classweb/DiscussSubject.php?teacher_id=10&subject_id=169

我想網路很容易找到磨擦力公式和解說~

以上面簡單的公式

F=u*N 磨擦力=磨擦系數*正向力

這邊就沒有面積,也就是說如果u一樣,N一樣,
那F乘起來就一樣,不管接地是1 CM2或10 CM2.

不過的確輪胎的情況比較複雜一些,
它有滾動時胎面和路面的靜磨擦,
也有抓不住地面時的動磨擦!....(強力起步或沒有ABS急煞車時)

輪胎抓地力好,就是指不容易由靜磨擦狀態轉到靜磨擦狀態.

輪胎面積大小的確決定抓地力大小,奧妙的地方在胎塊的磨擦系數u.
因為它由胎塊變形量決定,胎塊變形量由車重及胎塊接地面積決定.

雨胎 -> 胎塊接地面較小 ->車重一樣,胎塊變形量大 -> 磨擦系數小.
光頭胎 ->胎塊接地面較大 ->車重一樣,胎塊變形量小 -> 磨擦系數大.

窄胎 -> 胎塊接地面較小 ->車重一樣,胎塊變形量大 -> 磨擦系數小.
寬胎 -> 胎塊接地面較大 ->車重一樣,胎塊變形量小 -> 磨擦系數大.

這也說明了賽車多半使用寬大光頭胎的原因.


不過回主題...磨擦力的確和接地面積無關,很多物理公式可以說明.

寬胎抓地力強,則是另外的原因~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powerkk wrote:
個人經驗35(標準的計程車胎壓)就很會跳了,還40.....
我的胎是205/60R15...(恕刪)


我覺得跳不跳蠻主觀的~有人說跳,有人說OK!

用胎面兩側及中央磨耗來看會比較科學點!

兩側磨得多--->胎壓過少
中央磨得多--->胎壓過飽


我習慣是空氣打36,氮氣打40,輪胎是205/65R15.
這樣還稍嫌不足,但比打到45,50來得軟和舒服.
所以也就保持這樣了.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胎壓打多少合適又省油問計程車司機最快啦,通常大概都是35上下,打到40大概只有中間
觸地,其他的懸在半空中,長途的多跑幾趟就會發現磨耗有多不平均了

至於打到50,小弟問過輪胎行,他們問我說有人打這麼高的嗎?根據她們的經驗,除非特殊
用途輪胎,否則一般頂多打到38就有人抗議了

之前就有人分享過了,網址如下
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262&t=1426764&p=1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1&t=1004663&p=3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這台WISH使用的是電子油門踏板...
與其說油門反應快不如說是很敏感...
請輕輕踩油門...有多輕?輕到幾乎感覺不到你在踩油門
但車子就會啟動行走的地步...

你可以做一個實驗
先把油耗偵測歸0

先用你以前踩油門的方式開車..
開完一桶油後看油耗多少...

再把油耗偵測歸0...
再用我講的方式踩油門開車...
同樣一桶油...

我的經驗是輕輕踩油門這種方式
市區平均油耗至少可以增加1~2KM...
怎麼才沒幾天,焦點忽然討論起胎壓來了
這邊就個人經驗提出兩點看法
1. 請注意胎壁上通常會註明最高承受胎壓
我Mondeo TDCi實裝過:
Goodyear F1 Asymmetrics 235/45/R17
Goodyear F1 GSD3 235/45/R17
Bridgestone RE050A 235/45/R17
以這三種輪胎來說,胎壁都註明最高胎壓為50psi
灌到50psi,雖不至於立即肇生危險,但也不是明智之舉

2. 以個人經驗,建議可把此類性能胎胎壓設定為最高胎壓的75%~80%
(目前我前、後輪胎壓分別為前40psi、後38psi)
但通常日系車種車體較輕,且追求舒適性,建議可以往下降個3~4psi
也就是前36psi、後34psi,這樣能兼顧省油及舒適性
(如果真的灌到50psi,我相信你應該會覺得避震器壞掉了...)

另外再看看各位提的油耗...
CAMRY 2.0確實算是非常耗油
Altis 1.8 4AT也沒省油到哪裡去...
所以,不要再說「人家都說Toyota比較省油」了
這句話根本是欺騙社會...
買了的車主就認了吧,下次換車別再被騙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