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其實也很

開車10幾年來
購買,使用過好幾台TOYOTA CARMY與LEXUS
在他心中最優質的產品
(買都還是買同系列車系最頂級的)
今天竟然讓他這麼漏氣與洩氣
一個天窗就算10萬好了
他也不是花不起
(這幾年光是他吃喝玩樂花的,賭博輸的都可一買一台LEXUS LS460了
有次一個下午輸掉一個半的原廠天窗...

只是感覺
大家都是生意人
只是生意人做生意
不用一出事
原因想都沒想
就把責任撇的一乾二淨
這種態度就讓我想起以前友某間知名大廠的幾款車
都會突然間跑的很快...
也有不少客戶反應
但總代理與原廠也是連調查都不調查
就說都是使用者使用不當
把責任撇的一乾二淨
到最後呢?
連續幾年業績都是賣個位數
而TOYOTA近年來也是盡力的再朝向這個目標
從ALTIS一上市沒多久一堆車
因為油泥..而縮缸
又是新車空調傳出異味
安全帶不安全...之類的
現在又親身遇到見識到這種鳥事
真的感覺日本豐田TOYOTA要顧好招牌
不換一家台灣總代理是根本解決不了的
ki84 wrote:
誤會耶~我真的愛和泰汽車~真的
我可是有身體力行~用行動証明~我的座駕是和泰2004的開沒力~跟該車主應該是同年份的
之前開WISH的車主,說座椅會生鏽,要求和泰負責,我就覺得太過份了。
和泰汽車是營利單位(台灣車界的龍頭),可不是慈善單位。台灣是海島型氣候~座椅會生鏽是正常的,
連幻象2000戰機在台灣都會水土不服了,更何是國產化的車子。
該CAMRY車主遮陽板的塑膠套都捨不得拆,相信一定很愛和泰的車~所以下一台~請繼續支持和泰汽車。
*對了~再請車主注意一下,如果堅持不願自費修理天窗,天窗生鏽是不影響安全的~只是影響心情而已啦。
不過開車時~就稍微注意一下~天窗支架是否會因鏽化太嚴重而造成天窗掉落砸傷無辜的用路人。
其於的~就不用擔心啦!!!!
我的開沒力~也是駕駛座下方有鏽化的情況,後座椅背的支架~聽說也會生鏽~我把它當屁。
天窗的部份~我就不想去看了。
我常在唱~我愛和泰~和泰愛我~對我來說~車子生鏽算什麼!!!讚讚讚
*雖然我的車子是開沒力~但和泰都是為了我們車主好~不希望我們開的太快,發生意外
所以開沒力是好的
嗶嗶!經典反諷又出現了....
小弟知識不多、但是電視看很多(最近都是看YOYOTV....跟TOYOTA拼字差不多......)
電視常常演到一種橋段.......
A董在XX酒店、左擁右抱兩個辣妹、兩隻手都很不老實
但是嘴裡也說:「我是真的很愛我的老婆~真的」
哈哈、而且大大後半段還都有押韻耶!不知道會不會衍生出新的口號?
類似:「鄉親阿!這就是愛TOYOTA啦!(要很台的念TOYOTA這段英文)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鐵會氧化大家都知道
汽車上的防鏽有很多種
通常依ASTM B117之方法測鹽霧試驗(鏽蝕加速,以測試保護層的抗蝕能力)
一般可用烤漆塗裝,電鍍等方法抗蝕
樓主的車是採用最便宜的漆面塗裝(冷塗),如果是用車身板金那種經烘烤的漆,抗蝕力會非常好
鍍鋅也能防鏽,有分白色跟黃色,黃色抗蝕力比較好
鋅層厚度也會影響抗蝕力
偏遠山區的輸電塔,鎖在上面的螺絲螺帽是熱浸鋅的,抗蝕力都是50年起跳的
至於在海上的載具,如船舶,那種需要更好的表面處理,因為鹽份會加速氧化作用
至於講到TOYOTA,我相信應該是供應商出了問題
一般來說,車身的鹽霧試驗最少都要72小時以上不產生紅鏽
72小時正常使用下撐個10年不是問題
小弟我的機車騎了14年多,上面的重要零件因為表面處理有作確實,所以不會生鏽
建議有此型車的朋友可以拆下天窗框架找大學或公司機關的實驗室委托鹽霧測試
可能是塗漆出了問題,或是漆面有細孔造成鐵基材腐蝕
PEACE
jeffrey-chia wrote:
首先 我很同情版主朋...(恕刪)
一 保固期內,除非車廠可證明是車主人為破壞,否則有發現瑕疵,車廠應免費修繕,這較無爭議.
二 保固期外,若能證明出廠時的瑕疵(例如證明出廠時防锈沒做好),而且於保固期後才發現這項瑕
疵,請問車廠要不要負責修繕?
我認為依消保法以及民法物之瑕疵的規定,車廠都要處理,這時車主於何時發現瑕疵是一個重點,在 者法律上的處理不一是修好,包括減少價金.但必須證明是原出廠時的瑕疵,這是困難點.
所以我認為不是過了保固期,車廠都可對明顯是出廠的瑕疵不負責任的.
(以上文字節錄自jeffrey-chia大文章)
上面這段話寫得很好~
畢竟這是現實層面的問題...
就無罪推定論而言,要舉證車廠責任的確有一定的困難度
這也是台灣和歐美國家這一方面最大的差別
國外非常注重保障消費者權益,國內則否
但是相對地
無理的控訴在國外不只會被置之不裡 甚至吃上官司
國內往往是私底下和解居多
雖然犧牲掉部分的權益 但也非全無補償
若真的鬧上法庭 代價就真的划不來了
建議樓主的先心平靜和下來
想清楚自己要的底線在那邊
例如:將天窗生鏽修復完善就好...
再用手邊的籌碼(輿論媒體、不合理的生鏽狀況)
好好去和車商談一談
如果事情可以不再繼續擴大 甚至上了版面
車商應該是很願意花這小錢來維護自己的信譽的!(用籌碼來談囉)
一旦要是鬧上法院
實際問題能否解決不說
所耗的精神時間會是一個沈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