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汽車專家成功模擬出Toyota爆衝現象(影片說明)

newman1030 wrote:
這就是傳說中的自我感覺良好吧,歐洲車沒上那張表只是因為它們在美國賣得不夠多,排不上前六大車廠.

要是看全部,不侷限於只看賣的最多的車廠,到底哪些品牌會發生暴衝?CNN給你答案: General Motors, Toyota, Ford, Honda and Chrysler五大車廠以及Nissan, BMW, Volkswagen, Mitsubishi, Subaru, Mercedes-Benz, Kia, Mazda, Land Rover, Suzuki and Volvo.

歡迎看看CNN的新聞: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1441503&last=17808988請往下拉到第十篇....(恕刪)



人家這些爆衝都要招回.....豐田可以例外嗎????
人家爆衝都要被公幹........豐田可以例外嗎????


豐田是特別的????????(可以推給腳踏墊...可以推給踏板.....)這就是被公幹不止的關鍵.....
關於開版所提供的影片,北美Toyota已經在美國時間3/8正式回應了教授所作的測試,相關回應網址:Comprehensive Analysis Raises Concerns About Gilbert Congressional Testimony, ABC News Segment

由於裡面內容太長,我只節錄文章部分內容,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到官網上看,在官網的下方還有很多關於測試的相關資料。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onducted by a world renowned engineering group, as well as testing by Toyota, has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about Professor Gilbert’s demonstration:

• The vehicle’s electronics were rewired and reengineered in multiple ways, in a specific sequence, and under conditions that are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occur in real-world conditions without visible evidence
• Toyota vehicle electronic systems were actively manipulated to mimic a valid full-throttle condition
• Substantially similar results were successfully created in vehicles made by other manufacturers.

我個人不是電子專業,無法很有效的說明那一個部分有問題,就讓有練過的人來解釋吧。
ThomasLin wrote:
關於開版所提供的影片...(恕刪)


你不是住美國英文很行?應該可以直接翻譯。

文章看完之後,簡而言之就是Toyota完全否認他們有問題,也否認吉普森教授做的實驗有可能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不過Toyota依然沒有解釋,為何長踩煞車之後,電腦沒有把油門訊號切斷,任由引擎全油門行駛,另外他們的說詞就,我的經驗來看,我會說APS如果發生不對稱訊號,超過一定的秒數,電腦本來就應該跳故障碼,然後限制轉速與檔位,但是他們並沒有對煞車問題說明,只有說這個教授所做的超出電腦偵測能力,孰是孰非就看美國政府繼續向下挖的結果,不過個人是覺得對美國政府最好坦白從寬,繼續得大頭症一定會死的很難看。
gladiator wrote:
你不是住美國英文很行?應該可以直接翻譯。


我看的懂英文,不代表我翻的好中文,更何況在這裡,隨時隨地都會有一頂大帽子套下來,翻不好就會怪我刻意引導,我可承受不起。
gladiator wrote:
不過Toyota依然沒有解釋,為何長踩煞車之後,電腦沒有把油門訊號切斷,任由引擎全油門行駛,另外他們的說詞就,我的經驗來看,我會說APS如果發生不對稱訊號,超過一定的秒數,電腦本來就應該跳故障碼,然後限制轉速與檔位,但是他們並沒有對煞車問題說明,只有說這個教授所做的超出電腦偵測能力,孰是孰非就看美國政府繼續向下挖的結果,不過個人是覺得對美國政府最好坦白從寬,繼續得大頭症一定會死的很難看。


再重申一下,我個人不是電子專業,電路的問題我真的不大理解,不過我看了Toyota所解釋教授所作的測試,我個人是有點懷疑教授測試的實際意義在哪裡?我節錄了兩張由Toyota公佈的PPT,我想這方面你是專門,或許可以幫大家解釋一下,詳細的PPT檔在這裡http://pressroom.toyota.com/pr/tms/document/Exponent_ProfGilbert_8Mar10.pdf

ThomasLin wrote:
關於開版所提供的影片...(恕刪)


引用林兄發言有關本主題: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onducted by a world renowned engineering group, as well as testing by Toyota, has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about Professor Gilbert’s demonstration:

• The vehicle’s electronics were rewired and reengineered in multiple ways, in a specific sequence, and under conditions that are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occur in real-world conditions without visible evidence
• Toyota vehicle electronic systems were actively manipulated to mimic a valid full-throttle condition
• Substantially similar results were successfully created in vehicles made by other manufacturers.

1."...virtually impossible to occur in real-world conditions without visible evidence"似乎與Professor Gilbert 的聲明相差甚大,後者聲稱是自然界很可能發生的短路所可能造成的非預期加速,但是以TOYOTO這麼世界知名廠商的聲明像上述這樣,實在太過簡單,武斷了些
2. "Substantially similar results were successfully created in vehicles made by other manufacturers" 別家廠商可能發生類似現象又如何,但是每家廠商像你一樣,遇到非預期加速現象時,踩煞車煞不住嗎?把其他人拖下泥坑並不能顯現自己純潔

這樣的聲明,好像層次不太高,不太符合TOYOTO這麼世界知名廠商的層次吧,好像跟和X差不多
ThomasLin wrote:
我看的懂英文,不代表...(恕刪)


如果是單純翻譯上的爭議,我想沒人會扣帽子,最多就翻譯順暢度有意見而已,除非是斷章取義。

另外教授這樣做是模擬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短路,我沒看過Toyota的設計,不過水氣潮濕造成短路,其實在電子零件上面很常見,至於尚未解釋的疑點,我上篇文章就說過了,這兩個疑點才是被人家抓著打的主因,不然美國政府沒憑沒據,他也會怕被人反告,不然也不會說從2006年調查到現在,一直到巡佐一家掛點,才跳出來說要處理。

要說專家,在北美那些工程師才是,我不過是小咖而已。
gladiator wrote:

如果是單純翻譯上的爭議,我想沒人會扣帽子,最多就翻譯順暢度有意見而已,除非是斷章取義。

...(恕刪)


哈 他在說我上次回的 耿耿於懷阿

當時他翻譯了某篇文章 然後就直接說該單位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就是由於腳踏墊造成的 而且已經結案

但是他忘了那篇文章的最後 該單位說他們不排除還有其他因素造成暴衝

被其他(看得懂英文的)人發現該文被翻譯得似乎有扭曲的現象 他是指這件事情


結果現在好啦

現在事情終於越來越清楚 toyota股價也終於有反應了

拿當時某些仁兄同情toyota然後把爆衝推給腳踏墊的文章出來一看

唉....

真的是腳踏墊嗎? 真的結案了嗎?

大部分人的英文真的不好嗎?

(純抬槓請勿筆戰 若有得罪 非常抱歉)
Toyota 油門踏板上有兩個感應器,兩條訊號線,收到的訊號不一致,就視為錯誤(是這樣嗎?)

如果這樣還不夠保險,我想到一個便宜的修正方案:


假設原本未踩油門時沒送出訊號(或0),油門踩到底的時後送出訊號值為100

可以改為,只要有通電,未踩油門時固定送出訊號值為1,油門踩到底時送出值為99

這樣一來,如果感應器故障,電腦收到的是0,如果線路短路,電腦收到的是100,這兩種訊號值都視為異常


這個方案應該只需要改改感應器以及電腦的程式,不知道Toyota工程師覺得是否可行?
fann0727 wrote:
哈 他在說我上次回的 耿耿於懷阿

當時他翻譯了某篇文章 然後就直接說該單位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就是由於腳踏墊造成的 而且已經結案

但是他忘了那篇文章的最後 該單位說他們不排除還有其他因素造成暴衝

被其他(看得懂英文的)人發現該文被翻譯得似乎有扭曲的現象 他是指這件事情


結果現在好啦

現在事情終於越來越清楚 toyota股價也終於有反應了

拿當時某些仁兄同情toyota然後把爆衝推給腳踏墊的文章出來一看

唉....

真的是腳踏墊嗎? 真的結案了嗎?

大部分人的英文真的不好嗎?

(純抬槓請勿筆戰 若有得罪 非常抱歉)


一碼歸一碼吧!!上次提的是聖地牙哥ES350的案子,而這個案子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證明出來是腳踏墊以外的問題,所以針對ES350這個案例,我不覺得自己有哪裡不夠周延,因為即使到現在NHTSA也沒有說聖地牙哥的這個案件有明確的其他因素,而現在大家是"懷疑"電子系統有問題,但到底有沒有問題,也不是你我說的算,至少也要有個官方機構出來證明才算不是嗎?就好像你現在嘲笑我當初的翻譯一樣,當初我也是照著NHTSA上面的英文翻譯的,既沒有加也沒有減,更沒有斷章取義,不能咬著NHTSA在最後一段裡寫著"不排除其他因素",就說腳踏墊不是主因不是嗎?因為實際上,腳踏墊就是ES350這個事件的主因,但是不是唯一因素,我不知道,因為官方只說沒排除,但他們也沒說會持續調查啊。
gladiator wrote:
另外教授這樣做是模擬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短路,我沒看過Toyota的設計,


我在前面有貼了兩張圖,不知道教授的模擬是不是日常生活中有可能發生的短路??因為以我一個外行的角度來看,這位教授把兩條應該接受獨立訊號的線路串聯在一起,然後再給了一個額外的訊號,這樣的模擬效果好像很難跟日常生活發生短路的情形不大一樣,還是說這種情形是真的有可能發生的?我不是設計電路的,所以想聽聽看大家的意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