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汽車專家成功模擬出Toyota爆衝現象(影片說明)

ThomasLin wrote:
我在前面有貼了兩張圖,不知道教授的模擬是不是日常生活中有可能發生的短路??因為以我一個外行的角度來看,這位教授把兩條應該接受獨立訊號的線路串聯在一起,然後再給了一個額外的訊號,這樣的模擬效果好像很難跟日常生活發生短路的情形不大一樣,還是說這種情形是真的有可能發生的?我不是設計電路的,所以想聽聽看大家的意見。...(恕刪)


先說在下也不了解T牌的電路設計

只想說"意外事件" 通常是由連續錯誤所引發 而很少由單一因素引起.
如知名電視DISCOVER的"空難浩劫" "案發現場"等 或者"絕命終結"(雖然是電影)
最後發現都是一連串的錯誤所導致的悲劇

在下想說的是 也許要發現T牌的錯誤
可能真要找到數種"真正"的錯誤且"同時"發生後才會引發"真正"的暴衝
ThomasLin wrote:
我在前面有貼了兩張圖,不知道教授的模擬是不是日常生活中有可能發生的短路??因為以我一個外行的角度來看,這位教授把兩條應該接受獨立訊號的線路串聯在一起,然後再給了一個額外的訊號,這樣的模擬效果好像很難跟日常生活發生短路的情形不大一樣,還是說這種情形是真的有可能發生的?我不是設計電路的,所以想聽聽看大家的意見。


單純從設計的角度來說,這種錯誤訊號,應該是要被偵測到的,APS的設計跟TPS一樣,都是兩組訊號,一個從大到小一個從小到大,電腦會互向比較兩邊訊號是否符合,以確認踏板一定是在應該有的位置,只要其中一組故障,訊號就應該被偵測到,你po的PDF檔說了很多反吉普森教授的話,不過卻沒有仔細說明為何這種訊號不應該被偵測到,一般而言這種訊號走得是電阻值,即使兩組訊號永遠不可能短路,在刻意短路下必須跳出故障碼,任何零件故障必須能夠被偵測到,這是在EOBD裡面被要求的項目,包含非電子零件的觸媒都被包了進去。

另外長煞車訊號傳到電腦裡面,電腦應該視煞車時間長短,來決定是否不理會油門訊號,上述兩點就是之前說過被美國政府抓著打的地方,後面這點Toyota已經自己承認,並無設定相關系統,所以要外掛煞車優先系統,目前就是前面這點被追著打,如果前面這個要換的話,恐怕得整個設計重新洗牌,向歐美車系看齊,只是電腦成本會高很多,另外Toyota可能會跟歐美車一樣,必須全面導入Car bus這種問題才有解,但是妥善率應該又會下降不少。
Gilbert教授這個實驗只是在說明這是可能暴衝的原因之一,並無法證實這是造成暴衝的唯一因素.....

而且,這個實驗是將油門踏板電線插頭拔除,以外加電路方式模擬踏板訊號,只要訊號電壓規格符合引擎ECU當然會正常執行,就如同高速行駛中一直踩住踏板直至撞車,在撞車前當然不會有故障碼出現。

依美國的案例看來,或許踏板真的自己會卡住、或許腳踏墊會壓住踏板、或許ECU在某些狀態下真的會失常,或許這些因素都有......這都需要時間去驗證,但TOYOTA犯了最大錯誤是太大意了,沒有最後一道保險裝置---煞車優先(brake override)!

只要有煞車優先就可防止很多憾事發生,即使發生時也比較容易釐清問題所在,有了這道保險當發生人為操作失誤時比較難以將責任賴給車商,所以這項裝置對車商與消費者都有正面效果,不只新車該加裝,連已售出的電子油門車款都應該補上才是雙贏.........

經過新聞一翻炒作也不是壞事,或許跟以前的排檔桿防暴衝裝置一樣,煞車優先說不定會成為某些國家強制的配備!
gladiator wrote:
單純從設計的角度來說,這種錯誤訊號,應該是要被偵測到的,APS的設計跟TPS一樣,都是兩組訊號,一個從大到小一個從小到大,電腦會互向比較兩邊訊號是否符合,以確認踏板一定是在應該有的位置,只要其中一組故障,訊號就應該被偵測到,你po的PDF檔說了很多反吉普森教授的話,不過卻沒有仔細說明為何這種訊號不應該被偵測到,一般而言這種訊號走得是電阻值,即使兩組訊號永遠不可能短路,在刻意短路下必須跳出故障碼,任何零件故障必須能夠被偵測到,這是在EOBD裡面被要求的項目,包含非電子零件的觸媒都被包了進去。

吉普森教授得實驗並不是短路兩組訊號端子,而是將其中一組訊號端子接一顆電阻到電源,另一組訊號端子透過開關接到電源,這時兩組訊號電壓是不一樣的,或許這樣的組合是合乎原來踏板的訊號規格,所以無法偵知故障碼.......

而且「短路」的用詞很容易導致誤會,認為短路都是大電流,沒有保護措施是離譜的事,事實上這裡並沒有任何元件因大電流而燒掉,所以用「引入電壓」或許比較適當,畢竟訊號電壓的來源也是從電源取得的啊......


gladiator wrote:
另外Toyota可能會跟歐美車一樣,必須全面導入Car bus這種問題才有解

是CAN BUS吧?您確定TOYOTA的車子沒用CAN BUS?個人對引擎系統是比較不熟,但可以確定的是TOYOTA晶片鎖、中控、電動窗等控制命令是以兩線串聯網路來傳送的,因為自己搞過TOYOTA車子中控所以有些了解......
gladiator wrote:
另外Toyota可能會跟歐美車一樣,必須全面導入Car bus這種問題才有解,但是妥善率應該又會下降不少。


印象當中,上一代的WISH就已經是走CAN BUS了,而且之後所有車型也都改成CAN BUS,但至於多早開始用我就不清楚了。
ysc_kyy wrote:
已售出的電子油門車款都應該補上才是雙贏............(恕刪)


以下純閒聊...
的確,這或許是好的. . ,會說"或許"是因為. .
=>如果在上坡路段,使用者要上坡起步但手煞車失靈(或者手煞車咬不緊),在斜坡上要起步時該怎麼辦?
(相信有在陡坡上停車的人 應該都有碰過手煞車拉到底車輛還是滑動的經驗. . .)

這情況 勢必就要踩著腳煞車來hold住. . 但這樣起步可能會有困難. .

那只好瞬間鬆開腳煞車再補油門,也可能因此要滑溜一小小段. .
(這是你我會開車的人的作法,但是不太會開車的其實不太能預期他們的反應)

這樣的考量或許有點嚴苛,但是相信汽車業也會把Worth case的想法帶入

以市面上已經售出的車來說,我不覺得舊硬體去套新韌體會是有利無害的. . ,勢必還要做些改變

多少,可能又牽扯到成本. . . 招回 有的沒的. .

純個人想法. .
ysc_kyy wrote:
是CAN BUS吧?您確定TOYOTA的車子沒用CAN BUS?個人對引擎系統是比較不熟,但可以確定的是TOYOTA晶片鎖、中控、電動窗等控制命令是以兩線串聯網路來傳送的,因為自己搞過TOYOTA車子中控所以有些了解......


Lexus跟油電車也許有導入,不過據個人所知,日本車很少有導入的,如果真的導入,改裝汽車就不會那樣容易了,因為很容易跳錯誤碼。
ysc_kyy wrote:
吉普森教授得實驗並不是短路兩組訊號端子,而是將其中一組訊號端子接一顆電阻到電源,另一組訊號端子透過開關接到電源,這時兩組訊號電壓是不一樣的,或許這樣的組合是合乎原來踏板的訊號規格,所以無法偵知故障碼.......


我之前說了,電阻值偵測是一個大到小一個小到大,如果兩組給的都是相同的訊號,事實上對於ECU來說反而是錯誤訊號,ECU應該能夠偵測出來。
ThomasLin wrote:
印象當中,上一代的WISH就已經是走CAN BUS了,而且之後所有車型也都改成CAN BUS,但至於多早開始用我就不清楚了。

個人使用過的2000年AVALON、2001年RX300、2002年PREVIA內部命令傳輸都是透過2線式網路,至於在TOYOTA是不是稱為CAN BUS就不知道了.......
carylu wrote:
以下純閒聊...的確...(恕刪)


你對於這個邏輯完全搞錯方向了,這不是把引擎關閉的系統,只是一組引擎限轉系統,在長時間煞車訊號發出後,僅允許引擎運轉於一定轉速以下,例如像是1500轉以下,甚至於有可能連變速箱都監管,這程式歐美車系都已經寫入ECU程式裡面,不需要外掛其他裝備,用起來也沒聽到有人抱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