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iBei wrote:
回朔到1942年日本...(恕刪)
零式戰鬥機不是三菱重工製造的嗎?跟TOYOTA有什麼關係?
話說我的三菱Lancer,的確板金是挺薄的,我相信Toyota國產
也不會比他好上太多,2003年剛買時,一次上班路上就看到一樣是新車的
Lancer撞到前車,人家一點事也沒,那Lancer前引擎蓋卻變成人字形。
我就知道這車鈑金的水準了,到今天,35萬公里了,油耗維持14~16km/L
,也沒給我漏氣顧路過,在二十萬公里時遇上八八水災車子淹到駕駛室內只看到排檔桿的頭的高度,水退後去把油全換掉,繼續開到今天35萬公里,沒毛病。
好開,油門踏板黏在地板上也是到19X km,曾一度想換車了,但是,想不到什麼理由換,
現在,已經不想換了,想看到里程表秀出500000KM照個相留個紀念再說。
btopia wrote:
2. 和泰很安分地在扮演代理商的腳色,不像嚴董那樣不安於當小弟,自己搞一堆副業。
3. 台灣薪資低,多數人只買得起俗又好養的東西。...(恕刪)
和泰很安份當代理商?
和泰也是國瑞的股東啊...
國瑞背後就是豐田母廠和和泰啊...
和泰股東裡面也有豐田自動車啊...
裕隆股東裡面可沒有NISSAN..
嚴董為什麼要搞副業?
為了理想..也為了不想處處受制於人啊...
和泰想不想搞東搞西..
當然想..
但是不能搞汽車...
所以跑去搞冷氣了...
台灣的汽車工業還是養活了不少家庭...
如果哪天像澳洲一樣通通關起來...
全部都進口...
那就只肥了進口商而已啊...
卻不知有多少家庭要失業?
納志捷如果不是大陸一個月還有幾千台的量...
全靠台灣市場也早就掛了..
去到歐美路上Toyota真的很多
美國路上除了美國車,最常看到的大概是Lexus
之前去澳洲,路上計程車幾乎都是Toyota(長得很像Wish還是Prius的車款)
最近去北歐也是,挪威瑞典丹麥,計程車要嘛是Mercedes要嘛是Toyota Prius,反而連他們自己生產的Volvo都沒有這麼多
日本路上就更不用說了,真的是滿街跑!
自己是開Lexus,前陣子跟人跑去看RAV4,覺得跟Lexus超像的,可能就細節差了點,但其實蠻好的,個人覺得現在的車子都做得很好了,加上現在各個車廠產品線都非常齊全,至少一般使用上也很少有所謂只有某個品牌才有某某車型這種事,高階車多的是細節,但同級車款比車本身的部分已經很難有明顯完全稱霸的感受,同級車要贏還是在服務跟妥善率,修車子的時間成本太高了,如果一台車在使用期間有大修或是常常修的話,通常就不會想要再買那個品牌了,如果開起來很開心很多就會想要買同一品牌,因為已經熟悉這個品牌的產品線,Toyota會贏也是這個道理,買Toyota車的人下一台常常還是買Toyota,買其他品牌的人下一台有可能會買Toyota。
(當然以上言論都沒有數據,完全是憑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