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撞樑就歪了的VIOS...好軟...

MUS wrote:

SMART的車體結構還真好, 假人能直接被C300 撞擊, 利害啊!




既然你貼出來
那就比較一下囉
到底誰比較好
自有公評
只能說
黑名單真的完全不夠用
看得很辛苦.....
拼命打T不會累喔
看的都累了...
bullae wrote:
只能說黑名單真的完全...(恕刪)


開著國產T車到處去~少來01不就得了...
Enix is ...?!
sharkwu wrote:
晚上去跟車廠朋友拿材...(恕刪)



i10 / i30好像心較省油,
改開韓國車嗎?
只怕一樣偷很大?

小心趕走一個黑心的..
來了一個土匪~
yenshiang wrote:
既然你貼出來那就比較...(恕刪)


所以呢????能拿來吃嗎???
人!!!早晚會離開的~~~有差嗎???
可能是您事業做的比較大,所以需要安全吧~
chin4001 wrote:

請問最基本的安全性水準以上為何?
水準誰來定義或規定?
這應該是政府或公部門要做的吧?
只要標準或規定訂出來
車廠至少要遵循此最低標準車才能上市
只期望車廠的良心?很難



您說中了一個很大的重點,那就是政府不重視車的基本安全規範。就連公正公開的車輛安全測試機構也付之闕如,看看對岸,C-NCAP做得有聲有色,台灣政府真的要好好檢討。

所以車廠才會被市場慣壞。其實大部分的反T人士其實是反和泰,如果台灣賣的T牌車真的與原廠同水準且同規格,why not?

何謂汽車該有的樣子,很抱歉,我本來就是歐系車控,也許立場有失偏頗,但在選車的要件就是基本安全性放第一,其次才是價格。恕我用歐系車的標準來選車。所以我才會把「車廠對於造車基本要求應比消費者所想像要更嚴格」當作理所當然的觀念。而當消費者在該觀念不盛行地區購車時,對安全性要求之「閾值」就比歐洲人低了。所以才會出現:「我認為XX車安全性已經讓我很滿意了」,當它被批評安全性不夠時,就反駁:「你有證據證明XX車不安全嗎?」在台灣,永遠都是羅生門。

之後也會遇到一些爭議,如:「我開XX車,高速下真的很穩。」但同一款車給另一個人開,卻出現:「這車開到110覺得好飄哦」等衝突。是環境使然,也是消費者習慣使然。

如果台灣有公正且公開的安全測試機關,這種爭議就不再是問題了。

只是價格上,除非是非新車不可,何不等等new march?或是Tobe (居然有6氣囊),另外Suzuki好像都被人忽略了,它們也是可以考慮的,畢竟他們與VW集團有技術合作了。

否則,二手市場是很大的,也許三十萬就可以買到氣球四顆,殼又硬的中古好車,畢竟車還要載家人。如果還要加入油耗、妥善率等因素,我只能說,去選你所愛的吧,畢竟車廠把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車拿出來賣了。在成本考量下,難免會犠牲一些「看不到的東西」(如VSC?),這點看政府能不能開竅。


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為何Toyota總是無法征服歐洲市場?

有位前輩的話是這樣子的:去問問VW答不答應。
充仔 wrote:
所以呢????能拿來吃嗎???
人!!!早晚會離開的~~~有差嗎???
可能是您事業做的比較大,所以需要安全吧~



人是真的早晚會離開的
早點走晚點走都是要走

但以這個理由來回覆我
並不會改變vios車體軟這個事實
況且您也承認"vios車體軟"這個現象
這樣就足夠了
yenshiang wrote:
既然你貼出來
那就比較一下囉
到底誰比較好
自有公評


額....您看得懂該測試真正的結果嗎? 看不懂的話弟這邊跟您說明一下

CAMRY 1.5噸 撞YARIS 1.05噸: 撞擊後相對靜止位置約半個車身遠, CAMRY車頭略為偏移道路直線, YARIS偏移量比CAMRY略多一點, 撞擊時雙方各轉向90度左右


MB C300 1.6噸 撞 SMART 0.84噸: 撞擊後相對靜止位置約2部車身遠, C300車頭幾乎沒有偏離道路直線, SMART已經撞到週邊的場佈去了, 撞擊時C300轉向90度, SMART 轉向450度


在相對動量差異太大的情形下, SMART的車體根本就沒有承受完全的撞擊力就已經透過spin+displacement來轉移掉能量, 相較之下YARIS是扎扎實實把1.5噸CAMRY的能量給吃了下來, 這怎麼比? 彈出去的SMART已經橫移到至少6-7公尺外(以C300車長來做比例尺看), 如果在市區中可能已經撞擊路人街車或路邊建築, 如果行駛於高速公路上已經被後方車輛2度撞擊(尤其是外車道大概都是大型車輛), 開在山道中不是撞到護欄就是已經翻落山下, 這樣子比較, 果然需要公評一下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
額....您看得懂該...(恕刪)


為什麼要拿一台沒車頭
cc數不滿1000的小車來跟V比呢?

V有車頭耶 1.5L的車耶
用那種迷你車的來比 像話嗎?

好歹也拿H牌 雅歌撞fit的圖來比嘛






人家還有側邊氣囊 門也沒有爛到那麼誇張(至少沒飛出去)
只能說某車真的要變成紙糊的了
MUS wrote:
額....您看得懂該...(恕刪)


那看不懂的我想請教!!!

1.那照你的解釋...YARIS位移少 把CAMRY的能量吃下 因為很棒的車體吃光所有能量 然後人夾死在車裡?? 是這樣解釋嗎? SMART的車體根本就沒有承受完全的撞擊力就已經透過spin+displacement來轉移掉能量 smart彈到旁邊6-7公尺遠(位移多)... 車體變形相對少 然後車內的人還有存活空間 所以smart 是比較差的車?

現在是討論車內成員保護還是討論路邊行人保護??
再者...你說的2次撞擊...當事故發生時照你說的...就只有SMART會遭受2次撞擊....YARIS就不會... 好怪的邏輯

2.在山路SMART保證彈下山? 那請問測試撞擊 時速多少? 山路車速可以那麼快? 如果車速如此快 這跟上面板友PO的S600的意思不是一樣?? 堅固的S600 時速200K撞擊 人一樣死在裡面..所以S600是不安全的車?? 如果山路要開那麼快掉下山谷我也只能說 超速者 開S600也救不了你了

你的邏輯真的有夠怪.........我真的看不懂....

不要一下子2次撞擊 一下子 又是掉下山谷....不然就是彈到路邊壓死行人 都是 SMART會發生的事 ...你所說的YARIS都不會發生........


你先說說....單純討論汽車車體結構的安全性時 你為什麼要自己加入一些 外在因素呢?? 國外測試撞擊時有放行人在旁邊嗎?


看你寫那麼多看似專業的回文........我................... 回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