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一代RAV4的車友嗎??

51076 wrote:
迄今開了三百多公里,(恕刪)


雖然這是十多年前的考古文,不過來認真回一下,不知道當時這些車友是否退坑。

我在2020年朋友建議下入手了一台1代RAV4,因為這台車除了全時四輪傳動以外,還搭配了扭力感應式限滑差速器LSD與電子防滑中央差速鎖。

加上車身長寬比高腳鴨小,軸距2410 mm、車重1220 kg、進入角38度、穿越角27度、離去角:28度、最低離地高205 mm等,短軸與小巧讓克服地形障礙變得很輕鬆。

分享一下入手所後踩的點:

巨人之手
路況其實可以,高底盤前驅車即可克服,無須4WD


巨人之手走的是雪山坑產業道路,路還算好走而且距離短,高底盤的2WD車種應該都可以輕鬆到達,不一定要四輪傳動的車。


與巨人之手合影,不過這個地方有點陰森,建議正中午到


如果覺得不過癮,雪山坑產業道路過巨人之手的後段才是真的需要四輪傳動的車,如果想要挑戰可以繼續走。


力行產業道路前段+翠峰支線
力行產業道路前段+茶園小路+翠峰支線,大概就是小徑+爬抖坡+砂石路面,結果我開第一代RAV4其實沒什麼感覺就開完了,沒甚麼挑戰性。


茶園小路+翠峰支線其實沿線很漂亮


路有點小條不好會車


這張照片就可以看出為何稱作天空之城


1代RAV4遊走於山林之前


力行產業道路前段+翠峰支線的心得:
由翠峰支線下力行產業道路高底盤的前驅車即可,而力行產業道路前段上翠峰支線建議4輪驅動車
這個路段冬季路面算普通,夏季常下雨,路面可能變成泥巴路要注意;另外還有落石風險。

武界一線天
武界一線天是帶著全家一起去的踩點,其實一開始老婆並不知道要走的是溪底便道河床與朔溪,只以為是單純的景點;直到開下河床,首先越過的不是地上大大小小的石頭,而是在入口的一群紮營踏青的CUV。

接著依照得利卡接駁車在地上的腳印往前進,跨越幾次溪,跨溪前再三確認水深與得利卡腳印路線。


雖然不深,後來停車場量一下車門水深痕跡約50公分高。


老婆蠻驚訝,這台很不起眼的舊車可以這樣沒什麼感覺就越過大大小小的障礙。


一線天景點


一線天景點是冬天枯水期才能進去,夏天不能進去,如果肚子餓,最後停車場有賣烤肉,東西我覺得算便宜。
未來幾年後等小孩大一點,再來這裡的話,健行進去,搭得利卡接駁車出來,我覺得是更好的選擇。

水牛坑越野場地
這是林口傳說中的越野場地水牛坑,雖然開RAV4來這裡有點好笑,不過起碼1代RAV4底盤離地高超過20公分與中差Lock設計,可以試一下1代RAV4的越野性能。


水牛坑越野場地挑戰了一堆,其實一些中級程度的關卡,1代RAV4還蠻輕鬆的順順就開過去。


至於泥坑,比想像中深,也享受到快要叼車的刺激感,原來這就是玩4x4的樂趣。


因為挑戰比較深的地方,底盤都卡泥巴,這自助洗車高壓清洗機噴了10次+1次清潔地面。
 


燦光寮山樹梅礦場:

文章連結:燦光寮山樹梅礦場

南澳沙灘海蝕洞:

文章連結:南澳沙灘海蝕洞

竹圍沙丘


還亂入別人家的車隊一起拍照(不認識)


1代RAV4:都會休旅車打卡景點-竹圍海灘沙丘

整個爬山與越野試過一輪,車輕加上低速2.0的扭力,過一些障礙真的很輕鬆;不過大概是變速箱齒比的關係,爬山有力,但是跑高速公路就不會像近幾年的車內,時速100再加速的那麼輕鬆。

入手後的心得除了越野以外,大概就是要開始屯零件
目前零件取得除原廠專屬零件還有一點點庫存外(庫存銷售完畢就真的沒了)
部分引擎電系與其他車共用的就沒有缺貨問題。

另外這一台車的最大挑戰不是越野,而是舊換新折五萬,我在找車時,發現一些車友都曾經有過,但都被舊換新給壓掉了!!!!

以上分享蓋樓
51076 wrote:
迄今開了三百多公里,...(恕刪)

我的是1999的rav4不過遇到了斷料的問題,我想請問一下有哪些零件是跟哪台車共用的😅,希望一年後還能得到回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