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了解車體險,一般車子殘值低於一定額,車體險就沒有意義了。例: 車子殘值低於15萬,一個事故造成維修費超過殘值的2/3,車體險就不會賠錢修了,如果車主要修自行負差額.多久會低於20萬... 每年折價75%算. 60萬的車大約第五年就低於20萬了.我相信有六顆氣囊被動安全性會較好,但有氣囊也不是絕對安全,駕駛習慣、安全帶應該比有氣囊重要。金子 wrote:保全險保到公司不受理...(恕刪)
prinestone wrote:只是無法接受他的後輪也是鼓煞 其實這個設計見仁見智。像SX 4這種小型Crossover車款,為因應日本或歐洲雪地地形,除了四傳的設計之外,後煞車還是以鼓煞為設計大宗。除了成本低廉,故障率低外,四輪碟煞若油管漏油,甚至天寒地凍將煞車油冰封造成不可預期的意外,這都是鼓煞可以避免的。況且,在汽車而言,前後輪煞車的比率為70:30,小型輕量的車基本上是用不到四輪碟煞的。畢竟他是拿來一般行車,不是岯的阿!像我之前開405去花東玩,回來時因為一路上開太猛導致油管爆裂完全沒煞車,最後靠著龜爬+後鼓手煞車安全回家,真是走狗運,也感謝老舊的鼓煞設計。所以後輪鼓煞非常夠用了。只要注意煞車皮與鋼索的保養,鼓煞也是很安全低!至於開題的三車比較,剛好老爸才經過類似的挑選,後來是選擇了SX 4。除了六顆氣囊外,最重要的是,底盤H大梁由車頭一路延伸至車尾接近保桿處,以及Suzuki將推派SX 4參加JWRC的比賽顯見對底盤之信心,外觀由喬治亞羅工作室設計的歐洲風,我想才是值得考慮的地方。畢竟,良好的底盤帶來操控,優秀的操控與被動安全配備帶來完整防護,才能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阿!至於配備?不重要啦!冷氣會動,CD能聽,廣播可調,還要要求甚麼?又不是住在車上。改天找個時間來寫篇偷跑報告好了...XD
個人覺得油耗其實是差不多, 可是比較起來... Toyota的自排比較聰明, Suzuki和Nissan的自排都有點笨...跑一段上坡就知道了而保養費... 應該是Suzuki和Toyota伯仲之間吧... Suzuki的保養費動不動就兩三千, 滿傷的, 而且技師的水準也不一Toyota零件工資收費貴, 早就是眾所皆知的事... 只是人員素質比較好一些Nissan的... 很久沒去了 (謎之音: 只要外邊能保養, 幹嘛回原廠)Nissan很早以前引擎就是用正時鏈條.... Toyota從引進VVT-i之後才開始使用給發文者一個建議:其實"人"才是重點中的重點..... 男的比較在乎空間和操控, 女的則是內裝和外觀就像上星期某天帶朋友一天內逛完所有國產廠牌的展示間, 也分析後續維修的優勝劣敗給他聽.... 結果選的竟然是最沒特色的Altis理由是: 比較省油, 有天窗, 不常跑山路, 空間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