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撞樑就歪了的VIOS...好軟...

yanchsal wrote:
為什麼要拿一台沒車頭
cc數不滿1000的小車來跟V比呢?


這個問題可能您與當初舉SMART來比較的老兄要答案比較適合, 而且比的還不是V是Y, 弟只是將結果分析一下而已.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
額....您看得懂該...(恕刪)


還有一點請教

為什麼你PO的圖片...... YARIS撞擊後整個門開掉? SMART的車門還黏在車上?? 門開掉比較安全還是黏在車上比較安全?? YARIS開掉的門是為了方便救援嗎??


那請看以下網址....... 撞擊後黏在車體上的車門還能輕易打開 這..........不知道安不安全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nVNUvixWUQ



STAR=YGG wrote:
如果我回應對方機車去跟汽車比安全性是無稽的言論 算是小孩子般的回應
那相對的您所謂大人的回應不就是另外一方?
對於拿汽車去跟機車比然後形容其實這台汽車是安全的這種說法,小弟認為幼稚
但是小弟認為幼稚的這種想法卻反過來被您認為是幼稚的
那麼您難道不就贊同汽車去跟機車比安全性是成熟的嗎?

弟相信這樣簡單的國文程度對應您應該相當得心應手,不過前文直至此篇您尚未說明小弟幼稚的理由
甚至您此篇還說您沒有這樣的意思???
結論是,我只看到一個網友批評另一個網友幼稚卻拿不出理由,試問您這樣的行為我該當他是人身攻擊,
還是如小孩般的吵嘴呢?


就如同您現在不停的認真給予我指教及回應一般,您希望得到的答覆只是希望對方向您認錯並且支持您的論調。
我從沒支持或聲援過任一方,從我第一次發言時我就表示我認為您太認真在這件事上。
您老想著要表達VIOS是一台爛車期望著全世界所有人別買。
認定著機車的安全與汽車的安全為不可相提並論。

我支持您它們兩的確不可相提並論!但我想這和VIOS是不是一台不安全的車是無關的!

MUS wrote:
在相對動量差異太大的情形下, SMART的車體根本就沒有承受完全的撞擊力就已經透過spin+displacement來轉移掉能量, 相較之下YARIS是扎扎實實把1.5噸CAMRY的能量給吃了下來, 這怎麼比? 彈出去的SMART已經橫移到至少6-7公尺外(以C300車長來做比例尺看), 如果在市區中可能已經撞擊路人街車或路邊建築, 如果行駛於高速公路上已經被後方車輛2度撞擊(尤其是外車道大概都是大型車輛), 開在山道中不是撞到護欄就是已經翻落山下, 這樣子比較, 果然需要公評一下




我提出一個物理問題,到底對車內的人而言,smart受到的加速度變化大,還是Yaris內的人受到的加速度變化大?

我自己的看法,smart的位移量遠大於Yaris,也就是說,動量變化大於Yaris,亦即,smart車內人所受到加速度變化大於Yaris。

我們可以藉由動量變化來推論小車到底從大車得到多少能量,如此彈得較遠的smart承受的能量未必比Yaris少。
另外,Benz如果車重較重的話,原始動能也比Camry大,所以反而是Smart承受的能量較大。

但是關於各車的破壞程度,與本身剛性與質量有關係。質量輕的,如果結構夠硬,則大部分的能量就變成動能彈開,而車室內人所承受的加速度變化,可以由完整的SRS來吸收。

但如果結構太軟,則大部分的能量就在讓轉移成小車動能之前,就用在車體破壞上釋放出來,這時車體潰縮能量上限太低,無法被抵消的能量就會入侵車室結構,一旦車室結構遭到破壞,則再多的SRS也是無用,因為車室內人會被夾得很慘。
其實版上的人都是看圖說故事

相關數據都不足......

省點口水吧
雅客山莊 wrote:
那看不懂的我想請教!...(恕刪)


您好, 由於不太希望引文太多故不引您的內容, 就您的問題回覆:

1. 這類小車撞大車的結果通通都是Poor不及格, 原因就是動量不同, 小車的安全性本就是不及大車. 至於車輛設計是用來保護車體內成員或者是行人? 目前的趨勢是兩者需要兼顧, 多數的汽車撞擊測試目前都引入行人防護的概念. 另外弟並未提到"SMART車體不如其他車輛堅固", 而是"SMART並未能吸收全部撞擊力量", 相較於其他吸收力量的車種來說, 車艙完整度當然不一樣, 立足點不同, 結果當然不同.

2次撞擊當然都有可能, 問題是連最重的C300都會spin成90度, 橫了一個車身, Toyota的兩部車也是, 也就是說跨約車道約2個左右; 但是以SMART來說, 不只spin又加上displacement, 加上車身長度等於是橫跨了將近4個車道的橫向距離, 請問哪個2次撞擊機率高? 就結果看來C300約等於CAMRY, Yaris較之略高一點, SMART就不用提了, 沒人可以像他那麼遠.

2. 位移多寡不見得相同, 您提得好, 山路上撞擊時速哪有可能達到相對80 miles? 沒錯, 不過相對來說山路哪來那麼寬到可以讓SMART有近4個車道寬可以"撇"? 一般山路就雙向行車已經很不錯了, 就舉蘇花公路為例, 速限15-40公里(弟印象中下坡者多有60-70km/h以上, 上坡則是保守估計30-40km/h以上), 不超速的話相對速度約80-90km/h撞擊後, 您覺得摔不摔得下單向只有3將近4公尺寬的山路呢?

3. 凡SMART會發生的事情, YARIS也可能發生, 更重要的是, C300和CAMRY以及您所提的S600都有可能發生, 只是SMART比例比較高而已, 請不要只針對文中所提YARIS部分質疑, 要講可能性, 只要有心, 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不是嗎?

最後開版文章既無事發經過的描述, 也無結構面強度的確認, 僅是其車廠一遊的分享, 這邊弟也來LDS一番, 各位也就看看笑笑帶過就好吧, 深究下去又是一群人一番擁T反T之論, 無聊至極.
^^A 請多多指教~
我依然控制不了自己想要再次向您訴說一次,您提出的"可能性"已經遠遠大過於一個人能夠掌控的範圍
但我依然相信您能到達如此的境界,想必您必定是長命百歲!

但您推測的出天天與您擦身而過的路人思想嗎?在這裡依然希望能提醒您"您太認真了"


STAR=YGG wrote:
對啊
我有說我前面解釋有誤了啊
也跟你解釋原因了
難不成對親人來說人都死了還會去管怎麼個死法嗎?


chin4001 wrote:
你認為CAMRY會死(那個安全帶斷裂的)是一般事件非特異事件
(除這個案例你有看到其他CAMRY安全帶斷裂的案例嗎?)

那是因為那件事有上新聞
而且只有午間新聞晚上就不見了
相對於福特只是車子有老鼠就報了一個星期
只能說和泰壓新聞的能力很強硬
那個安全帶座北美承認瑕疵全面招回
和泰不承認瑕疵私底下偷偷邀車主回來換
所以安全帶座那個不是單一特異事件
是那年份那批全都有問題

既然那些車都有問題但是究竟有沒有死其他人新聞沒看到
新聞沒看到並不代表沒有
可能被和泰摸頭
可能又被壓下來
可能只是受傷
可能也沒有下一個
不過我告訴你,和泰是以車主免費尊榮安全帶座升級服務一信邀車主回去換
竟然強調車子完全沒問題,
而並非強調危險,那個安全帶座會死人強制要求車主一定得回去換
你想想買車的人都幾歲了,還會每一個都乖乖的像小學生一樣花時間回去學校嗎
想當然耳一定有人會遺漏
那何時會出事?沒人知道

就如同你說的車主有自知之明,是嗎?
那批車主有多少知道自己的車安全帶有問題?
那天就算有看午間新聞說不定看過就算了
根本引不起警覺心

莫非一條人命對你來講只是數學而已嗎


您又再次強調您心中的可能性,您還是依然造就出無數的可能性!
STAR=YGG wrote:
市場究竟會不會那麼盲目?
請問你妳認為T車主很懂車的有多少

請問那些買TOYOTA甚至其他品牌車主
他們究竟懂不懂他們花錢買的東西

當然會有車主知道他們花錢買的是這種東西
一定會有
可是反過來想
如果車主知道他要花幾十甚至上百買的竟然是這種東西,請問他還會買嗎?
所以說按常理明知道這東西品質如何卻又執意買下去的人,你覺得有多少?
一定有,可是我想不多

更別說看看板上就有多少家裡根本不懂車的老一輩執意要買豐田
VIOS有多少年輕的女性車主,她們就懂車嗎?

STAR=YGG wrote:
想必你是十分懂車之人
可不可以指點一下那些買VIOS的盲目車主
在那個價位
你的選擇是哪一台車呢?


我已經質疑過了,他開的是BMW 120

依然在心中造就無限的可能性
雅客山莊 wrote:
還有一點請教

為什麼你PO的圖片...... YARIS撞擊後整個門開掉? SMART的車門還黏在車上?? 門開掉比較安全還是黏在車上比較安全?? YARIS開掉的門是為了方便救援嗎??


不敢, 討論即可.
YARIS基本上吸收了大多數CAMRY的動量, 結構破壞比較嚴重, 結構已經整個脫落因此門板已經無法拴住. 至於SMART的話, 車體轉動和位移卸去了在當下能直接破壞車體的部分動量, 因此門板並未脫落.

事後諸葛 = 黏在車上的SMART比較安全, 不過希望不是只能在實驗室裡完全無人無車的環境下安全, 到外頭真的開結果摔下山或者是被追撞等等. 看這種實驗結果本來就無法百分之百模擬到真實環境, 安全規範的制定不能也絕對不會考慮這些無法控制的變因, 不然過去某些事件是連吃飯都""可能""噎死, 您可以排除人們吃飯被噎死的可能嗎? 那人們要因噎廢食嗎?
^^A 請多多指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