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Mirai 日本試駕,以氫燃料電池投入未來的驅動方式!

氫燃料電池,才是環保!
liu12 wrote:
氫燃料電池,才是環保...(恕刪)

支持+1
liawfujin wrote:
目前看起來是這樣! 但是等幾百年過去後, 石油, 天然氣, 甚至煤炭都用完時, 用核能和太陽能所產生的電來電解水產氫, 就沒這個問題了.


電力本身也是可以直接儲存,運送及利用,除非氫氣在儲存,運送或利用上要比直接用電來的有效率或方便,才會有誘因再將電轉為氫氣來使用。

其實電解水產氫效率很低,目前用這種方式基本上完全沒有競爭力,如果不透過化石燃料製氫的話,最有效率的方式是以核子反應爐來進行熱循環製氫,但這抵觸了目前執政黨的反核神主牌,台灣要往這條路走的障礙很大。
White bear wrote:

我的錯,的確沒看到...(恕刪)

幾百年實在太遠了,我沒法預測。但未來10~15年內還是油車占多數,這是可以肯定的,再之後的30甚至50年左右應該都是電池動力車的時代。

再往後也許是太陽能為主了吧,但那時候可能核融合技術也成熟了,總之很難說。

至於氫能車,先不說技術進展緩慢的問題,氫氣先天上的危險性在政治、社會層面也很難獲得認同。油車還佔主流的期間氫能車可能會像這樣三不五時上上新聞,等電池動力車成為主流,氫能車差不多就會消失了。
friendeo wrote:
再往後也許是太陽能為主了吧,我(恕刪)

前面已經跟你講了,太陽能了不起就1.3kW/m^2,一台小汽車頂多就10平方公尺(5米乘2米,大部分的人車都沒這麼大),就算你幾百年後科技無敵,100%轉換率,但只靠太陽能,那也才13kW,不到20匹馬力,陰天和晚上還沒動力,用電池存起來? 那不就電動車? 只是多個可太陽能充電的功能而已。還是汽車要背個幾百平方公尺的"太陽能帆"? 還可以順便當風帆用。太陽能交通工具,只是多個太陽能加減補一下,省點燃料(電力),根本不能純靠太陽能行走。
White bear wrote:
前面已經跟你講了,太(恕刪)


你為什麼老是要用現在的科技水準去猜50年後的世界呢?我說可能太陽能是主流,那已經是電池動力車成為主流30甚至50年之後,再加上油車還是主流的時代,起碼是60年後的世界,除非人類作死把自己的科技樹砍了,否則60年後的太陽能還會是現在的水準?
friendeo wrote:
你為什麼老是要用現在(恕刪)

給你500年好了,太陽能電廠可行是因為用無人空地(例如沙漠,要多大有多大)來接受能量,面積夠大能量就很可觀;但一台車面積就是那麼大,太陽光的能量就是那麼強,能曬到的陽光就只有這麼多,不會因為你科技進步太陽光就變強,科技進步頂多就100%轉換率,難道你可以生出1000%轉換率來? 那叫黑科技,暗能量,已經不是太陽能了。
bd_player wrote:
最有效率的方式是以核子反應爐來進行熱循環製氫(恕刪)


這個應該不太可行。核反應產生的熱是用來加熱水蒸氣推動渦輪機發電,發完電的水蒸汽溫度已經不足以用來製氫,為了製氫專門拉管線又會降低發電量,而且這還牽涉到核電廠的整體設計,難度更大。

再者,核電廠基於安全考量也不可能允許讓氫氣這樣高危險性的物質大量積存在旁邊,所以到最後比較好的方式依然是利用核電廠產生的電力製氫。

但這又回到最初的論點:比起繞這麼大一圈去產生車輛動力,電力直接用在蓄電池上更有效率,而且發電成本越低,蓄電池的優勢還越大。
White bear wrote:
給你500年好了,太(恕刪)


哈。。。我都講只是不確定的推測了你到底是要爭啥咧?我頂多能推測油車、電池車的主流,之後的科技離我們太遠了,現在去論斷根本是多餘的。

另一方面,科技的進步有時真的難想像,小時候看霹靂車影集覺得李麥克能用手錶和霹靂車溝通真的好科幻,當時覺得這輩子都看不到這種科技出現,結果現在的無線耳機已經比李麥克當年的手錶還輕便了。

從不可能到超越這中間才經過大約30年而已,所以如果你還要繼續堅持現在的觀點那就請便,我是不敢論斷。

不過我敢說氫能車行不通是因為它得到的研發資源太少了,和電池動力、太陽能相比可能連一成都不到,沒有研發資源就很難進步直到最終失去大規模商業化的價值,當年的電漿電視、Rambus記憶體就是一個例子。
friendeo wrote:
哈。。。我都講只是不(恕刪)

光靠太陽能來行駛? 數學算一下就知道能量只有這麼多你還一直爭說你說的是未來?
推測也要有所本,寫科幻小說也不會去違背已知物理定律,寫故事的都知道要用蟲洞,子空間,空間壓縮等一堆東西來迴避超光速的問題了。
只靠一點點能量行走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你要受的了他的性能,一般人要買單才有機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