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還有 MG HS 可以買

加一點 動力 車格 內裝 配備 全部升級
全世界物價這二年不斷上漲,包含物料及人工,這已經全世界無法避免的狀況,只能說大家努力吧!
華爾街之浪
[大哭]
賣太好了就漲價
小盤盤們照樣買單啊~~
小黃狗的春天
生意好,為什麼不漲價?
華爾街之浪
房價、車價加價賣[這我不行]
都賣第一這麼久了,漲點價,讓給別的車廠多一點生意,不好嗎?
華爾街之浪
真貼心[都買]
就讓和泰繼續賣這種足踏式的東南亞

殘規車東南亞專屬的低階版



bradia wrote:
都賣第一這麼久了,漲(恕刪)
artdink0105
這倒是真的,我一個在國瑞十幾年的朋友,居然對自家的車子配備非常無知
華爾街之浪
無知的人很多呀,要不然怎麼會有人選上還被罷免[笑到噴淚]
Chuckygoodguy wrote:
蝦毀! 2023年式CC...(恕刪)


影片中那台是油電版本,本來就9X萬感覺不大,比較有感的應該是汽油版頂規漲價後也來到90萬等級,現在市場CUV價格也是兩極化,同樣汽油頂規,CC要90萬出頭、HR-V接近90萬、80出頭則是Kicks,從80至90幾萬都有,但配備差異好像沒有說特別大,像是CC這次頂規依照車型漲價並增加盲點或是環景,HR-V90萬內頂規就有盲點,選配加錢則有環景,而Kicks則是80出頭頂規車型就都有,也難怪有些人會對這次漲價頗有微詞,但我是認為這也不會影響到CC每個月銷售的狀況就是了
fredlee
90幾萬了 還要用足踏式駐車是嘛?
消費者與股東常常在對立面

消費者有所想要購買的標的,自然希望期望中的產品價格在自己採購之前別漲價
股東的則與消費者所想相異,自不介意所投資的公司產品價格適度調漲以增獲利

和泰車既然敢調漲商品價格,是經過精密的計算後在產品供給與獲利之間取得對其公司獲利目標的最有利原則。自然不介意有少許的的訂單流失亦即部分潛在客戶因此而轉買他家的商品。

現在到豐田的許多經銷商問問看就知道,不論是掛著 Toyota 或是 Lexus 的招牌,大概各車款車型的交車時程都不短,且折扣也不是特別迷人。在仍屬賣方市場的氣氛裡,自然是能多賺一點是一點。
心機非常重

趕著在送撞擊測試前先漲一波再說

免得成績不理想影響成交價:

鋁罐車剉著等中

TNCAP 27 日首撞確認由 Corolla Cross 出線:
https://news.u-car.com.tw/news/article/72705


我對比了一下去年底的價格變化,漲了約3萬左右,配備像擠牙膏一樣,每年施捨一點再加價,我看明後年cc就有大陸版的電子手煞,與後座usb了
跟房產一樣,漲價一樣有人搶買,那就漲囉。沒人買時又跟政府哭么,補助舊換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