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kecolatw wrote:前座的人在第一波撞擊時,頭先撞上氣囊,往後彈後腦杓總會去撞側柱...就算是正面撞擊,側面的氣囊不開似乎也是很危險 = = 痾.....所以,沒側氣簾,戴安全帽開車是比較安全的
martial wrote:為了平衡報導... ...(恕刪) 評分標準並不是看車體變形程度而是看車內假人受創程度smart其實A柱也有變形但這可能不是主因底下有這項測試過後smart拆掉車門的照片裡面很清楚可以看到smart防火牆已經失效向車內擠壓受創當然還是很嚴重得到Poor也是意料中的事Smart照片連結
不知道今天2/1水果的頭版新聞 大家有沒有看到那個圖片看完圖片之後再看看車輛撞擊測試比對一下吧如果事實真的是兩車以100公里迎面撞擊的話 那......我以前也是CORONA的車主... .但我現在的車不是
ninkimono wrote:http://www.youtube.com/watch?v=vcTf78b8WfYYARIS.....POORCAMRY...ACCEPTABLE僅供參考 幫你貼一下影片
只能說,小車的安全性有限,而且(喵的)SMART是城市代步車,不是讓你去高速公路飆的(就算他撞下來,沒有Y那麼誇張,但是在現實中,他彈飛出去後的傷害性可是非常可觀的!)另外個人想說的是,基本上車子的設計是讓大家拿來開的、代步的,不是拿來表演特技、玩命的,所以其他的必要設計,基本上很難達到完美,而且假設Y真的設計到極度強壯(那你的口袋也要非常強壯,壯到能買他、壯到有足夠的小朋友供養他,一般來說越強壯的越重“以戰車及防彈車的設計來說”,所以越重,油費越貴!),哪結果是被Y撞到的會死很慘。其實現在的安全設計真的要跟VOVOL一樣增加主動設計,畢竟用到最終的防禦(就是車體的鋼性防禦),基本上不死也要內傷或擦傷(當然你有錢開BMW7系列去撞VIOS,當然很大機會你只會擦傷,而對方慘死的結果)。最後除了期望硬體(車體本身的主動防禦)的改變外,只能期望大家的軟體→開車習慣能改變,並請品德及價值觀能改變,這樣比較有可能能讓大家都能高高興興上路,平平安安回家,跟愛你的及你愛的人享受相處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