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和泰又再次說謊了-密封膠的真相

您應該可以去當水果日報的汽車版的編輯了

這等人才不應被埋沒在01裡面跟魔人對幹

一句話~~~有你的
先為樓主的認真及努力拍拍手,

早先就質疑過了,召回檢查是能做到什麼地步?
如果回去檢查的車主,被原廠研判需要更換密封膠,
看得到的地方可以弄,看不到的地方呢?
如果是膠有問題,做不到的地方幾年後不是一樣爛掉?

看樓主po的點膠位置圖,很明顯很多地方不把東西全拆光是跟本碰不到的,
如果真的需要更換密封膠,如果是全車更換,
這絕對不是原廠在新聞上號稱12個小時工時能辦得到的事吧。
只做看得到的地方?那一點意義也沒有吧


讓我愈來愈覺得某人說的:假查膠,真插電腦。 是愈來愈像這麼一回事了
密封膠的消息剛出來時,和泰是不是有說就算某年份回廠檢查後並不是全部車子需要重新施工??
那時就覺得怪怪的,在召回期達n年的車種內施工的密封膠是不是都幾乎是同批的密封膠?
為何有上同樣的密封膠卻不需重施工??


現在有人發表他的車沒有上密封膠,這些事情真令人費解
ccshjason369 wrote:
之前就說過
台灣車廠賺太大
台灣camry 2.4 台幣100萬
德國bmw 550i 台幣215萬
台灣工人工資15840
德國工人工資200000
結果還偷工減料
台灣要廢除產業保護條例
讓車市真正能回到平等
國產車都踩著關稅在賣
仗著進口高關稅,行國產詐欺之實


舉雙手贊成ccshjason369的想法,台灣人不應該再買到這種不合理的車價了
政府也不應該拿老百姓的錢來保護少數幾個汽車集團
但是個人覺得這個應該是針對所有的車款,不應該只是針對TOYOTA


一般製造業最會的就是一代一代的降低成本,每少一個零件放大到幾萬輛就可以省下可觀的金額
就像個人電腦上常常可以看到空的接點,這有可能就是測試後覺得可以省下來,不會影響正常運作
這個密封膠看起來感覺有點像是Costdown的結果,不過如果不會生鏽的話
這也不能說車廠不對,因為本來就沒有人規定一定要上到滿
但是如果這個圖確定是TOYOTA原廠的設計,全世界的Camry都有,唯獨台灣沒有
那這真的可以上水果日報了

我要寫個"慘"字~~
我又不識字~~~~~~~~
小弟的車已經牽1年半了
也在這次的密封膠召修行列之中
最近利用時間回去原廠檢查一下密封膠狀況(只是檢查而已,入場更換已經排到10月了)
看了一下版主的照片,小弟有很大的疑惑

版主貼的生鏽照是集中在防水膠條那邊
但是原廠檢查的位置並不是那邊,而是4個車門+引擎蓋+後車箱蓋的邊緣地方
而且檢查的方法也很奇怪.........
是拿一隻小鏟子"戳"密封膠....戳完後就會有一條很明顯的壓痕..然後他再用手觸摸
如果摸出來是一條完整的凹痕!專員就會告訴你....恭喜你XD你車子的密封膠還是正常的.但是一樣可以排時間更換
如果摸出來是有裂痕的....那一樣恭喜你XD已經出問題了,一樣去排隊更換吧

老實說我一開始也是認為密封膠指的是防水膠條
但是專員告訴我應該是車門邊緣才對!但是我摸阿摸的.實在感覺不出那邊有任何膠質的存在
但是當他用小鏟子戳下去時,確實出現了一條一條的壓痕.專員說壓痕會慢慢恢復!!
我還沒去看,要找個時間去看看有沒有恢復
我覺得重點是

連CAMRY 這麼高階的車款

竟在車門框上生鏽,幸好車主還算是很照顧車子的人

不然常停在路邊的車主,大概要小心五年後窗框整個掉下來的問題

連我的1999 Premio 到現在都還好好的

真是.......................偷料偷真凶啊 !!

真不愧是好品管,盡量省

下台車我是不會繼續選這個牌子了

想起我之前抱怨很久的煞車不靈問題,最後還不是來個全面召回換掉煞車總幫

理由說是設計不良怕會造成外殼生鏽? 其實根本是煞不太住的問題

換掉了,煞車也正常了,換下來的東西也沒看到生鏽的地方

台灣豐田老是完陰的不太好吧!!!
Koei
不是有一篇裡面就有貼照片嗎?是在門的邊緣沒錯..個人感覺那密封膠,性質有點像矽利康之類的,上完膠後會再烤漆上去,所以外表看不太出來,或是誤認那是焊接痕,至於窗框的上緣部位,本田.三菱.日產的車好像都會這樣生鏽?也都沒上所謂的密封膠,不知是不是該部位有防水橡膠條,所以才沒上密封膠?
glaychiu wrote:
某個歐洲品牌 好像有...(恕刪)

就vw跟audi…
1515151515151515字
板金外面接縫處都銹成那樣子了
不知道板金接縫裡面的情形??

不知網友有沒有小攝影機(胃鏡?)
伸到板金內照看看??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