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70914 wrote:
此外所謂的打腫臉充胖子難道會這麼難理解嗎
有能力做到的就去做
沒能力的做到的就等有能力再做
對我來說節能省碳就像社會救濟一樣
當自己都吃不飽的時候會有能力救濟別人嗎?別讓別人救濟自己就不錯了
風馬牛不相及的說法。
照你這樣說那垃圾分類個屁?
但為什麼會垃圾分類?
就是因為聽不進去的人太多,政府只好用強制性的。
60 年前根本沒有所謂的環保意識,
你工廠要排放廢煙是你家的事情,
但現在可不一樣了,不管你懂不懂,就是有規範約束。
人人都要先得到心靈上的慰藉,那還得了........
車子開比較大就能得到心理上的滿足?生理上的滿足?
那以前的人是怎麼活過來的?
而且若是照這樣成長下去,
五十年後車子長度是六米?哇靠,台灣也變大了嗎?
(手機變小、NB 變小、獨獨車子要變大?????)
100% 標準的打腫臉充胖子。
日本是車子越開越小,不只是因為他們 "認同節能",
而是這真的有省到錢,同時便利所帶來更高的機能性,
這種智慧讓人成長,這才是真正的「大」。
我說過了,你車子想買大,但台灣不會變大,
如果人人都跟你一樣說法,我認為限制車輛大小這一天會提早實現。
我也沒有天真浪漫到在 M01 推動節能,
我只是搞不懂,明明就有人要買 Altis,
為何總是有天才跳出來說:「@#$%$^%那還不如買 Camry」,
這是啥觀念?難怪天氣那麼熱。
a670914 wrote:
就算camry的售價跟油錢的消耗比altis高
但怎樣都比未來換新車時的折舊來的少許多
(這樣也算節能省碳的一個方式吧)
你是說 Camry 的二手折舊比 Altis 好???
如果你的意思是這樣, 你有沒有想太多?? 了不起在伯仲之間吧
如果你拿Camry 和 Altis 比, Camry 哪裡來的比較節能減碳?
就算車賣掉, 如果不是直接報廢, 還是會流入二手市場, 那差別的只有本身的荷包...
那如何得知板大開個3年就要換車了?
那又和節能減碳到底哪有關係, 請開示一下小弟...
a670914 wrote:
有能力做到的就去做
沒能力的做到的就等有能力再做
對我來說節能省碳就像社會救濟一樣
當自己都吃不飽的時候會有能力救濟別人嗎?別讓別人救濟自己就不錯了
在買車的時候, 同級車當中, 最能夠節能減碳的車, 你就買那一台,
或是你把 個人喜好+節能減碳/2 去選擇車子
這就是一定在能力內的去做節能減碳, 哪裡打腫臉充胖子?
偏偏, 版主就在有能力下做到, 你如果自認完全沒能力沒辦法去做節能減碳,
我想沒有人會去反對你的想法, 但是版主能有這做法, 還在旁邊說那些沒啥營養的
真的很有沒意思.
a670914 wrote:
所謂的社會救濟跟節能省碳 = 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自我實現"
在達到"自我實現"階段前必須先經過"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社會需求 4.尊重需求" 這四個階段
我看到我就笑了, 你是當代的心理學大師嗎?
你何德何能去定義節能減碳屬只能歸為自我實現一環? 而不是屬於安全需求+自我實現? 或是其他的?
現在地球只有一個, 如果有人抱持著現在不做, 以後生活的環境就不適合居住,
那他會有極不安全的感覺, 把他歸為安全需求, 這會有問題嗎?
理論的好處是拿來套在一個事情上, 去解釋一個事情, 但是沒有一個是完美的理論, 有的話就叫做定律了.
但是在使用上, 你必須事前把你排除的地方明確的提出, 之後的討論才有意義, 不然只是空談.
真抱歉, 我認真了..
a670914 wrote:
我在討論房車
您連小巴跟坦克都拿出來了
想請問是您對文字的了解能力有問題還是小弟的語意不詳讓您誤解
此外Altis跟Camry在價位上是比較接近的級距(Altis 2.0G與Camry 2.0E差價約15萬內)
再且Avalon在台並無正式代理販售
當然啦~您有這屁股的話買LS460小弟也不敢有任何意見
況且LS460在小弟心中算是一台不錯的好車
我的意思是說, 買了一台車, 就還有更大的車, 追求不完
一昧的追求安全的車, 還有更安全的, 坦克車, 不用安全氣囊, 安全度是汽車無法比較的
我承認坦克車一說單純是嘴砲... 至於砲啥, 你不懂就算了..
現在, 你能理解我在說的話嗎??
台灣沒有正式販賣的你可以進口啊?
你不會? 我可以教你, 我自己有進口車的經驗 (認真的)
恩....板大要買的好像是...1.8E...
而且, 10萬可以買一台150的摩托車了...... 我只能說, 有錢真好啊
1Ds2+400D+1n+28-70mmF2.8L+70-200mmF2.8LISII+58AF-2=手拉傷.
HVC-022 wrote:
風馬牛不相及的說法。...(恕刪)
你的想法模式不能套用在其他人的想法模式
你的節能省碳的方法也不能套用在其他人的方法
就我來說考慮到3-5年後的情況然後在能力所能負擔的範圍內一次到位才是節省的方法
不然光是短時間內持續不斷的升級,這樣對您來說也是節能省碳的方式?
這對小弟的認知來說短時間內持續不斷的升級這才是浪費資源跟成本(錢要花在刀口上)
難道說避免後續不必要的浪費不算是節能省碳的一種?
另外
小車有小車的市場
大車有大車的需求
全看使用的情況來定義
至於天才的說不如買camry
小弟也只是提說有安全性更好的選擇而已
有說過樓主買atlis不好嗎?
還有垃圾分類這動作是大部分人都人所能及的動作
並非像啥購車這種需要大筆金錢以及長時間使用擁有的事情
您提出垃圾分類這論點來反駁我的立場不覺得有問題嗎?
小弟的論點都是在"力所能及"上面
如果您看不懂"力所能及"的話
小弟幫您翻成白話文就是"做你做的到的事情"
手機變小??NB變小??
手機有越變越小隻嗎?
從早期的黑金剛大手機時代演變到4-5年前的小手機時代
但是這幾年手機有再變小嗎?應該是又越變越大隻吧也越來越耗電(智慧型手機)?這叫節能省碳?
別自打嘴巴了,要高科技又要節能省碳是不可能的,這兩者是相反的東西
能量不滅定律(能量守恆定律)您應該知道吧!
要提高機器的運作效能除了改善製程外再來就是加壓能量上去
大功率的輸入下必然會有更大的功率輸出(但不一定是等比級數)
各大企業在改善商品製程上的努力是可讚賞的(這是節能省碳沒錯)
但要知道改善製程所付出的代價絕對是更高的成本
在現今高科技社會需求上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可能的
再製程有限度的成長下要提高能量的輸出只好提高能量的輸入(這段話應該不能理解吧)
在這情況下只能說是有環境條件下的節能省碳
真正的節能省碳則是用綠色環保再生能源或資源
只要是使用消耗性能源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節能省碳
再說難聽點"自我感覺良好"這句話您知道吧
只要繼續使用消耗性能源產品然後再到大肆提節能省碳
小弟都只是認為這是自打嘴巴而已
真正要節能省碳就少使用這些消耗性能源的產品
不然隨手關燈這種行為
小弟的認知就是"在傷害後做的一點小補償或贖罪而已"但是傷害還是持續存在及發生
這種行為最多只能解讀成減少傷害而已並不是遏止傷害發生
但不可否認減少傷害這行為總是好的 (這就是小弟所說的力所能及的範圍)
PS.
NB變小是因為市場有這需求才研發出來的產品並非是節能省碳前提下開發出來的產品
還有別把企業想的太偉大,有市場的需求才會有相關的產品出現
一開始就專心致力於綠色環保的企業少之又少
現在的企業在提倡環保大多是因為國際及社會觀感上的需求所以才開始提倡的
痞子馬~
a670914 wrote:
真正的節能省碳則是用綠色環保再生能源
只要是使用消耗性能源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節能省碳
再說難聽點"自我感覺良好"這句話您知道吧
只要繼續使用消耗性能源產品然後再到大肆提節能省碳
小弟都只是認為這是自打嘴巴而已
真正要節能省碳就少使用這些消耗性能源的產品
不然隨手關燈這種行為
小弟的認知就是"在傷害後做的一點小補償或贖罪而已"但是傷害還是持續存在及發生
這種行為最多只能解讀成減少傷害而已並不是遏止傷害發生
不可否認減少傷害這行為總是好的 (這就是小弟所說的力所能及的範圍)
有些事情是由下而上, 有些是由上而下...
沒有一定由上而下才是好的....
如果現在政府直接去限制很多工廠逼迫停工,
那造成的不只是環保問題, 還有更多的經濟與政治問題..
所以政府在不一次大傷害下的情況下去慢慢的提升人民的環保素養...
我相信也許10年後, 台灣能接近像現在歐洲對環保的概念一般
當人民開始越來越環保後, 就會開始對政府有更高層次的要求
又另一個觀點,
如果你就是必須要製造100單位的問題,
如果一個商品可以不改變你個人的習慣讓你只製造出 98單位的問題
這就是一個節能減碳的觀念, 2% 不多? 那如果乘上2300萬哩?
這就是台灣單單可有的差別...
讓我想到, 之前巴西在推廣, 洗澡的時候直接小號, 一次可以省下 3-5公升的水
1000萬人, 就是省下 3000~5000萬公升的水..
如果1億人哩, 或是10億哩?
問題是減少傷害比起遏止傷害, 在現階段的台灣, 更是可行
相信你學術素養那麼好, 應該也多少有涉略公共行政的觀念
如果還沒有, 建議你可以去看看, 也許會有更多不同的思考面向
1Ds2+400D+1n+28-70mmF2.8L+70-200mmF2.8LISII+58AF-2=手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