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New Yaris 操控性將會大幅向上提升?

歐洲版有窄很多嗎???有歐規當然歐規好....這種稀有安全性高的車款引進才是真有良心...

而且有指標性的意義.....東南亞的車款.....只是原地踏步只求高利潤的車款....


psza wrote:
歐規車室空間較窄,和...(恕刪)

revive wrote:
歐洲版有窄很多嗎??...(恕刪)

台灣消費者喜歡空間較大的小車
如果你是上市公司的管理人
單純考量市場需求度
你會引進哪種車型
雖然我覺得歐規比泰規好看非常多
台灣法規的不長進、消費者的不爭氣,

你相信連氣囊都不給齊了、還會給足你車體的剛性?

所以國外招回檢修時國產車商可以立馬就撇清關係,那些操控、安全的數據可能連參考的屁都沒有吧。
superiron wrote:
美國販售的Corol...(恕刪)


美國corolla未稅大約要60萬台幣,
在台灣, 假設國產也要賣60萬, 加上稅金30%(貨物稅+營業稅), 大約變成80萬
車價要比現在多10萬

也就是說少ESP, 少氣囊, 但也少價錢
小車操控性就參考就好.

不過以個人經驗,

在澳洲開過日本進口的Yaris等... Toyota,

也在日本租過Toyota

實際駕駛經驗是....

人家雖然沒有我們那麼多"絢麗"的配備 (尤其租貸用車通常大批採購基本車款),

但至少論底盤轉彎時的操控,組裝的紮實度....租車的人根本不會去顧車,都嘛隨便開隨便停隨便甩門...

都遠比在台灣組裝的Toyota好太多, 著實讓我對Toyota這個品牌改觀.

更別提應當地法規要求的全車(包含後座中央)三點式安全帶, 4顆以上安全氣囊, 這些 通常台灣國產車都省掉了.

所以你去看國外報導新車款安全如何,操控如何, 外觀如何.... 都沒用.

重點是 台灣人的觀念再不改, 政府再不加強要求.

再過10年我們依然只能開人家次一級的車款.

電動收折後照鏡,電動皮椅,倒車顯示,多合一娛樂系統....樣樣都有,

但是基本的操控性,主動式與被動式安全配備...依然被省掉了.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我在日本開 toyota 的感覺是
操控跟台灣的差不多~~ (這點是造車取向不同所造成的差異)
但組裝比質好很多 間隙比較小 ~~ 且沒甚麼異音~~
這點真的比台灣好 更重要的 又比台灣便宜很多 @@

但如果說 日本的 yaris 會因為組裝比較到位 所以操控比台灣好
這點 ~~ 不大能認同 sorry ~~



Hans Cheng wrote:
小車操控性就參考就好...(恕刪)
全車系都只有2顆氣球無ESP,消費者根本沒得選擇
全車標配很困難,車價墊高大家不買,車廠要賺錢

那有點良心的話至少主被動安全配備要放在旗艦等級
不然出個安全特仕版,安全配備齊全其他配備陽春壓低些售價也OK
就算可能只有少數人會選擇還是要出這種級距讓人可以買到才對吧

7年過去了終於大改款,難道不應該進步一點點嗎?
看起來真的只是換殼而已耶
2012~2014 prius c 跟歐洲yaris 是同一底盤,我試駕3 天約1000公里的結論是-----不要跟toyota yaris 談操控,跟歐系小車在妥善率及操控兩方面都是不同等級的東西!!
哈哈

abcpanadol wrote:
美國corolla未稅大約要60萬台幣,
在台灣, 假設國產也要賣60萬, 加上稅金30%(貨物稅+營業稅), 大約變成80萬
車價要比現在多10萬
也就是說少ESP, 少氣囊, 但也少價錢...(恕刪)


這樣好像是對的.但一樣同級車就有車廠安全配備都有了,價錢也不會比較貴,

這樣來看,那是TOYOTA利潤都很高才對,

車賣的好,利潤又高,安全備配又不給,
這種無良的商人,誰敢買他們的車

還有人說現在已經賣很好了,加了安全配備其它車廠怎樣活的下去??
唉~~~這種沒良心的話也說的出來...

明明可以有安全配備,硬是要偷掉,再由一些業代,出來洗版,說安全無用啦,順順開就說好的言論..
apex999 wrote:
全車系都只有2顆氣球無ESP,消費者根本沒得選擇
全車標配很困難,車價墊高大家不買,車廠要賺錢

那有點良心的話至少主被動安全配備要放在旗艦等級
不然出個安全特仕版,安全配備齊全其他配備陽春壓低些售價也OK
就算可能只有少數人會選擇還是要出這種級距讓人可以買到才對吧
(恕刪)


很簡單,因為TOYOTA出這種級距的車,很容易被拿來跟FIT,Fiesta之類的並列比較
然後就會發現--這車其實沒有表面看起來便宜。
以TOYOTA的搞法,這樣對銷售很不利。看看之前在業務嘴裡幾乎"隱形"的Yaris頂級版就知道了
還沒用上4安,相近的配備,售價跟FIT比起來已經沒啥優勢

這戲碼已經演了幾年了,只是牛頭牌太過強勢,沒啥人注意到而已

台灣多數人買車就跟菜市場買菜一樣,是先訂出價位帶,然後一樣一樣比配備最多的
把全車系的價錢壓低,可以確保在這價位帶裡面通吃,而且觀感上全面壓倒訂價較高的對手(EX:fit)
如果要跨到下一級的價位,就算安全性較佳,不用到他們的業務出來呼巄,消費者自己就會改買Altis
TOYOTA何必自找麻煩?

在台灣,小車注定就是只能低價打爛仗。太多人的觀念就是"買不起房車才會去買小車"。
不然上網搜尋看看,新yaris還沒上市,大家都已經在說很便宜了。多好的廣告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