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手冊應該是維修要拆相關零件時的SOP
TOYOTA 官方文件,說明 RX450h 報廢程序

https://techinfo.toyota.com/techInfoPortal/staticcontent/en/techinfo/html/prelogin/docs/rx450hdisman.pdf

Page 11 開始,每一頁都提醒一次 "斷電十分鐘內仍存在高壓電",重覆四次,唯恐有人只看中間一頁,斷章取義。

Page 18 說明拆除電池,即使外觀完整,已經拔除 維修插頭 將電池內部斷電,也要帶絕緣手套,手套不能弄濕。連電池都拆除了,怎麼用推高機移出電池,都還要特別在 Page 27 說明固定方法,唯恐外殼碰傷。

這才是負責的廠商說明文件制式寫法,標準的工安流程。

機構外觀完整的拆解程序都要這麼小心了,碰撞後,高壓系統外觀都不見得完整,可以照一般車輛處理? 因為台灣人電阻值比較高嗎?
大家好,

小弟流覽了一些美國提供EMS(就是急救人員 警察/救火員/救護人員)訓練課程的教育中心網站.(這些私人也可自掏腰包去上)

可以看到有提供課程 對油電車/電車急救 其中可以看到有列出美國有油電車/電車的車廠在課程之中.

這也顯示出因為各車廠設計不同的確對急救人員自身安全增加變數. 這也就說明為何會有這種課程產生. (不會沒事開這課好玩.)


沒有因為救援造成急救人員傷亡並不表示這種危險不存在.

U.S. Emergency Responder Safety Training for Advanced Electric Drive Vehicles




Calvin


同樣,

如果 電聯車發生車禍,

如果 高鐵發生車禍,

如果 捷運發生車禍,

如果 輕軌發生車禍,

如果 電動汽車發生車禍,

所以

我們還是停留在燒燃油的時代吧, 電真的太危險了..

古代人可能會說,

我們還是停留在獸力的時代吧, 燃油真的太危險了..


油電車, 讓台灣每天路上幾萬台汽車上下班塞車時, 可以減少原地空燒油的情形,
改善環境, 是一種進步
報廢: 在控制的環境下,破壞車輛

車禍: 在不可預期的狀況下,破壞車輛

如果在控制的環境下破壞車輛,都需要遵循一堆安全守則以避免觸電,在不可控制的環境下可以不遵循安全守則 ?

那 TOYOTO 真是吃飽撐著,無聊寫個數十頁的手冊,裡面用了一堆的紅字,乾脆說直接壓壓掉就好了

Jedsxohe wrote:
同樣,

如果 電聯車發生車禍,

如果 高鐵發生車禍,

如果 捷運發生車禍,

如果 輕軌發生車禍,

如果 電動汽車發生車禍,

所以

我們還是停留在燒燃油的時代吧, 電真的太危險了..

古代人可能會說,

我們還是停留在獸力的時代吧, 燃油真的太危險了..


油電車, 讓台灣每天路上幾萬台汽車上下班塞車時, 可以減少原地空燒油的情形,
改善環境, 是一種進步...(恕刪)


沒人說不要用電,但怎麼安全的用電對現代人應該是種常識。

至於什麼是安全的用電,就更複雜了。就像要冒核電的風險,還是燃煤發電造成的碳排放與呼吸道問題,都是不同選項。

車輛也是,不同人的環境、知識背景會影響他的選擇。有時懂得更多,會有更多的恐懼,但也會增加更多的安全系數。

大樂透再難中,都有人中。懂得機率與統計原理,會知道「樣本」夠大時,「事件」必然發生... TOYOTA 賣了幾百萬輛油電車,並不是撞了幾百萬輛車,搞清楚樣本就不容易被誤導。
reynard wrote:
報廢: 在控制的環境下,破壞車輛

車禍: 在不可預期的狀況下,破壞車輛

如果在控制的環境下破壞車輛,都需要遵循一堆安全守則以避免觸電,在不可控制的環境下可以不遵循安全守則 ?

那 TOYOTO 真是吃飽撐著,無聊寫個數十頁的手冊,裡面用了一堆的紅字,乾脆說直接壓壓掉就好了


reynard wrote:
沒人說不要用電,但怎麼安全的用電對現代人應該是種常識。

至於什麼是安全的用電,就更複雜了。就像要冒核電的風險,還是燃煤發電造成的碳排放與呼吸道問題,都是不同選項。

車輛也是,不同人的環境、知識背景會影響他的選擇。有時懂得更多,會有更多的恐懼,但也會增加更多的安全系數。

大樂透再難中,都有人中。懂得機率與統計原理,會知道「樣本」夠大時,「事件」必然發生... TOYOTA 賣了幾百萬輛油電車,並不是撞了幾百萬輛車,搞清楚樣本就不容易被誤導。


把可控制環境下的活線維修作業和意外發生時的災害處理混為一談,無止境的瞎扯和無憑無據的質疑,這才是真正的誤導吧。當然啦,如果是別有用心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這些東西並沒有太大的學問,網路也很容易就能找到資料,我隨便找找,就看到和泰說明Toyota是怎麼做的,Hybrid系統Q&A
說穿了就是絕緣/隔離偵測和撞擊偵測,基本上是不太難做,除非是對於技術和工程知識極度匱乏,否則應該不難理解。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違反以下討論區規則:
大家都要求氣囊數量要多,不知如果故障行進中突然爆開會怎樣?
家中冷氣大多用AC220V 觸電了會怎樣
中國一般家用電源插座AC~220~240V 觸電了會怎樣
電動車如果車禍會怎樣
吃火鍋如果用電爐漏電了會怎樣

還有請繼續.......................................
  路過看到,我個人對油電沒任何好惡,單純是看到有趣的說法進來插一下花。

Jedsxohe wrote:
同樣,

如果 電聯車發生車禍,

如果 高鐵發生車禍,

如果 捷運發生車禍,

如果 輕軌發生車禍,

以上事故如果明顯有車體外觀毀損、電源線掉落、供電軌毀損等,事故救援第一要務就是通知行控中心斷電,如果事故太過重大,需要台電協助,例如行控中心本身已經無法透過遠端控制方式將本身所控制的GCB/ACB等斷路,就要請台電從更上游來停止供電了。另外牽涉到斷電的步驟,安全準則一定要求現場再次確認斷電完成(萬一行控中心顯示斷電完成,現場卻沒有斷電,沒確認那就腫了),才開始進行救援。


如果 電動汽車發生車禍,

  這個沒有行控中心或台電可以通知,所以必須由現場救援人員自行確認無觸電風險(PS)。前面有許多人提到的救援準則或原廠拆卸SOP,都是講這點。


所以

我們還是停留在燒燃油的時代吧, 電真的太危險了..

古代人可能會說,

我們還是停留在獸力的時代吧, 燃油真的太危險了..
...(恕刪)

  這跳tone太遠了,即使回到獸力時代,我想如果古人有救援SOP觀念,第一步驟也是斷掉Power(也就是獸力,視現場情況看是要牽開或給牠死)。

PS: 油電車用觸電一詞還可以,對更高的高電壓,更精確的用詞是感電,數千伏以上的高壓電不用到觸就會死人了。
raven77 wrote:
把可控制環境下的活線維修作業和意外發生時的災害處理混為一談,無止境的瞎扯和無憑無據的質疑,這才是真正的誤導吧。當然啦,如果是別有用心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這些東西並沒有太大的學問,網路也很容易就能找到資料,我隨便找找,就看到和泰說明Toyota是怎麼做的,Hybrid系統Q&A
說穿了就是絕緣/隔離偵測和撞擊偵測,基本上是不太難做,除非是對於技術和工程知識極度匱乏,否則應該不難理解...(恕刪)


我在 #7 樓已經分析 Toyoto Hybrid 的安全設計,如果有誤歡迎補充。

建議先看一下上面我貼的 TOYOTA 原廠連結,裡面有報廢的流程。就像 pineman 提的「現場再次確認斷電完成」,手冊也講到如何確認已經斷電,該使用的防護裝備、該準備的偵測儀器。

https://techinfo.toyota.com/techInfoPortal/staticcontent/en/techinfo/html/prelogin/docs/rx450hdisman.pdf

您以上的說明,我先前已經提過了,如果機構與配線本身沒有被破壞,這是屬於工程範疇就可以避掉的風險,就像我也不懷疑泡水有什麼問題。光是您說的「絕緣/隔離」這個重要關鍵,在車禍中如何確保機構配線不被破壞? 光這點就大哉問。漏電可以用看的? 用猜的? 還是用已經賣了幾百萬輛來假設?

樓主命題非常明確,就是發生車禍一般人應該如何處理?是後面護航的要把命題轉到油電車可不可以正常使用,DOT 都核准上路,去扯這有什麼意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