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Yaris價格賣7萬5就有側氣囊?台灣小改款居然沒有!!

現在也是比照房地產...賣不出去加價賣的意思...

On9ccc wrote:
台灣慣老闆阿......(恕刪)

台灣會不會被冗斷了? 五大車廠大家有默契,一起敲消費者
公平交易會敢不敢查豐田,為什麼成本跟大陸差那麼多
Alen Hsu wrote:
台灣會不會被冗斷了?...(恕刪)

沒錯啊!根本是大家一起貴啊!沒有誰比較貴的差別,台灣啊台灣....除非全民都不買車,不然要車商覺悟是不可能的事....

我不是替車廠說話,但有些環境、消費因素是必須考慮進去。

1. 台灣市場一年新車頂多50萬輛,中國市場也許是台灣的3倍~5倍,這也讓車廠分攤的成本變多。

2. 台灣消費者觀念,基本上國產車的殺價空間,3萬上下,遇到活動時,殺個5萬~8萬應該不是問題;相信中國消費者也會殺,議價空間應該不遑多讓。

這些只是車價貴的重點之一,但部分國產車廠真的太誇張,MAZDA、FORD的76萬中型房車含循跡、4氣囊,沒道理差不多的售價,部分國產車廠只配上2氣囊+循跡、6氣囊不含循跡,甚至有的車款只有2氣囊。

如同部分汽車媒體人講的車廠的市調部行銷部不是笨蛋消費者的選擇決定安全配備
airwave wrote:
那你去越南看看一台INNOVA...(恕刪)

納罕星訣 wrote:
我不是替車廠說話,...(恕刪)


看到這篇忍不住回文,國產車貴得不像話,政府總是說汽車工業是火車頭,不能打,
事實上過時法規(二氣囊)+進口關稅,讓國產車商給爛貨又賣超貴,
我去年原本看FIT S 要70萬,後來+6萬就買到日本進口的馬自達3,

如果國產車貴又爛,不如買進口還比較划算!

樓上說台灣市場小一年50萬輛而已,那就更證明汽車不必國產,開放進口還比較便宜!
從泰國、日本進口說不定還因為市場大,多出來幾個配額給台灣就夠了,反而壓低成本!

應該是市場機制+政策保護=消費者物價

納罕星訣 wrote:
如同部分汽車媒體人講的:車廠的市調部、行銷部不是笨蛋,消費者的選擇決定安全配備。



為什麼主被動的安全配備 卻都是要最高等級才有呢??
這....

難道不能都列為標準配備!!!!
HI I am Gary!~ http://mussod.pixnet.net/blog

winterfan wrote:
大陸Yaris成交...(恕刪)


有些政治人物高喊[台灣不能再鎖國了!] 但是一提到保護特定產業(衣食父母)的鎖國政策,卻裝瞎!

納罕星訣 wrote:
我不是替車廠說話,但有些環境、消費因素是必須考慮進去。
1. 台灣市場一年新車頂多50萬輛,中國市場也許是台灣的3倍~5倍,這也讓車廠分攤的成本變多。
2. 台灣消費者觀念,基本上國產車的殺價空間,3萬上下,遇到活動時,殺個5萬~8萬應該不是問題;相信中國消費者也會殺,議價空間應該不遑多讓。
這些只是車價貴的重點之一,但部分國產車廠真的太誇張,MAZDA、FORD的76萬中型房車含循跡、4氣囊,沒道理差不多的售價,部分國產車廠只配上2氣囊+循跡、6氣囊不含循跡,甚至有的車款只有2氣囊。
如同部分汽車媒體人講的:車廠的市調部、行銷部不是笨蛋,消費者的選擇決定安全配備。


台灣目前新車市場大概在32~40萬量左右,大陸現在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市場,新車市場約在1000萬量,大約差了快25~32倍
這個部分的不只只有攤提部分,而且還有新車種類和規格選擇性也比較多。
另外,泰國的汽車市場也比台灣大了,所以很多東西不是不願意給,而是給了也沒比較便宜。
另外安全部分來說,當國家不立法要求車商要有哪些安全配備時,車商哪會乖乖給你,
記住,開公司是為了賺錢,不是慈善事業,不賺錢的公司真的是不要開比較好。
賺的大不大不用和別人比
每年的EPS會說話
全年淨利、股本、
再打個折,扣掉其他的營收比...

暫不理品牌或車款的銷售總數
粗估平均下來每台淨利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