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們在這裡拒買,答案是TOYOTA明年還是銷售第一,有什麼用
很多人講都講不聽,不是我不喜歡T牌的車,而是不喜歡T牌的作法~~
我當初本來要買WISH(剛出來的時候),但是我買了CRVII,原因很簡單就是業代的態度跟原廠給人的"奇摩子",我當時真的很喜歡WISH,去試車時(北投)試車的業代上車後說只能繞道北投捷運站再回來,哇勒~~~這是哪門子的試車,一路上幾乎都是紅綠燈,我是在試WISH煞車起不好不好啊
,連在車上的女王都不爽,後來試完車我問業代可以等客人少一點我再來試一次嗎?他居然回我我們TOYOTA不會有客人少的時候,一位客戶只能試一次車,這是什麼謬論阿。當然我連坐下來談購買的意願都沒了,我在試乘車上只有短短10分鐘不到。後來到了旁邊的HONDA 但是我一開始就沒打算去買車,只想去看看雅哥七代(我很喜灣但是因為家裡有一台轎車所以不大算買一樣屬性的),看到CRVII 感覺還不賴,就想試試看問了一下HONDA的業代,對方馬上幫我安排,上了試乘車小弟還鬧了個笑話,我一上車就是問業代你們的試乘路線,那個業代還滿頭霧水,後來我講去TOYOTA試車的經驗後他才講,我們沒有路線記得在沒油前開回來就好
,所以我開上了陽明山逛了一大圈,還在小油坑停車業代還慢慢仔細的介紹CRVII,所以小弟後來回家想了幾天也跟其他朋友去其它的HONDA試CRVII,一樣的態度讓我身邊的朋友都很爽,一個禮拜後我去跟北投那位讓我試車的業代訂車了。我認為態度很重要,TOYOTA車賣的很好沒錯,但是銷售服務的態度真的很跩,我相信是小部分的人員,但是對不起TOYOTA是台灣最大的車廠所以我們要用放大鏡檢視你們,就是你們是龍頭所以你們更應該做的比其他人好。
不管是進口車還是國產車我都希望TOYOTA跟LEXUS車主有相同的待遇。
gladiator wrote:
使用舊引擎和泰就不須要去攤引擎開發成本,完全是降低成本的作法...(恕刪)
以第九代 Corolla Altis 全球銷售量來看
這顆1.8L引擎的開發成本早就該回本了
以第十代 Corolla Altis 預期銷售量來看
新的 Dual VVT-i 引擎回本應該也是蠻簡單的事
更何況, 和泰只是賣車的 (國瑞才是組車)
根本不需要去"分攤開發成本"吧!
話說回來, Altis 現行這顆 1ZZ-FE 的設計其實還不錯
結構緊密, 省油, 低轉速反應快, 妥善率也蠻高的
雖說只是進氣端有可變氣門的設計
但是放眼目前國產車引擎
好像根本沒有進氣端+排氣端皆是可變氣門的引擎吧!?
包括 Honda 的 K20A/K24A/R18A/R20A 都只有進氣端可變氣門
(雖然 R 系列的可變氣門設計理念和 K 系列完全不同)
單以引擎設計來看, 1ZZ-FE 根本不比其它廠牌的競爭對手來的差
當然, 在 Dual VVT-i 成熟化, 可能會發生的小問題都解決之後
(1ZZ-FE 新推出時就有發生"滲油"事件, K20A 的抖動 .. 等, 新引擎並不一定毛病比較少)
Toyota 能引進 2ZR-FE 至台灣市場, 對消費者當然是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