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eImpala wrote:和泰在台灣很多決策都難免得配合上游日本原廠 說得好像日本人多懂台灣人現實是,只有台灣人才懂台灣人自製率一定是台灣人提出來島內互打的至於 車廠的一階供應商,越大間,車廠入股的比例越高,不然車廠為什麼要讓供應商打入供應鏈至於為什麼 CC 沒鐵桿? 賺夠多當然沒必要趕盡殺絕,沒有競爭對手可不是件好事。弱敵,一堆不強的對手才是好市。台灣一年的 營業 小客車 新車領牌數111年 44,662112年 53,174113年 (1~10月) 43,251一年 四五萬,一個月四千輛,大概有八成都是T牌的
又不是國營企業或鐵飯碗所謂的養活多少家庭只到白領以上幹部領的薪水才像樣OK不要說得好像底層都領非常多....底層就是領合勞基法頂多高沒多少那些再高又要來個台灣年輕人不喜歡做很草莓了...因此事實上沒多少家庭
我第一次聽到賣的越爛越有本錢拿翹的道理按照樓主的邏輯不論消費者買進口豐田還是買國產豐田結果還不都是被日本人賺走嗎你文章一副要可憐和泰說和泰要養很多家庭那你車美仕可以好好做吧很多家庭要養不是把事情沒做好的理由阿一堆車主都願意去裝安卓機了你把車機作的棒棒叫我想和泰車主對你綁這車美仕也不會有什麼太大意見偏偏你又做到大家都在嫌都在罵才來裝可憐,誰能支持你?一下說和泰情有可原,有一堆家庭要養一下又要大家別去買國產車才能去日本要配備一下有湯喝就好一下好像又想吃點肉你也是搞得我好亂反正罵歸罵大家還不是照樣買單,照樣車美仕照樣客貨車明天太陽依舊東邊升起哪個公司背後不是一堆家庭要養?那個公司錢是天上掉下來還是有聚寶盆生出來的?
現在的政府,本來應該是打算全面禁止的吧?這大概也是其他車商沒有大規模抗議的主因,真的吵過頭,搞不好連35%都沒機會了。現在20-35%是依價格,其實調整零件價格要做到20-35%不難。但是調整完價格,政府審不審?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沒審過,就是不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