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zzypom wrote:
Prius C 太小...(恕刪)

不好意思,更正一下,
在日本只有Prius並沒有Prius-E,
那是和泰符合台灣需求改成E,G兩款,

就說和泰會做生意,
改成E款降低售價反而賺更多,
對消費者符合預算需求,
對和泰賺到鈔票裡子,
雙方皆大歡喜.

duke501 wrote:
實在不懂為什麼計程車...(恕刪)


你說計程車是生財工具,因為你覺得計程車司機有錢拿,那火車司機就沒有錢拿嗎?

計程車不只是生財工具,計程車是大眾運輸工具

任何大都市都不能缺少計程車的存在,畢竟火車捷運飛機不可能取代它

飛機是大眾運輸工具,火車高鐵捷運計程車都是! 只要是人人付費都可以使用的都叫做大眾運輸工具

你家的車子才不是大眾運輸工具



一台計程車每天的使用率遠遠高過每個人家裡面的車子,如果台灣人都是搭乘大眾運輸系統,你就會發現路上多清淨,車流量少一堆!

meridian wrote:
+1不載客的計程車...(恕刪)

計程車用這台車 後座做2個人
行李大概只能放包包吧....
stephen yen wrote:
計程車不只是生財工具,計程車是大眾運輸工具



嚴格說起來計程車不算「大眾運輸工具」,
頂多算「公共運輸工具」,
只是徵稅優惠比照大眾運輸工具;
個人認為計程車是「小眾運輸工具」,
因為載客量少、單位價格高、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搭乘。

《發展大眾運輸條例》
本條例所稱大眾運輸,係指具有固定路 (航) 線、固定班 (航) 次、固定
場站及固定費率,提供旅客運送服務之公共運輸

適用本條例之大眾運輸事業,係指依法成立,並從事國內客運服務之下列公、民營事業:
一、市區汽車客運業。
二、公路汽車客運業。
三、鐵路運輸業。
四、大眾捷運系統運輸業。
五、船舶運送業。
六、載客小船經營業。
七、民用航空運輸業。
計程車客運業比照大眾運輸事業,免徵汽車燃料使用費及使用牌照稅。


政府花錢補助換購油電計程車,
還不如補貼大家更多油電車/電動車購車優惠。
車商賺比較多,因為一般人去買車也可以談個折價3~5萬,結果由政府補助後,這3~5萬就變成政府出錢了,合泰賺錢,買CH折更多。

看一些人對油電車不太了解,說實在的,請自行爬文吧。

鼓勵大家換低排碳量的車(油電、純電)是很棒的事,想想,如果我們的街道沒有這些烏賊,是不是空氣就好一點,我們應該要大大感謝這些多花一點錢的車主不是嗎?

電池製造過程雖會造成污染,但如果製造過程防污作的好,回收作的好,我相信油電及電動車的對環境保謢比一般車高很多的。
acom66 wrote:
1)油電車的電池種類?...已知
2)電池的保證充放次數?...使用手冊上有看到嗎??? 好像沒有, 1C/2C/4C... 放電狀況
3)超過保證充放電次數後的電池容量剩多少?

電池堪用也許就代表沒壞吧...
如果已這個標準來看,的確可以用的長長久久...

只是用久了之後油耗"慢慢"會增加....但這是會麻痺的,就像溫水煮青蛙.


Google 一下會有很多電池的充放電次數及壽命曲線...
果然這種月經文到現在還是有在po。去讀一下FAQ好嗎?我不想再重覆剪貼浪費網路資源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2596244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2395089&p=3#31276762

statistic.stat wrote:
這也太爽了吧補助+現...(恕刪)


路上路源 也要補助 糙
不要被騙了,政府節能減碳只是口號,隨油徵收更不可能,當用油量都變少時,中油福利會減少,政府稅收減少,股子裏並不希望節能的車在台灣大賣,否則該鼓勵獎勵的政策早就應該做了。騙局一場啦!
看來ALTIS要國產油電就更快了!年底會出嗎?
汽車產業未來的趨勢本來就是油電 柴電...原因很簡單 長遠來看汽 柴油只會越來越貴<<看長線 短期波動不理會>> 歐盟美國等大國也要調高 每km co2排放量 跟油耗的標準 所以各大車廠都積極砸大錢開發
混合動力車... 純電動車完全普及還早 原因也很簡單 成本太高 性能不夠 續航力不夠 充電站也不普及

所以未來趨勢很明顯了 那就是傳統汽柴油車會慢慢被油電或柴電車取代最後才是純電動車 如果不是 幹嘛每一家大廠都在做 你以為生意人吃素喔?

有人一直罵混合動力車的電池貴而且不環保 你知道台灣第一顆電池更換是在20萬km 而且它不是壞掉 只是車主覺的它效能變差<<排除因為車禍跟泡水而更換案件>> 國外電池用到40 50萬的多的事 有幾個人開車開到20萬km以上的?

至於環保的問題 那一顆電池很環保? 小到一顆家用的3 4號電池都不環保了 何況是工業電池
但只要它耐用又做好回收 那有甚麼好緊張的 光是co2排放量就是一般傳統車的一半了 這就夠屌了
總比一些打著環保材質之名 結果3 5年就壞掉的好太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