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豐田台灣積極一點,為台灣車界帶起進步風潮

TOYOTA在台灣有逐步跟上潮流
之前比較不足的安全配備 這幾次改款都標配加上去了
另外他們的購車禮也一直在讓利
像是最近的電視送得比以往都大 其實已經很可以了
甜鋼琴 wrote:
TOYOTA在台灣有...(恕刪)

說得也是,不過
正因為這樣,
才值得我們給予更多期待呢!
kk2633 wrote:
若照以上的說法,請...(恕刪)

原本說的是希望台灣本身造車提升,跟你後來的文意改進口是跟潮流是不一樣的東西。就是因為慢慢很多車改進口的做法,所以要達到提升造車技術難。

回到你問的,為何媲美國產銷量,不就因為cp值,rav4安全配備下放,但定價不會誇張,Camry國產但卻是進口價,可也是在打影音牌。這是廠家的策略,但消費者不買單,那勢必要修改方針。這不是單方面想就可以去做。
消費者是隨波逐流嗎?車子不是只有一間在賣?這河流湍急,你可以上岸去別條游,除非每一條都讓你喘不過氣。在賣方觀察消費者對自己產品狀況時,還要觀察對手策略,這些因素促成進口車越來越多。你可以比較一下4年前跟現在,原本是國產改進口車的車種,以及進口車的銷售數字。而以商家來說,如要銷售一台沒啥數量的車,造車銷售還是改進口然後採包含零件及車價新售價套餐策略容易賺?
不光國產車,連進口車也要因應消費者而把原本沒引進的安全配備引進了,但這模式如套在國產車上,加這個加那個,最後跟進口的價差很小,那消費者會買單哪一種。
要進步有可能,但要商家降低利潤就不大可能。因為大賣的已經大賣,何須改變,這市場機制已經呈現很久。
sad999 wrote:
因為大賣的已經大賣,何須改變,這市場機制已經呈現很久...(恕刪)

車子能大賣,也不是靠高層就能衝上去的,那顯示的是消費者的支持力道。
但民意如流水,它也是時時在流動變化的。
所以,當市場趨勢,已經走向進口和國產銷售量幾乎拉平,而國產車還享受著關稅保護,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呢?
若不趁現在局勢還有可為,努力拉高自身的質量水平,您想,
國產車的未來,真的就要只靠神車獨撐大局嗎?
kk2633 wrote:
車子能大賣,也不是...(恕刪)

所以一開始就講,今天水平高了,國產讓你進步,但售價會是如何之慘?並不是說不希望國產進步,而是進步後是如何操作售價等策略。閹割版價格就早沒低到哪了,那為何只單想到提升水平而沒想到$$...

其實你滿跳針,後文覺得進口是潮流但卻跟原本提升技術水平的意思不同,而現是說要趁現在提升水平。朝朝這十幾年現況來說,閹割版卻不便宜的車,跟無法做到全車系標配安全配備,技術即使提升,也會是商業手法在搞金錢策略。

神車。。。其實我不大願意單說神車,因為品牌光環也是考慮車子的一環,今天讓三菱等車廠技術升級好了,神車銷售也不會低到哪。一來技術提高價格也提高,二來和泰後續問題較少,至於獨撐大局,無論國產或進口趨勢,只要是該廠的車,銷售數字就是該廠的。請直視車廠是賣車,並還沒什麼提升自我的作為,而你也忽略小鴨了。
於我方……車廠水平高大家樂見,但回饋給消費者的是更不值得的cp值,還是讓大家買的安心又開心才是問題。於廠方……數字就是一切。
sad999 wrote:
其實你滿跳針,後文覺得進口是潮流但卻跟原本提升技術水平的意思不同...(恕刪)

應該是您一直都沒真正理解我的意思,
期待和泰國瑞,是希望要引進新的生產線,帶動全面產業升級,
而不是靠進口。
簡單問一句,車子的本質是什麼?現大多數人詬病的是什麼?今日母廠技術本位下放給台廠後,像你說的新生產線甚至產業升級,這只是單對該廠而言,對消費者而言,為何連製程也進化了,但基本剛性及基本安全配備也還不下放任一車型?
好吧。我原本沒氣球,現我都標配2顆,這樣及格嗎?這樣就算讓銷售數字再提升好了,帶領的潮流也只是讓自己荷包滿滿。
包含前文,今日無論國產進口,無論技術有否提升,最後給消費者的是單純商業考量的車子還是一個外出時的移動城堡。安全性大家越來越注重,出過車禍的更能體會。就算銷售永遠第一,但如果車廠不對車子本質再進化,那就算標配天雷地動影音版,那也只是針對台灣消費習慣的一種手法。
如果要單純對車子討論,那大家一起討論較有趣,如果要專注一項技術提升就代表帶領潮流而忽略其他跟消費者相關的,甚至不去看某些車廠這一二十年來的固定操作模式,那我看文就好。
和泰大老心態
kk2633 wrote:
豐田車以目前在台市占...(恕刪)


sad999 wrote:
簡單問一句,車子的本...(恕刪)

很高興,終於可以討論到,所謂車子的本質的問題。
一部車,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一種運輸工具。沒錯吧?
所以如果一部車,無法讓人安心地,從此地到彼方,那說其他的,就無啥意義了。
所以,我才挑選以妥善率著稱的豐田,
期待它可以在此基礎之上,帶動進步,更上層樓,這,就是我發文的本意。

並不是說其他的功能不重要,也不是說其他廠牌沒有優點,
只是,看個人著重的要點在哪裡而已,大家有一個共識,也才好繼續討論下去。
妥善率,對。和泰不差。
安全呢?這也要加進去討論。既然提到這處開到那處,那過程突發狀況不該只放零件故障問題,我想01上也討論很多,當然有的是為戰而戰。
和泰用特仕影音消費也是固定手法。可撇開這些屬於奢侈享受的配備,本質上不用技術本位的鋼性板材等,有誠意嗎?如果每車廠基本的都給,再用奢侈配備分級不是更好,但多少年都一樣手法,rav4改後才稱的上誠意。
再提三菱,本身擁有過兩台,兩台的故障問題幾乎一樣,門把也可以開門扯斷,更不用說車頂漏水,避震壞3次。但有次我開io時速約60-70撞到他車側面,兩台車都衝到田裡約10公尺遠,因為我是撞到才煞車,但我完全無傷,車子傷到水箱為止,引擎沒事,對方變香蕉,但對方車主頭部傷最重的是頸部及頭側,無論直撞側撞,頭不會只是前後,所以前文提到即使2氣囊也不算及格,今天不是只保護本身車主,如果對方車子也有基本氣囊,那傷害也會少。
妥善率,安全性,操控都算本質,奢侈配備就不在此內,如果只討論妥善率,那我不會反駁,但標題如果改為妥善率相關的較好。
安全足會被說妥善差,妥善不好的會被講安全配備不足,這現台灣市場。而都到位的車子也很多,但還沒看到有幾台國產的做到,有我也買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