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眼不見為淨,漏水的地方發霉長菌,與後座乘客近距離長時間接觸,跑進呼吸道造成黴菌吸入性肺炎,這有多少人可以接受?
可別忽略了潮濕環境長出來的黴菌殺傷力,特別是在密閉空間內近距離接觸吸入
萬一感染侵襲性肺麴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可就得不償失了
註:麴菌分佈於世界各地,環境中到處存在,在土壤、水、食物、空氣、穀物、腐生植物中都可以分離出來。侵襲性肺麴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是最具侵略性的黴菌感染之一,常發生於嚴重免疫功能不全的病患,如嚴重持續嗜中性球數目減少 (<100 嗜中性球/ul)、使用類固醇、血液幹細胞及其它器官移植患者、肺部疾病、愛滋病 (CD4+淋巴球計數<50/l)、慢性肉芽腫性疾病、其他遺傳性免疫缺陷症候群,另外在血液透析的病人因為免疫力差亦有可能得到該黴菌感染。在一項大型死後解剖研究中發現侵襲性肺麴菌病發生率約1.4%,而免疫抑制病患發生率則高達10.7%,其中以接受肝臟移植和血液腫瘤病患發生率最高。在印度另一研究中發現一般死亡率約為0.19%, 發生年齡從小孩到老人家都有可能發生。臨床上主要症狀為氣喘、發燒、咳嗽合併有黃色的痰液、胸痛及咳血,但也有超過四成的患者是完全沒有症狀的。
以侵襲性麴菌症來說,治療的反應不佳,只有小於四成的病患有反應,死亡率高達六成。由於死亡率高治療須要在臨床上高度懷疑就要開始,依美國感染症醫學會(IDSA)建議第一線治療藥物為Voriconazole,替代藥物包括:Caspofungin、Itraconazole 、Amphotericin B、Liposomal amphotericin B等,然而早期診斷及治療才是病患存活的重要關鍵。
(https://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0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