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別再CC數迷思了,豐田1.5油電綜效馬力已經超越1.8油電

Ronniekuo wrote:
應該這樣子說日系跟歐...(恕刪)

因為現在的風聲是將來要用四缸1.5T去取代舊的四缸2.5NA
稍微推算一下就知道其實可行,目前豐田即使是2500油電,其綜效馬力輸出也就230P左右...用1.5T配合馬達要達成這同級輸出並不難,做成四缸也許仍然是為了分散應力拉高妥善率
同時豐田集團線下車款也並沒有大量六缸引擎需求,所以不需要像歐系車考慮三缸四缸六缸甚至八缸之間的搭配與零件通用率問題...他們很清楚自己最主力的產品用四缸1.5(不管有沒有T)配合電動馬達就可以玩出各種排列組合,所以開發新的四缸1.5T最實在
豐田最新的第五代1.5油電系統Hybrid 130 ?可是在下看完樓主貼的全部內容,沒有看到1.5的,是筆誤嗎?
featheringer wrote:
因為現在的風聲是將來...(恕刪)


國際車廠的每缸CC訂在500CC,不是沒道理的

500CC的汽缸效率最好,相對省油

豐田要另闢蹊徑搞到1.5T四缸,等於每缸會down size到300多CC

真的不合邏輯

豐田是一個重視節省成本的汽車公司,並不是以研發為導向

但我還是那句話,我樂見豐田推出小CC數的四缸引擎車款面向大眾市場

畢竟公司用車還是以豐田為首選
四缸可以用各樣新科技讓馬力扭力追上甚至超越六缸, 像Toyota近年來把NX/RX350從3.5V6轉成四缸2.5T. 同樣, 六缸也可以用各樣新科技讓性能追上八缸, 如LX600用上3.4V6 Twin Turbo或3.4V6 Twin Turbo+Hybrid來取代5.7V8.

然而, 引擎運轉速度一旦提高, 尤其是在加速時, 2.5T四缸的噪音與震動馬上比原來的六缸大很多, 3.4V6也同樣無法比5.7V8來得順暢與安靜. 更不要說三缸的震動與噪音不管在怠速或是加速運轉時都無法跟四缸來比.

所以少缸引擎雖然可以用新科技達到相似的性能, 但物理原理卻讓它們在順暢與寧靜上無法跟多缸引擎相比,這是單純用數據無法看出來的. 因此, 未來的1.5引擎不管三缸或四缸, turbo或油電, 註定也只能用在入門中小車款上面.
HeeroYo
沒有2.5T, 是2.4T
artdink0105 wrote:
豐田最新的第五代1.5...(恕刪)


豐田油電主要是看電池的輸出,只要電池輸出強勁一點綜效馬力就上來了。

1.5的好處大概就是省成本吧,4缸變3缸加上體積小一點。

像PRIUS 三代 綜效136P但是第四代一樣的引擎剩122P。
這台剛改款的進階版YC

第五代1.5油電系統Hybrid 130











大家好啊 wrote:
第五代1.5油電系統Hybrid 130
artdink0105 wrote:
豐田最新的第五代1.5...(恕刪)

很正常啊...
以前一堆2.0NA破不了150匹, 現在隨便都165以上
以前2.0T都在250匹內, 現在2.0T破三百匹的也不在少數了

動力/油耗都會隨著新式設計跟製程有所進步
諸葛小花
skyactiv-z也快來了 2027見真章[讚]
Ronniekuo wrote:
國際車廠的每缸CC訂...(恕刪)

效率的部分不勞費心吧,豐田最拿手的油電系統裝下去隨便跑一公升都是20起,把電系統給繼續優化遠比跟內燃機死嗑熱效率簡單
或者說也正是因為豐田還有油電這張牌,設計引擎大可以放開手轉成設計發電機一般的取向,不用那麼在意、不用像以前設計汽油車那麼多的侷限...他們現在第五代的油電系統就已經有這個趨勢了,引擎開始更偏向發電功能而不是輸出動力,比以前純跑模擬Atkinson拉高熱效率還更激進
這時候做四缸1.5T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維持發電量跟運轉精緻度(總比三缸好),然後縮小引擎的體積去適用更多的車體...入門款車型那就不要T就好了,馬達跟發電機功率也降下去就會夠用了...總比現在要應對那麼多車型配那麼多引擎的排列組合好
1.5油電??????

沒期待,沒傷害

按目前的銷售,至少再撐2代


看看之前四速自排,撐了多久才換掉
神A~~10.5代才改CVT

和泰的屎尿性在地球,是獨一無二的龜

現在端的配備比東南亞還爛,也靠勢吃盡這些無知信徒了


林中鳥 wrote:
1.5油電?????...(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