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萬買到的RAV4是台再陽春不過的進口車

js1657216 wrote:
你講的不就是重點嗎?就算是日本品牌,同樣產品不同國家生產的,一定也是先找日本製!
台灣的代工業很多都有自有品牌,但是品質就是比代工的國外大品牌差,就是差在品管啊!
沒有老外在後面踢,品管標準都是自動降兩級狂笑



有同意的感覺,雖然不知道台灣其他產業代工的情況,但是朋友以前在某3C產業作DVD-光碟機的PM
幫DELL 代工的部分,Q的項目比較多。自家品牌的DVD 光碟機,Q的項目比較少。
豆腐仔 wrote:
不能OR 的車[任何廠]-能算是SUV嗎?

終於有人出面說到重點了。
CRV --> 不是 SUV。以SUV的角度來看,這是披著狼皮的羊(這是台都會RV);以RV來看,他又是個披著羊皮的狼。基本上是介於 RV, SUV 之間的產物。

Escape 2WD, X-TRAIL 2WD, RAV4-2WD, Outlander 2WD -->基本上是個 SUV(有SUV的骨頭),但是很不幸的,LP被閹割了。就像是,一個男人沒了LP,還叫做男人嗎?
不筆戰,純自己的感覺
對汽車產業我不熟,但是對電子產品來說,同樣的東西外銷品跟內銷品絕對有差,外銷的QC絕對比內銷好太多,因為外銷品被抽測到不良是會"死人"的事.內銷品反正只要價格壓低QC不良也沒差,反正把USER當作QC就好,大不了1換1.

回頭來說,如果同樣一部車子,我願意多花5~10W購買,因為每個廠商都知道外銷品還是要負責保固,但是出了問題的保固成本,外銷品是內銷品的N倍,所以廠商寧願用更多精神做QC來降低保固成本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以員工素質來說,日本>台灣>大陸=東南亞,這不是用民族大義就能解決的事,畢竟不同的社會對事對物的認知絕對不一樣,就像相同SOP給不同的員工來做相同的產品,最終的結果還是多多少少有差異.

日本人的敬業跟龜毛並不是"企業"來塑造養成的,而是"社會"養成的,去日本玩就知道,不管新社區老社區新工廠舊工廠,"乾淨"幾乎一致的,回頭看看台灣,工廠或是社區跟日本差了多少?

我.......願意多花一些錢買龜毛人做出來的龜毛產品.
撇開品牌情結.品質不說,
不過雙田的進口車即使過了十年還是很有行情,
美規corolla十年車還可以賣十幾賣,
accord十年車甚至可以賣到二十幾萬,我想價格反應市場評價吧!
如果有買過同一款車同一個規格
但是有進口跟國產不同分別的人
就可以知道
為何國產車比較差了
重點在COST DOWN
尤其是塑膠
台灣的卡榫
拔一拔就會斷掉裂開
進口車就是比較不會
現今的國產車
哪台不是沒質感
本來對NEW MONDEO抱著很大的希望
去看一下
發覺該修的毛邊還是沒修
福特還是福特
還有很多小地方
能省盡量省
行李箱隔音棉
引擎蓋隔音棉
我覺得是台灣人的問題
任何一個產業
只要有臺灣人進入的市場
哪一個沒有拼價格
拼價格的後果就是
COST DOWN
惡性循環
Ernest

FireGL wrote:
CRV/Outlander趕快把定速+6SRS+ESP+電調椅...拿出來吧!暴走(恕刪)

電調椅我認為不是很重要...
你人又不是每天不同的身高!
你車也不是每天要借給別人開!
讓那幾顆馬達常常廢在那邊(都說了你不是天天在那邊調來調去)
手動一下又何妨??會很費力嗎??
wengsir wrote:
撇開品牌情結.品質不...(恕刪)




別想太多

那2款我都朋友開

尤其是9 年那台"阿扣" 新車被嫌到不行..



有些廠牌新車時已經折扣比較多!

買的時候車價已經折扣給你了!

一樣是十年車 去y拍賣網看看吧!!

1998年 有 15萬就不錯了要謝天謝地了.


十年小車 都10萬元上下.看車況為準.

10萬元 講難聽點 ..一樣品牌車款-頂級與入門級價差新車都不只十萬.




看的出來
RAV4的殺傷力真的很大
一般來說入門車的利潤通常都是最低的
所以車上願意進入門款真的算是很有誠意了
小凹如果出一台絨布椅,鐵圈的車型,賣六十幾萬
個人覺得才應該要獎勵
關於新車刺鼻味
是因為國外有控管VOC 之規範
也就是揮發性有機物質之規範
VOC 對身體是有害的
所以開新車的人不要在車上享受新車的味道
記得上車後開窗透透氣...
捷安特甩尾狂 wrote:
電調椅我認為不是很重要...(恕刪)

偶的RX跟女王的CRV常常交換開,座椅調來調去,所以個人覺得很重要
就跟"感應式頭燈/雨刷"很多人覺得沒必要,送你...你要不要!?
男人的大玩具: X5 + B-Class + SantaFe + U6T + Livina*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