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nAce VAN變造露營車重點整理

artdink0105 wrote:
日本當地改裝的好像也...(恕刪)


TownAce VAN畢竟只是發財車尺寸,要在這尺碼車體內硬是搞一個隔間廁所,是真的很占空間。
即使是更大尺碼的Hiace五米多的大車,要搞一間盥洗室,都會吃掉不少臥室格局。
即使做了浴間,也必須是座式。

通常露友要玩車宿,第一順位,仍然是以臥鋪+置物機能為主要優先考量。
行李不多輕旅,就會選擇以床鋪最大化來設置,床底板留個300mm左右的高度,塞床底縫下。
優點是人員可以在床型用坐姿,但這模式,裝不了太多行李,沒有櫃體做為收納置放的相對位置。
載太多,就通通得擺高於床面上。

缺點是得違法改裝大陸製,沒有經過ARTC、VSCC認證的合法二排坐椅。
VSCC針對客貨認證車盯比較緊,畢竟是車廠爽走10%貨物稅+車主繳納類貨車稅額也可停放貨車卸貨車格的變種稅制,對公部門來說,車商+車主搞這台車想轉做自走式露營車,根本就是在逃漏稅,所以,要改露營車的車友,要對車輛認證需先研究清楚,穩湯買湯A的5人客貨認證,想去變更"自走式露營車",去變造一堆全內艙封閉式的木造固定櫃體改裝,對VSCC車審而言這不合認證規範。


如上面照片左右做邊櫃,床面採用大陸製床椅,床底高度約330~350mm左右。
但左右邊櫃會佔掉很大車寬,床寬可能僅剩下1000mm,要睡兩個成人是不現實的,只能一大一小。
床面要完整睡兩個成人,以湯A內艙寬,就不適合高於床面,全通鋪兩位成人床面寬,寬度保有1500~1600mm,才比較符合人體工學。

小廂車,可算得上寸土寸金。


相對,用VAN貨車這類Hiace改露車是可以的,但原認證貨車只能載2~3人,就只能承載原車認證的人員數。
私自後艙加裝座椅載人就是違法。
也不要談所謂的代客車認證,抓Hiace去變更代客車加裝7~9人座,這最早是針對營業載客需求,例如幼兒園車這類貨廂車變種設變來的,這種權宜之便,不是用來改露營車變更滴。

有更多人員乘載的需求,VSCC會要求變更自走式露營車須採用 " 純客車"認證車型,繳納最高額的稅,才不會被當逃稅視角來差別對待。

所以Hiace貨車認證,要變更自走式露營車,目前就被VSCC要求須加裝駕駛艙屏隔,避免車主去後改雙前座旋轉座椅搞前艙客廳模式。
沒依法納稅採用最高規格的純客車認證Granvia來變更,就是有由頭。

貨車認證是每年一驗,採用貨車認證型式VAN改露車,最終目的就一定得改好車,去辦理自走式露營車變更通過,才不會每年驗車,車邊帳、內艙通通都要卸載淨空過檢,沒通過變更,會沒完沒了。

-----------------------------------------------------------------------
以湯A的5人座客貨認證車來說,它就比較適合VANBOX這類的後加裝櫃體,驗車可將後艙淨空還原的改裝露車。
認證鐵桿那些,通通得歸復。
這是玩湯A露車車友需要注意的認證法規問題。





要收納為主,就得考量後艙櫃體架高設定在原車二排椅不拆除合法條件下,櫃體高度需設約540mm左右來匹配,這樣櫃體才能有一定的機能性處理外宿所需的物品收納。
物件多,就得以收納櫃體為主,需犧牲掉臥鋪的坐姿正常超過900mm以上高度。



第一順位臥鋪、櫃體物件收納先滿足自己需求,其次才是衛浴。
戶外馬桶帶一顆,其實車內大多都能解決,凝固劑丟下去,就沒啥臭味與處理穢物不便的問題。
解決浴廁,通常是第二順位考量。
湯A這種小發財車或Hiace這類的中大型VAN,通常會選擇在尾門掀起,架設淋浴簾布+花灑,馬桶通常也會放置在後尾廂這一側作為替代便所使用。


要人員可站立在車內移動的廂車VAN,台灣有販售的,想來想去也只有VW Crafter、IVECO,還真想不起有啥別的VAN車符合這個條件。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那沒有浴廁+站立著走...(恕刪)


露營拖車就可以
站直+浴廁+睡四人(含以上)
只是不在這貼討論範疇
百萬內的露營拖車即可搞定
車長不超過六米的很多
sabarose wrote:
露營拖車就可以站直+...(恕刪)


露營拖車,就又是另一塊市場族群。

目前台灣會採購這類商品的,大多是營區營主,買來放固定地點當營區營包或當小木屋等級出租為主。

真的去花150~250萬買台認證可拖曳的皮卡後面拉這一咖的,還真了了無幾。

這個市場客層定位需拉更高端,大多是有銀彈開X-5~X-7、F-150皮卡等的客層。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站內許多車友因為詢問...(恕刪)

文章還未看完 但你的專業先給你一個讚
阿福的網宅II
感謝您贊聲。[讚]
您好,我想合法改TownAce,求指導,感謝🙏
社團王 wrote:
您好,我想合法改To...(恕刪)


您好,你如是用湯A廂車購買頂規TSS版本或中階,皆是《客貨認證車》。

這認證車型如國產客貨認證SUV,例如CRV、Kuga等,後行李廂會有後貨艙容積的認證鐵桿,於驗車時,便需將後艙歸復將鐵桿完整露出。

所以只適合改Vanbox類可卸載櫃體,不建議木作固定作死。

加裝駐冷,不適合遮避認證鐵桿,以湯A來說,只能另外設支架,固定於尾門檻頂部,由正後朝車頭送風,大概沒啥好位置能置放冷氣主機。

如想保持原車狀態,則建議駛用momo能買到,取得電氣合安規認證的行動冷氣,到營位定點使用。
行動冷氣制冷稍弱些,夏天如40度,約莫最低降到29-30度。
需搭配一進一出的12寸風扇,讓空氣有效帶動,會比較涼爽有效率。

如要跟家用冷氣一樣,就得掛窗型冷氣或安裝駐車冷氣。

掛窗冷,可上YT查有福斯T車友自製窗冷,到定點營位置放架安置於滑門窗台上。
這就沒違法改裝。

駐冷雖不違法,但需拉銅管與冷凝排水管,車底架設驅動馬達+散熱器,便一定要鑽車體,車體該處勢必破保。

如改坊間利用原車馬達與冷氣帶動,則可視為整車破保,車主改裝,需了解自身保固權益。


另外,車用電池,坊間幾乎都是裝波特從大陸導入鋰鐵電池300-450Ah大約一顆40kg,波特原本並不具備營登,無法開立發票,因爲生意作太大,才花點小錢辦理營登,但這類小蜜蜂,通常營登也與電池產業無關,很常見這類跑水貨商,掛冰淇淋店營登也在賣汽車配件等等。

電池是相當複雜的東西,電池廠商應將產品送驗,取得國家商檢BSMI認證,才是有保障的。

目前行動電池取得安審認證的,例如殼牌的1000w大黃蜂、飛利浦600-800w、台南麻新所代理的美國品牌等等,便有取得安審合格產品可使用。

另外,可上網查核下電池廠商資本額與營登結構,確保電池產生災損,該企業具備一定資本與合法性,權益才得以申討。

掛羊頭賣狗肉的電類廠商,就出事人跑放給它倒,要有基礎認知。

因為外廠爲了壓低價,難免用了一堆不合規產品,是否採用與自負風險是對應的。

有啥不了解的,再多交流嚕。
這篇文章真的讚!! 我看一堆youtube車泊 都沒人認真講這塊 畢竟都是想賣你夢想來改裝
不過也流行了好幾年 路上竟然都沒車禍案例來參考駕駛座後方裝修固定物代價 只看過電池起火

請問vanbox有什麼網站/社群可以爬的嗎
通常是配固定車款打造像VW 有其他車款客製化選擇可能?

打算買prius 5 phev來簡單車宿爬山用
吃東西靠超商 移動過程還有lv2在高速減輕駕車心神耗費
國外phev都還會有V2L插座 一次解決 冷暖氣 煮食電器 問題

覺得以後phev車款越多vanbox會有需求

現行玩法還是適合退休人士 不然一般人一年52週 改裝砸起碼30萬起跳能玩幾次
黑羽斷翼
FB查一下"伯特利戶外生活"他是業者,旦他的案例也比較多,也可客定
5566no1
好 謝謝資訊 這頻道記得看車泊改裝時演算法有推過
5566no1 wrote:
這篇文章真的讚!! ...(恕刪)


Vanbox目前高檔的,可以搜尋樹林輔康從歐洲代理進口的EGOE。
鐵、鋁製箱體,可上Youtube搜尋伯特利,伯特利的款,因為價格相當低,以我們在國內車廠做產品開發十多年以上的經驗,現今幾乎廠商都是轉發包大陸生產在輸入台灣或者找台灣廠另外洗產地,這都很稀鬆平常了。
沒搞錯的話,中華汽車new Zinger那組便是伯特利的。
但如果是跑匯豐汽車那組木製的,則是匯豐自己找深坑賣臭豆腐、賣眼鏡的陸地所製作的為主,是屬於售後AM市場件。
所以,車主自己也別殘殘搞混,誤以為匯豐那組展出木製的是中華汽車的。

至於為啥這麼亂,其實就懂得人就懂。
總公司不一定能管制經銷商,例如福特也是這樣的。
便會你推你的,我賣我的,各玩各的。

中華車與匯豐,在80~90年代。
當年中華的貨車,哪有塑膠保桿,早年車廠的塑膠保桿都是發包弘本(已經倒掉),用FRP玻璃纖維捏的。
早年根本沒有射出機,現今國際做汽車保桿的T1大廠-台灣東陽,那時都還沒設立呢!
匯豐跟雙鏘林氏雙兄弟,當年那時期,匯豐做保桿、駐車冷氣、空調、冷凍車、做啥賺啥!
中華車只能眼紅匯豐賺大發哩!

車界歷史,就直接跳過吧!

--------------------------------------------------------------
以在國內汽車廠設計開發視角來看。
目前混合動力車型,例如PHEV類型,或油車Ranger、F150提供110電源插頭。
但該車的供電插座,建議車主詳細翻閱駕駛手冊原廠的供電建議範圍。

即使是純電車。
例如中華汽車所開發的Veryca A180 E300。
或特斯拉。

不論電車或油車新車的供電設計,通常是配套供原車設定所使用。
如原車配置110V插頭與12V電煙器,能提供的外接用電通常有限。

例如使用者要使用高耗能、瞬間驅動大的1500W吹風機、駐車冷氣大多需要到2000W以上,這類即使是電車,也很快就會將原車電瓶消耗殆盡。
原車電池,需靠皮帶壓縮機帶動電能回補。

* 而純電車的壓縮機,例如大陸電車廠配置,有些是沒有皮帶帶動壓縮機,會是靠電池供電來驅動壓縮機。

所以壓縮機是哪一種,是否能回沖。
耗電多少能控制在回沖補電效能範圍,需電車車主得先對自己電車、混合動力PHEV等車型用電,需有相對了解,才能有效分配運用電能。
才能避免供電大產生破口,就會刁車。

--------------------------------------------------------------------
以目前大多為汽油、柴油車型來談車宿用電的配電。
會建議車友們需另外購置獨立供電系統,來提供非自車原始設定以外的電器設備來使用。

如果是採買MOMO合規的行動冷氣,通常另外花3萬選購符合商檢局BSMI認證的殼牌1000W大黃蜂、飛利浦600W、800W、麻新代理的美國品牌800~2000W行動電源,大多足敷使用。
用量大,就需選購較貴、儲能較大的行動電源。
這個車廠設計一部車,是無法幫車主計算的,只有車主自己要去了解自己用電,去規劃自己需添購哪些電器設備、需使用多大的儲能、行動電池來分配、自己大多只是跑付費營地,用電量低。
還是就愛跑野營,住海邊、深山,缺水無電區,只能靠車上自購的電源來運用,重口味的,才需要考慮加掛太陽能面板,配置到2人約70~100公升大水箱、盥洗設備、甚至熱水盥洗系統。

重度的,都是跑海邊潛水玩家、野營玩家,才會需要花到好幾十萬去改到重口味的設備去。

一般輕度玩家,跑跑營地的,現在營區要啥幾乎都有。
有床能放平,睡車上或外搭帳或背個車頂帳,有個基礎行動冷氣或好一點建置駐車冷氣,為了駐車冷氣,搞個2~4h供電足敷使用的行動電池,約1度~2度電量,也就夠跑三天兩夜的行程。
機動吹車輛本體的,睡覺才會用到駐冷,買車後多花個15~25萬就很優了。
但買車要花低於10萬以下,也是有方法的。
只要不追求太優質的物件,IKEA就能滿足大多需要加點自己的DIY。
或迪卡農就有些便宜堪用的床、露營用品可選購來裝配在車上。

至於追求人要站立在艙室內走動。
那都是VW Carfter、義大利IVECO長軸6米8左右的3.5頓車去改。
基礎車價200萬,加碼200多萬去改,搞一台400多萬去跑。
這屬於高端客層,基本上,這麼大一台車,車往哪擺,就不是普通人家會玩的咖。
這邊就直接跳過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