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09 wrote:
我開 Yaris 1.5E 為省油所以選E
開2年多,每次油表到中線時,里程就歸零
測試結果
市區約11KM ~ 9.nKM
高速約12 ~ 14 KM
經驗:常開市區越開越耗油,有開過高速公路100KM(里程)以上後會改善,再來就是黃金右腳的問題了
沒有廣告說的這麼省油
客訴T廠,他說這是正常的
另外請問一下有開Yaris 1.5G 的大大
你們的 GPS 時速 與 Yaris 的時速約差幾公里
我的 GPS 時速110KM Yaris 的時速約120KM
麻煩告知一下,感恩
我家那台1.5G PUSH STAR
三台GPS測過時速表也是大約差10KM
VIOS 1.5G開國三我都119 (數位錶)
換開YARIS跑國三我都開到錶速129

已經習慣這樣開了
親戚也有一台YARIS
有一天他載我,我就跟他說你的車錶速快了10公里
他才晃然大悟,他說難怪,開到110還一直被閃大燈
SYNTAX_ERROR wrote:
Yaris 1.5S空車重1110kg, 1.5G空車重1090kg, 1.5E空車重1045kg,
1.5S和1.5G差了鍍鉻尾管, 尾翼和空力套件, 車重差個20kg還算合理,
但1.5E是偷掉什麼? 可以再少掉45kg?
Tiida也蠻有趣的, 五門車款的車重比四門還重.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資料, Tiida 1.8 五門的車重比四門重47kg.
鋼材的厚薄差異也許不大, 但鋼材抗張強度的差異可就不是目測或是用車重就比得出來的....
呵呵..車重計算有分毛重(Gross),淨重(Net)等方式,但依循歐美一般計算方式以Net Weight為主
嗯!!!一般車用鋼與市售鋼板厚度,強度等90%(高張力鋼板,合金鋼板,型鋼,碳鋼,鍛造(鍛件))無異,
且就算部分強化車身位置(A柱,B柱,車室體下方結構樑),也是工廠有生產甚至已研發可量產,才下訂單;
除非碳纖維布或編織品(半成品或原料向工廠購買)(成型與層數,厚度由車廠決定),才由車廠本身依據所需強化與外型及結構參考後製作;
DIN, JIS, ASTM等規範差異性,故,一般標準要求:化性(成分分析(Fe,C,Cr,S..)),物性(或稱機械性質)抗拉強度,剪力,降伏強度,若高張力一般會加上耐衝擊試驗等;
再者,不是鋼板厚就是好,這盲點與錯誤觀念若讓有機械常識的人看到會覺得某人無知當知識,
增加皺褶比例與力距與形心對應之方向強度,佔了相當重要的比例,(簡易的看看油桶結構就知道,或有時候看看車底盤與籠型結構或引擎蓋就能了解了)
最後,一般量產的鋼板100%厚度不可能均一(均勻),更遑論Per-Section的強度均一,所以車廠的品管與檢驗體系非常重要(原料,半成品,零組件檢驗比例與嚴格度)
一個優良品檢品管的車廠,才是真的能讓車子安全性與故障率,保持在原設計安全與壽命上限之高指導原則...這點義大利人與法國人做得很差,所以我常常當著他們的面笑他們只有"法拉利品管"
....以上.....
nilkkk wrote:
我S的,原廠底盤,跟...(恕刪)
我在懷疑原廠錶跟某些歐系車一樣是可以透過檢測電腦設定的,
或是台廠為了統一規格所以用同一款表給全車系使用,
也就是說可能配14吋胎的比配15吋的還準(這點需要專家來釋疑).
不過我在澳洲開1300cc的Yaris(日本進口的外銷版,連輪胎都日本製造的,只不過廠標掛Yaris不是Viz),拿GPS來比對時速130km/hr以下都差3km/hr而已,
也就是錶速開120km/hr,GPS測出117km/hr.
其實還蠻好的,因為這裡政府強調測速沒寬限值,也就是高速公路速限110km/hr不要指望跟台灣一樣到121km/hr才會被拍.
我在這裡開車常常是維持錶速112km/hr也沒被拍過.
現在對於台裝車錶不准的原因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政府相關法規要求的,
也有人說是車廠灌水以讓油耗表現好看
(大部分的網友都說里程表是準的,所以應該不是為了灌保養次數),
但如果是政府要求的,為什麼其他廠牌或是進口車灌水的幅度都沒那麼離譜?
或許車主應該站出來要求t牌說明,台灣T牌駕駛那麼多,
解決灌水過於誇張的問題,
或許也能讓交通更順暢.
至於省油性... 嗯...
就我自己的經驗而言,
T牌的省油之說是相對於同級進口小車而言.
因為車身比較輕,而且T牌的底盤....大部分車主不會開太快.
但實際還是要看駕駛習慣啦,
像我在這裡一般道路速限60km/hr起跳,
當地人開車又快又猛,常常會小超速,
不像台灣市區裡面都是40km/hr左右又要怕公車與機車剪進來,還要擔心行人隨處穿越,
在這裡綠燈如果起步不夠快還會被後車按喇叭,
因而常常是重踩油門.
1300cc小車在時速70~130km/hr間常常急加速急減速,重踩油門才能超車,
換算下來約13km/l左右,我是覺得油耗滿意了,
以前在台灣開得是歐系小車,偶爾借朋友的Vios (那時Yaris還沒上市),
會覺得組裝紮實度與高速的安全感很差,
但在國外開T牌真讓我對T牌的觀念有所改觀.
所以該檢討的是台灣的組裝與對安全的要求.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